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6340010845800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威海文登区期中考试
地 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0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答题前,
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注意事项:
第Ⅰ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城市绿化是在城市部分空间栽种植物,用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它不仅能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还能满足观赏需要、提高城市艺术品位。随季节变化,威海文登区绿化部门对某路口(图 1)灌木(甲)进行包裹保护,道路两侧设置绿色塑料围栏(乙)进行草坪防护。据此完成 1~2 题。
1518285-1701165
甲
乙
甲
乙
图 1
城市绿化植物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A.维护生物多样性 B.防风固沙 C.提供就业机会 D.吸烟除尘2.设置绿色塑料围栏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绿色,缓解司机视觉疲劳 B.增加草坪容雪空间,促进水体下渗C.阻挡冬季风,减轻冻害对植物影响 D.阻隔融雪剂进入草坪,保护植物
2020 年 2 月,南极(图 2)“高温”天气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5 日异常温暖的天气降临南极半岛,8 日长城站测得异常高温 8.7℃,9 日巴西科学家宣布西摩岛高温 20.75℃
(未获得世界气象组织核实确认),高温一直持续到 13 日结束。据此完成 3~5 题。
1494790-2339975图 2
3.2020 年南极“高温”天气期间,长城站附近
A.出现极昼现象 B.正午太阳位于正北
C.盛行东北风 D.企鹅集聚避寒4.该段“高温”天气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A.受较低纬度气压中心影响,西风带波动B.澳大利亚火灾产生的颗粒物飘入影响 C.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D.暖流的增温作用明显
巴西科学家在西摩岛测得温度值明显偏高,可能的原因是
A.局部上升气流导致增温 B.观测仪器离地面过高
C.地面大面积岩石裸露 D.纬度偏高
叶尔羌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北坡,是塔里木河水系中水量最大、流程最长、洪水规模最大的支流。叶尔羌河洪水极具独特性,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进行研究。图 3 示意叶尔羌河某次洪水经过某水文站的历时曲线,据此完成 6~7 题。
976630-1364615图 3
该次洪水
A.涨峰慢 B.洪峰值高 C.历时长 D.含沙量小7.该次洪水的形成原因是
A.受大气运动、地形等因素影响形成暴雨 B.温度升高,大量积雪融化
C.温度升高,冻土解融,地下水汇聚形成 D.冰坝内积蓄水量过多,溃坝形成
由于下垫面粗糙度变化,当气流由陆域进入水域或由水域进入陆域时,会导致风速发生变化。图 4 示意某天气系统经过安徽巢湖时风速等值线(单位:米/秒)分布状况,据此完成 8~9 题。
1386205-2067560
巢
湖
巢
湖
图 4
姥山岛的风向 (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9.该天气系统过境后( )
A.姥山岛气温下降 B.姥山岛降水增多 C.姥山岛湿度降低 D.姥山岛气压降低
1527175502285年份
各年龄段人口比例(%)
0-14 岁
15-64 岁
65 岁及以上
1964
41.7
53.5
4.8
1982
25.04
67.97
6.99
1990
21.28
70.92
7.8
2000
16.34
73.93
9.82
2005
11.69
75.56
12.75
2009
9.32
76.66
14.02
年份
各年龄段人口比例(%)
0-14 岁
15-64 岁
65 岁及以上
1964
41.7
53.5
4.8
1982
25.04
67.97
6.99
1990
21.28
70.92
7.8
2000
16.34
73.93
9.82
2005
11.69
75.56
12.75
2009
9.32
76.66
14.02
科学制定人口发展规划、处理好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对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表 1 为威海市部分年份人口年龄构成变动情况,据此完成 10~11 题。
表 1
10.1982 年,威海市突出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速度快 B.受教育水平低 C.老龄化问题突出 D.男女性别比例失调11.应对 2009 年威海市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合理的措施有
①推动多元化养老产业发展,保障老年人权益
②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减少人口流动
③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合理利用老年人才
④推动资源密集型工业发展,减轻就业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图 5 示意某地地质构造与地貌,据此完成 12~13 题。
822960-2722245
瀑布
M
瀑布
M
图 5
图中 M 地地质构造形成成因是
A.沉积作用 B.水平挤压 C.侵蚀作用 D.垂直上升13.图中瀑布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断层 C.垂直运动 D.背斜
20 世纪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了 10-20 厘米,是一种缓发性的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
暖将导致未来 100 至 200 年内海平面上升至少 1 米。图 6 示意我国沿海海平面年代际变化, 据此完成 14~15 题。
1076960100965图 6
图 6
图示信息显示
A.1981 年-1990 年海平面没有变化,说明全球气温在此阶段没有变化
B.1991 年-2000 年海平面上升的速度约为 30 毫米/年
C.2001 年-2010 年海平面上升了大约 23 毫米
D.2001 年-2010 年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快于 1991 年-2000 年
海平面上升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全球气候变暖,海水物理收缩造成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气环流加强,入海径流总量增多C.沿海地区海水倒灌或入侵加强,影响淡水水质和供应D.寒潮发生更为频繁,洪涝灾害加剧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5 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共 4 道题。
