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①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②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③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本文选自 (朝代)淮南王 编著的《 》,此书又名《淮南鸿烈》。
2、解释加点的字。
⑴近塞上之人( ) ⑵有善术者( )( )
⑶马无故( ) ⑷亡而入胡( )
⑸人皆吊之( )( ) ⑹何遽( )
⑺居数月( ) ⑻将胡骏马而归( )
⑼折其髀( ) ⑽死者十九( )
⑾以跛之故( )( ) ⑿父子相保( )
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
②
③
4、下列各句加点的“之”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①近塞上之人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 ③其邻人之父亦云
④人皆吊之 ⑤故时有物外之趣 ⑥驱之别院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5、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关的内容。(用原文回答)
⑴失马之福是:
⑵得马之祸是:
⑶跛腿之福是:
6、成语的来源之一是古人的著作,出自上文的一个成语是:
7、写出文章的寓意:
8、关于福祸得失互相转换的辨证关系,中国有许多名言俗语作了精辟的概括,你能说出几句吗?
答:
参考答案 :
1、西汉、刘安、《淮南子》2、(靠近)(擅长,精通)(原因,缘故)(逃跑)(都)(安慰)( 就)(经过)(带领)(大腿)(经过) (十分之九,绝大部分)(因为)(瘸腿)( 保全 )3、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说:“这难道不是福气吗 ” 过了几个月,他那匹马(竟然)带领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 4、C 5、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7、祸福得失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8、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祸福相倚 因祸得福
PAGE
1(共11张PPT)
资料助读·寓言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资料助读·伊索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后来被德尔斐人杀害。他死后德尔斐流行瘟疫,德尔斐人出钱赔偿他的生命,这笔钱被老雅德蒙的同名孙子领去。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为希腊人所熟知,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的故事,以动物寓人。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
资料助读·《伊索寓言》
《淮南子·人间训》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时又吸取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成为一部杂家著作。这部书在阐明哲理是时,涉及很多奇物异类、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一部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都通过这部书的保存而流传至今。
注释红色的字
1.马无故亡 2.人皆吊之
3.此何遽不为福乎 4.居数月
5.其马将胡骏马 6.家富良马
7.其子好骑 8.胡人大入塞
9.引弦而战 10.死者十九
11.此独以跛之故
课外延伸
《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
拓展阅读
韩非子《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拓展阅读
韩非子《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拓展阅读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拓展阅读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塞翁失马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学会翻译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
2. 培养学生对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难点
对“祸福相倚”的认识,即在一定条件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的哲学思想的理会。并能举出生活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例子来。
教学重点
学会用多种方式读懂文言文,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方法 1.力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
2.采用多种有效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用具 准备多媒体课件,内容切合实际,精简实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我们读过很多故事,像井底之蛙、画龙点睛、对牛弹琴、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亡羊补牢均来自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所谓寓言,通常采用借此喻彼的手法,通过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代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看看这个寓言假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学习新课
一、大声地读——读通
1.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字正腔圆,即字音准确。
展示课件:提醒学生注意的字词。
2.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如有不懂的问题可提出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解决。
强调下面重点词语(古今异义)的意义:
展示课件:
(一)马无故亡(逃跑)而入胡 人皆吊(安慰)之
居(经过)数月 其马将(带领)胡骏马而归
其子好(喜欢)骑 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
(二)翻译下列语句:
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
此何遽不为福乎?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二、生动地读——读懂
1.学生按以下要求朗读,老师适时指导。
(1)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情节的波折,也就是福祸得失的一系列变化。
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因为祸中往往隐藏着福的因素,福中也常常预伏着祸的先机。福与祸、得与失、好与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因此应当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揣摩“塞翁”所说的三句反问句的语气,读出塞翁的处变不惊。
从塞翁及众人对这件事的态度来看:
因为塞翁是一个“善术者”,能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他好像洞悉人间世事的变化之玄机,懂得祸福相依,利害相伴,且能转而相生的道理。因此,面对这一系列变化,他能处变不惊,沉着冷静,乐天知命,不因祸福而悲喜,不以得失为怀。正因为如此,我们认识事物应当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2.师生共同合作,读出故事的味道。
(1)老师读塞翁说的话,学生读旁白。
(2)老师读“得马、相保”这两个“扬”的情节,学生读“失马、折髀”这两个“抑”的情节。
从坏事和好事之间的关系来看:
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没有马,坏事能变成好事吗?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欢骑马,好事能变成坏事吗?如果胡人不入侵边境,坏事能变成好事吗?“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马”,“‘塞翁’之子喜欢骑马”,“胡人入侵边境”,这些正是好事和坏事相互转化的条件。
三、深入地读——读透
1.这篇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塞翁失马、得马、儿子堕马折髀、父子相保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味深长的道理呢?
学生讨论、总结
这则寓言通过假托“塞翁失马”的故事,寄托了这样一个寓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老师可以顺势点拨:这就是“塞翁失马”这个成语的意思。与此相关的有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还有俗语“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
2.你是否也有过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
●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应学会辩证的看问题。
●对待生活,我们应当积极乐观,不应消极悲观,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因为好坏、福祸、利害是相互转化的,在考虑问题时,我们应当考虑周全,处事要谨慎,要防患于未然。
●要因势利导,变祸为福;要创造条件,把坏事变成好事。
●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要安之泰然,处逆不惊.
…………
3.积累与本课意思相近的成语。
否极泰来
福祸相依
亦得亦失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中国寓言作品选》
板书设计
塞翁失马
失马————得马————折髀————相保
(祸) (福) (祸) (福)
寓意: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