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动物的花衣裳岭南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1课 动物的花衣裳岭南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2-01 19:2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的“花衣裳”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动物的花衣裳》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教材试图让学生通过欣赏和想象进行创作,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生命之美。教材分两部分,前部分是感知动物的花纹美,色彩美,后部分是想像画出动物美丽的花衣裳。教材提供了纹样各异的动物局部图片,“蝴蝶”“孔雀”“斑马”等,教师引导学生以动物身上的花纹美(点、线、色块),色彩美(和谐、丰富的颜色),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美的灵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欣赏、比较、想象的学习方法;运用点、线、色块大胆绘出精致的花纹图案。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在欣赏中,启发想象与创作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关注动物世界的花纹美和色彩美,感受动物的生命美,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
孩子们都喜欢小动物,对它们有浓厚的兴趣。本课教材试图让学生通过欣赏与想象进行创作,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的情感,感受生命美、花纹美、色彩美。低龄段的孩子好奇,喜欢发现。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动手实践的习惯是美术学习的一部分。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动物身上的花纹美、色彩美和形式美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美的灵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对形状色彩的感知、表达与简单元素的组合,运用点、线、色块大胆绘出动物的花纹。
教学难点:
在设计花纹图案时运用点、线、色重复排列等方法进行创作。
五、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设置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赏动物“花衣裳”)
播放短视频《动物世界》,带领学生进入大森林观察动物身上的花衣裳。带来了一张神秘的邀请函——动物王国花衣裳设计大赛。
(设计意图: 运用情境教学法,带领学生进入情境中探索发现,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活动2【讲授】学习花衣裳的构成的元素。(识动物“花衣裳”)
1、第一个环节:找衣裳:
(1)创设一个情境:小动物们的衣裳都不见了?请学生们回想一下,动物们的衣服上有些什么?(花纹和色彩)
(2)出示七星瓢虫、斑马、鹦鹉的局部图片,请学生说说这是哪只小动物丢失的衣服,说说它们身上有哪些花纹和色彩?(花纹:点线面)
(3)出示鹦鹉、孔雀、蝴蝶、鱼图片,请学生讨论怎样的花纹才是最美的?
(4)小结:强调点、线、色组合起来更加美丽。
(设计意图:这一个环节让孩子们在进行找衣裳的游戏时,通过对动物外表皮毛的观察、比较,了解到点、线、色的基本构成和色彩搭配,充分调动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感受动物衣裳的花纹美与色彩美。)
第二个环节:识衣裳
出示变色龙图片,谈谈为什么变色龙的颜色会有变化?有什么作用?引导观赏同类图片:猫头鹰、枯叶蝶。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在“色”构成元素方面进行延伸,让学生观察动物与自然的联系,知道“花衣裳”的作用。)

活动3【情境】学习花衣裳的设计方法(巧变动物的“花衣裳”)
1、动物王国花衣裳情景:猜猜看,谁来了?(斑马)是吗?(大象)哪里不一样?(花纹)对,它换了件衣裳。
2、探究动物们怎么巧变自己的“花衣裳”。
① 看看小象怎么做的?小象换了件“新衣裳”,看看他还穿了什么?学习第一个花衣裳设计方法:变换花纹。
② 斑马的衣裳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学习第二个设计方法:改变动物原来的颜色。
③ 爱美的大白鲸又换了什么“花衣裳”?学习第三个设计方法:点线色组合。
3、欣赏上届“动物时装比赛”中的优秀作品。想一想,你会为你喜爱的小动物设计怎样的“花衣裳”?
4、教师示范。
活动4【练习】学生绘制 (画动物的“花衣裳”)
任务驱动:鼓励动物变换新的“花衣裳”参加变装舞会。并布置制作要求。
1、教师巡视指导。
2、提醒学生创作时间,展示学生作品。
活动5【评价】评价与发展 (评动物的“花衣裳”)
1、评价:花纹丰富、色彩鲜艳、创意大胆。
2、请每个小组自评、推荐出一名最优秀的作品,代表小组展示,并奖励皇冠。请同学说一说推荐这名同学的理由。创设情境,邀请所有同学一起去参加“动物世界变装舞会”。
活动6【活动】课堂结束
1、谈谈自己的收获。
2、老师评价、小结。
活动7【作业】课后延伸
你还认识那些动物的“花衣裳”最特别?
动物们的“花衣裳”在生活中的联系。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