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人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2-01 19:1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小学美术〕
人美版第7册
第14课: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内容摘要: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日用品的外形、功能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它们的结构和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热情,充分的让学生体会创造的愉悦。
关键词: 丰富的联想 大胆的表现 添加 装饰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本课以生活日用品为题材,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日用品的外形细节,启发学生从细微的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感受美。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日用品的外形、功能的观察和分析,了解它们的结构和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热情,体会通过联想带来的快乐。
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级上册第9课《有趣的勺子》,二年级上册第10课《杯子的设计》以及本册第8课《笔的世界》等“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本课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拓宽学生观察的视野,通过联想绘画游戏,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想象力,为以后进行想象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处在转型期,绘画兴趣没有1-3年级时兴趣浓厚了,但他们思维活跃,跳跃性强,对新鲜事物依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思想上的局限较少,善于想象且易于表现 。往往新鲜好玩的课程内容更容易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受到他们的喜爱。
三、教学思路:由简入深层层深入,从欣赏动画片到感受奇思妙想的创意作品从而认识什么是联想?,使学生对日常司空见惯的的日用品有了新的发现和认识,接着解决怎样联想?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联想,发散和扩展了学生的思维,了解联想的方法,为后面的创作进行铺垫。然后解决如何把联想画下来?通过欣赏学生作品,拓展思路,引发灵感,实施创作。最后在评价中相互学习,开阔思路。
四、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根据生活日用品的不同外形展开联想。初步了解联想的方法。
技能:通过对日用品的添加、装饰,使其形象变得生动有趣。
2.过程与方法:
过程:通过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联想的方法。通过各环节层层递进,帮助学生掌握联想方法,体验联想后创作的乐趣。
环节:(一)欣赏动画片。(二)欣赏奇思妙想图片。(三)木勺的联想。(四)联想游戏。(五)对所带日用品进行联想。(六)欣赏学生作品。(七)学生创作。(八)评价。(九)结束语。
方法:本课采用问题式学习法、体验式学习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生活日用品的联想,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勇于联想、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对生活日用品的联想,认识到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热情。
难点:引导学生对生活日用品产生联想,并把自己的联想表达出来。
六、教法学法:视频导入法、游戏激趣法。
七、教学准备:
教师:生活日用品图片、教学课件。
学生:画纸、油画棒或彩色水笔 ,容易携带的生活用品。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一、导课: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动画片,片中有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些物品,同学们能不能把它找出来?
播放动画片《美女与野兽》中日用品跳舞的视频片断,学生欣赏。
师提问:
1、在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2、它们的形象和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形象有什么不同?生:动画片中的生活用品有五官、四肢给人感觉好像有生命一样等。
师总结:这就是联想带给我们独特的感受!
师小结:因为有了丰富的联想,才会产生许多的奇思妙想,让我们来共同感受这些奇思妙想吧。——出示课题:14.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学生欣赏动画片,找一找片中熟悉的日用品。
学生各抒己见,踊跃发言。

激发兴趣,感受联想。引导学生认识司空见惯的生活日用品如何被艺术家完美演绎。
体验联想的魅力,感受联想带给人的乐趣。

探索新知
1.课件欣赏一组奇思妙想的图片,师生在互问互答中感受联想带给人类生活的奇妙变化。
2. 如何进行联想呢?让我们看看一只饭铲能带来怎样的联想。(教师实物出示饭铲不同角度的不同联想结果)

师:为什么相同的用品联想结果不同呢?
生:因为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联想。
师:同一种用品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产生不一样的联想。
3.找一找灵感:
师: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你能联想到什么?说说你准备怎么变?
4.欣赏学生作品,启发学生思维。
你认为哪幅作品最有创意?为什么?哪幅作品构思巧妙?说说理由? 学生欣赏奇思妙想的图片,师生在互问互答中感受生活用品的齐妙。
学生借物联想,了解外形是引发联想的关键。
学生交流研讨。
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生活用品的形状,大胆展开想象进行联想。
欣赏同龄人作品,发现更多创意,启发创作思路。
进一步认识什么是联想,感受联想的奇妙。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联想,了解联想的方法,扩展学生的思维。
不同的人对相同的物品会产生不同的联想,通过对物品不同角度的联想,解除学生思维定势,增加趣味性。
通过对身边小物品的观察、联想,开启想象的大门,为后面的创作做好铺垫。
借鉴同龄人作品中的构思与想法,拓展思维,引发灵感。

艺术实践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辅导。(大屏幕滚动播放生活日用品图片)
?师:刚才大家对自己带的日用品进行了丰富的联想,现在请大家用手中的画笔,把你的奇思妙想画下来。
要求:
1.根据日用品的外形特征进行大胆联想,创作出造型独特、富有想象的作品。
2.可以用线描方式表现,也可以涂上漂亮的颜色。 学生艺术实践。 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及时发现、指出问题,对共同的问题面向全体解决。
课业评价 指导学生展示作品。
指导学生从作品创意、巧妙联想等方面进行课堂评价。
师: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学生自评:说说自己的创意说明。 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作品。
学生相互评价作品。教师适时点评。 通过自评互评师评,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学会欣赏。
知识拓展 欣赏一组艺术家奇特的想象力作品。(课件出示图片)
“人类失去想象,世界将会怎样?”丰富的想象对世界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让我们看看当疯狂的艺术家遇到生活用品会有怎样的奇迹出现呢?
总结:大家经过丰富的联想、巧妙的构图,把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日常用品变得如此与众不同,希望大家以后多关注生活,敢于联想,勇于实践,让我们的头脑更加聪慧,双手更加灵活。
学生观赏图片,开阔视野。 通过欣赏艺术家奇妙的构思、大胆的想象,开阔视野,鼓励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乐于尝试的精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