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内。书写的答案如需改动,请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按题号顺序答题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16.(11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4203700366395郑渝(郑州至重庆)高铁是京昆(北京至昆明)快速客运通道的组成部分,是联系中原和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其中郑渝铁路重庆段桥隧比约为 92?,被誉为世界高铁领域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铁路。郑渝高速铁路郑州至万州段设计速度为 350km/h,万州至重庆段设计速度为 250km/h,并采用双线(方向相反的列车在不同轨道上行驶)设计。郑万高速铁路铁路初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种方案,最终采用①线方案。图 7 为郑渝高速铁路规划示意, 甲为万州。
1109980168910图7
图7
说明郑万高速铁路最终方案选择原因。(4 分)
指出郑渝高速铁路建设对万州的经济意义。(3 分)
分析郑渝高速铁路设计时速差异和双线的原因。(4 分)
17.(14 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 年 8 月,李明随父母到甘肃敦煌(图 8)旅游,被莫高窟的保护工作深深吸引, 查阅收集相关信息,并绘制敦煌“六带一体综合防护体系”分布(图 10)。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崖体上。窟顶是一片平坦的戈壁,向西沿展约 700-1000 米与鸣沙山相接,按地表组成物质由东向西划分为砾质戈壁带、沙砾质戈壁带、平坦沙地和沙山。鸣沙山高约 60-170 米,是一座沙山。
7194551546225图8
图8
32715202242820图9
图9
354393579057546945557905755847080790575529272512979401600 多年前,“清沙”工作就成为僧人和供养人的功德。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通过修筑防沙墙、开挖防沙沟(图 9)、安装洞窟木门等多种防沙工程进行保护。这在短期内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需要及时人工清沙,沙害并未得到有效的防治。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科学治沙科研工作。研究统计显示当地偏南风占 49.5?,偏西北风占 25.3?,偏东北风为 24.5?。1989 年起,开展化学固沙材料应用、草方格沙障固沙、滴灌技术建设防沙林带、人工砾石铺压防治戈壁风沙流等人工工程。防护体系建成后,进入窟区的沙量减少了 85?以上。
图10
说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相关工程在运行中存在问题(4 分)
分析“六带一体防护体系”在西部地区防沙工程众多原因(4 分)
结合台地空白带相关特征,说明其未设防沙工程的原因(6 分)
18.(18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856615366395石拐区(图 11)位于包头市东北部,地处阴山山丘地带,四面环山,森林覆盖率达到33?,多年位列包头市第一。其始建于 1956 年,是国家“一五”时期配合包钢建设起来的
独立工矿区。进入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石拐区煤炭资源逐渐衰减,可采资源量大幅度减少,
累计产生废渣达 8000 多吨。山体滑坡、水土流失、地面沉陷、地表侵蚀等地质灾害占全区总面积的 1/3。随着国家煤炭关井压产政策的实施,大量产业工人下岗。2011 年石拐区确定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全面实施“生态立区、科学转型、创新发展、富民兴区”发展战略,努力打造资源枯竭型示范城区,改变“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逐步构建形成镁合金、煤选及煤炭深加工、特钢、旅游、现代物流等多元产业发展格局。图 12 示意 2015 年石拐区三大产业比重。
841375-45065951384935-966470图12
分析包头市石拐区经济转型的原因。(6 分)
说明包头市石拐区经济转型的区位优势。(6 分)
分析包头市石拐区产业转型面临的困难。(6 分)
图11
19.(12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3608051052830图14
图13
图14
图13
大兴安岭地区(图 13)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边境地区,气候寒冷湿润,冬季最低气温在-30℃以下。这里也是“野生蓝莓之乡”,每年 7、8 月份大量农民“靠跑山”收获蓝莓。蓝莓分布在海拔 1500 至 2500 米,年平均气温 5 度左右的高寒极地。图 14 为蓝莓园蓝莓采摘。
说明大兴安岭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的原因(3 分)
分析大兴安岭地区草莓品质优良的原因(3 分)
该地野生蓝莓收获困难,指出其原因(6 分)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2020.11)
DDBAC BDADA BBCCC
16.(1)地形起伏小,工程难度小,工程量小(2分);经过城市众多,市场需求量大(2分)
(2)改善万州的交通条件,提高区域开放程度,吸引投资,承接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旅游资源开发等,促进经济发展。 (任答3点得3分)
(3)从运行安全和地形条件考虑,地形较平坦区域速度快(2分);区域经济发达,客运需求量大;解决对向列车彼此间的冲突问题,提升通过能力和运输能力(2分)。
17.(1)风力作用强,防沙墙和防沙沟很快淤积满,持续工作作用时间短(2分);定时清沙,对人力、资金消耗大(2分)。
(2)当地盛行偏西(西南)风(2分),西(西南)侧地势高,分布着大量沙尘(2分),西(西南)侧风沙危害严重。
(3)经过多种人工措施后,大量泥沙已被拦截(2分);由于台地地势高,少量颗粒较小的沙子在此可沉积(2分);东风时可将细小的沙子返向输送,不影响石窟安全,节省资金投入(2分)。
18(1)资源枯竭,经济增长缓慢(2分);产业工人下岗较多,社会负担过重(2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环境污染严重、地质灾害频发(2分)。
(2)处于包头、呼和浩特的联系节点,地理位置优越;临近多条公路、交通便利;境内森林面积广、文化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国家政策的扶持引导。(任答3点得6分)
(3)产业结构不均衡,第二产业独大;工业以初级产品为主,工业结构中资源依赖性强,抵御风险能力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旅游等产业未形成规模;需要资金投入大。(任答3点得6分)
19(1)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太阳光照时间短)太阳辐射弱;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海拔较高,气温低(3分)
(2)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积累;年均温低,生长时间长;病虫害少;人类活动少,污染少(任答4点得3分)
(3)蓝莓果实小,采摘困难(2分);采集自然条件恶劣(2分);交通不便(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