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表
案例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科目
音乐
教学对象
四年级
提供者
课时
一课时
授课为第 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花城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课时的内容。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歌曲为四二拍,一段体,旋律线条起伏,节奏的顿挫、歌词的内容等作相应的力度变化,有层次地表现??歌曲的内涵,以表现强烈的战斗性,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国歌》体会歌曲慷慨激昂、奋发向上的情感态度,使学生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自信的演唱《国歌》,并唱准和感受重音、渐强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过程与方法: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校是偏远山区的学校,在之前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学生的音乐基础较薄弱,接受能力较差,但对音乐课的热情很高,有很浓的学习欲望,愿意与同伴合作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2、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PPT,电钢琴
六、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来源
激发体验
了解国歌的意义
图片
音频
国歌简介
展示国歌的背景资料(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设疑—播放—讲解
学生初步了解国歌
9分钟
教学光盘
寓教于乐,引导体验
通过探索游戏,深刻理解,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图片
音频
重音记号
旋律上行知识点
三连音的作用
以真实的情境来引发学生探究,以动情的语言来激发学生探究,将关键问题的发言权甚至发现权交给学生。(呈现过程,形成表象)
边播放、边讲解
通过讨论、对比演唱,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3分钟
教学光盘
升旗仪式
通过对国歌的深刻了解,再一次感受升旗仪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声音与伴奏和谐的统一)
音频
感受音乐形象
复习巩固
播放
引导学生抒发情感(检测并巩固所学内容)
3分钟
教学光盘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体验
1.考考你:中国的国旗是什么?
①中国的国歌是什么?
②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
2.教师说说国歌的意义。
3.听一听:
聆听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要求学生轻声跟着录音学唱,注意后半拍、起拍及附点音符的时值。
4.考考你:
你知道国歌的词作者是谁?曲作者是谁呢? 你对国歌了解多少呢?
5.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普及国歌的知识。
二、寓教于乐,引导体验
1.唱一唱:
下面我们用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唱一唱《国歌》。
2.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国歌》的秘密,是什么力量使这首歌曲成为抗战期间全国人民战斗的号角?是什么原因使这首歌曲成为一种抗争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聂耳先生在《义勇军进行曲》中使用了什么秘密武器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探秘行动吧!
3.探究《国歌》的秘密行动:学唱并分析《国歌》部分曲调。
(1)探究活动一:(运用比较法,体会重音记号的作用。)
A、教师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B、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四个字上要加上重音记号??聂耳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C、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演唱来进行比较,体会这句歌词的含义以及重音运用的作用。D、学生运用重音记号和休止符演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进一步体会聂耳的用意。
???(2)探究活动二:(对比演唱,讲解“上行”知识)
????A、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B、学生用手势表现这句旋律的走向。
????C、教师穿插介绍音乐知识“上行”。D、想一想:为什么聂耳在这里一定要运用上行手法?
E、试一试:运用其他旋律走向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 F、唱一唱:加入渐强记号演唱,进一步体会这句话的情感表达。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四年级的学生应逐渐培养识的能力,建立音高的概念,所以在设计认识“上行”知识这个环节的时候,挖掘出一些音乐要素,让学生在体验、感受、演唱中初步认识歌曲旋律的走向,获得音高的感受。
??? (4)探究活动三:(“前进!前进!前进!进!”和三连音的作用)
A、试一试,把最后一个“进”去掉。
B、为什么最后的“前进!前进!前进!进!”要多加个进?
?C、幻灯片出示三连音节奏型,并试着准确演唱。
D、三连音节奏型练习。(听老师打拍子,判断哪一种是三连音节奏型;用出现三连音节奏型的歌曲部分进行练习。)
E、学生讨论、回答。
????G、完整演唱最后一部分。
????[设计意图]以真实的情境来引发学生探究,以动情的语言来激发学生探究,在学生内在心理需求的关节点上发展探究,在最有收获的问题上深化探究,构建好有层次的中心问题,将关键问题的发言权甚至发现权交给学生。通过讨论、对比演唱,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4.完成了探究《国歌》秘密的活动,让我们一起来完整演唱<国歌》,看看谁最能表达出聂耳先生心中的想法。
????学生演唱《国歌》,教师及时做出相应的评价。
三、升旗仪式。
????每个星期一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希望同学们嘹亮的歌声能够在学校上空激荡。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在教室一起来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全体起立——升旗仪式现在开始——升国旗——奏唱国歌(全体起立随伴奏带唱《国歌》)”
[设计意图]在学生完全把握歌曲情绪、理解歌曲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为整个课堂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进一步巩固了情绪,而且这样的结尾也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小结
868680-436245
参与思考
开始
检测巩固
感受音乐形象
结束
导入新课
课件
播放资料
课件
直观感受
跟唱
教师评价
出示探秘游戏
课件
教师引导
完成练习
教师评价
播放范唱
课件
跟琴模唱旋律
完成匹配任务
播放伴奏
课件
师生配合完成练习习
学生体验
00
参与思考
开始
检测巩固
感受音乐形象
结束
导入新课
课件
播放资料
课件
直观感受
跟唱
教师评价
出示探秘游戏
课件
教师引导
完成练习
教师评价
播放范唱
课件
跟琴模唱旋律
完成匹配任务
播放伴奏
课件
师生配合完成练习习
学生体验
22682205346065
00
九、板书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十、教学反思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将生活实际紧密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视听让学生谈内心感受,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国歌,采用什么样的情感进行演唱,使学生明白作为一个中国的公民,每当听到我们的《国歌》奏响时,态度要庄严、肃穆。通过一堂音乐课,学生们不仅受到音乐的熏陶,而且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的教育,同时,在教学中也暴露了很多存在的问题:
1.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2.因为本班学生男孩居多,没有按照要求唱原调
3、学生对国歌非常熟悉,在课堂上没要过多的让他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