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上册《浏阳河》
【教学年级】花城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浏阳河》这首红歌,是一首20世纪50年代唱遍大江南北的湖南民歌,民歌风,山歌味,歌词流畅,旋律动听。要求学生掌握的几个乐理知识:尾声变速,在同一小节因歌词不等而连音线的处理等。
【学情分析】
1、学生中了解歌曲创作背景的不多,应做好课前铺垫工作。
2、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有一点的乐理知识和视唱能力,其中有三分之一学生悟性较好,可用一节课完成教学任务。
3、本班男生中半数视唱能力较差,应采取优秀引领、由易到难等方法推动教学进程。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地方民歌的结构特点,学习最常见的几种音乐基础知识,基本唱会这首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歌曲介绍和音乐欣赏,激发学生学习歌曲兴趣,随着旋律示范和多种形式的视唱教学,使学生掌握歌曲的视唱技巧和基本唱法。
3、通过本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爱戴领袖毛泽东,做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教学重难点】
1、能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结束音的演唱。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情境法、对比法、合作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欣赏《我爱北京天安门》——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歌,大家听一听,也可以唱一唱。
2、说说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听到歌中唱到了哪位伟人?
生:……,毛主席
3、师:说到毛主席,同学们知道他老人家是什么地方的人吗?
生:……
4、师:毛主席他是到底是什么地方的人呢?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来需找答案吧!
(师播放《浏阳河》歌曲视频)
师:他是我们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人。
5、师:大家看一看,这就是他当年在韶山居住的地方。(出示图片)
5、今天我们就跟随着他老人家一起走进他的家乡,走进今天的课堂——欣赏歌曲《浏阳河》(师板书课题)
三、歌曲新授——创造表现
1、听听,想想
播放歌曲范唱,学生思考歌曲的情绪,段落。
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它共有几段歌词?
(亲切、歌颂地,三段)
2、哼唱
师:这首歌曲问世后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今天让我们来唱一唱这动人的旋律吧。
听乐句用“lu”模唱。老师要提醒学生控制演唱的音量,强调声音的美感。
3、逐句学唱歌曲
老师用琴伴奏,逐句学习,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注意提醒学生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咬字吐字要清晰。
*歌曲演唱难点:a、第二句“几十里水路到湘江”中的附点节奏要唱准,唱出细腻、委婉的感觉;b、第3句“江边有个什么县哪”的演唱要注意用“声断气不断”的方法,可以借助老师的指挥,用哼唱的方法来解决。
4、分角色学唱一、二两段
让我们一起来再次聆听一遍,仔细听,这首浏阳河前两段歌词有什么联系。(欣赏歌曲)
生:对答或问答式
师:这也是唱民歌的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以前我们所唱的歌曲中还有哪些也是这种方式?
生:《对花》什么花儿空中开空中开…(复习旧知,巩固新知)
(1)师生对唱第一、二段歌词(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和清晰的吐字)
(2)生生对唱
师:评价
5、跟伴奏学唱第三乐段
最后一句翻高八度演唱,很多民歌都采用这种方式来结束,(尝试唱最后一句的乐谱,最后一句作为结束句就象一叶小舟穿行在浏阳河上渐行渐远的感觉。渐弱渐慢)将词填进去唱一唱,提醒学生在延长音后轻换一口气。
6、完整演唱
用亲切的声音演唱,注意歌曲的情绪。(带有歌颂性的)
7、歌曲处理
老师播放歌曲或范唱,学生思考歌曲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湖南民歌风味?找出“啊咿呀咿子哟”的地方,注意这个衬词要唱的细腻、连贯、流畅。
四、欣赏体验——《又唱浏阳河》
1、师:随着时代的变迁,浏阳河的人民不断开拓,凭着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开创了又一片崭新的天地。你听,他们又唱起了那动人的旋律,请欣赏《又唱浏阳河》,仔细听歌曲中有你熟悉的旋律吗?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播放音乐)
生:出现了浏阳河的主旋律、独唱、伴唱(独唱、有加入合唱的部分)
2、师:合唱的部分在哪里出现?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生:合唱出现在歌曲的后半部分,他将浏阳河的旋律烘托地更磅礴、唱出了浏阳河人民的激情……
3、让我们再次欣赏。(复听,学生跟着轻声哼唱,在合唱处完整加入进来演唱)
4、师:《又唱浏阳河》运用了原曲《浏阳河》的旋律元素,但又加入了其他音乐元素,进行了改编,更富有时代气息。美好的旋律象浏阳河水一般清澈荡漾,它涌动着的音符拨动我们的心弦。
5、比较归纳:《浏阳河》与《又唱浏阳河》相同乐丝,并板书。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生:……
师:《浏阳河》的旋律六十年前传遍了大江南北,今天的它依旧流行在我们的心中,如今它更是伴随奥运唱响了世界,希望大家永远记住浏阳河的声音,让这旋律伴你成长。
下课!
六、课后反思
《浏阳河》这首歌曲具有浓郁的湖南民歌风味,歌词流畅,旋律动听,两段歌词一问一答的形式,表现了人们对毛主席的崇敬和爱戴。
我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放在首位,先让学生们欣赏《我爱北京天安门》歌曲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由此让他们逐步了解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了解到他的家乡,一步步把大家领到这首歌曲中。
学唱歌曲时我也一步步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的旋律,让其体会出歌曲旋律的自然流畅。加歌词演唱时提醒学生一字多音的地方,让学生演唱一遍后自己发现演唱中有困难的地方,有的孩子发现附点节奏唱的不好,有一处休止符的地方却把前后两个音加了连线,最后一个乐句的音准不好把握等问题,我再逐一演唱示范并带学生练习。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运用不同演唱形式来深情演绎湖南民歌《浏阳河》,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学生演唱很有感情,每个学生都会主动积极投入歌曲的演唱中,同时又延伸到两首不同乐思的歌曲欣赏当中,这不仅让他们开阔了视野,又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我希望的课堂气氛是有朝气和有活力的,但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由于我的紧张发现自己的表情过于严肃,没能给学生们更好的示范和激发,这无形中让同学们也很紧张,没能让他们动起来!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把“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落到实处,不要忽略学生自己的演唱分辨能力,做到精心细致备课,认真仔细思考、及时反思,在反思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