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品读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3.悟读深义,学习人物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默读,品读人物。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主题,学习人物精神。
教学方法:
1.自主圈画法;2.默读法;3.合作探究法;4.教师引导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入一:同学们,如果你面对如此荒凉的土地,你想做些什么?(生回答,有的同学想要种树使这里变得生机勃勃,这些同学与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主人公心意相通)今天我们就走进荒凉的阿尔卑斯山地,去见证一位牧羊人如何依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将荒漠变成绿洲。(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板书课题)
导入二: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个成语吗?(生回答,前辈栽的树,要过几辈后才能长大成荫,后人才能乘凉)是的,它一般用来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有这样一个牧羊人,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在荒原上种树,最终,靠自己的体力与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的田园,造福无数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法国作家让·乔诺的小说《植树的牧羊人》,一起去读一读这个平凡却感人的故事。(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板书课题)
二、知晓种树之事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顾)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荒漠中的牧羊人默默无闻、坚持不懈、慷慨无私地种树,最终使荒漠变成绿洲的故事。文章赞美了植树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植树老人的无限敬佩之情。)
(方法指导:圈点勾画;概括事件:人+事+果)
三、发现种树之变
1.跳读课文,找出描写植树前后高原景色的词句,看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植树前:到处是荒地
植树后: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
光秃秃的山
茂盛的橡树
废弃的村庄
鲜嫩挺拔的白桦树
坍塌的钟楼
鲜嫩的薄荷
干涸的泉眼
泉水溪水
狂风呼啸
飘着香气的微风
干旱的土地和杂草
干净的农舍,笑声飘荡
……
……
(学生读的过程中,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句,如:“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体会高原植树前后环境的变化。大屏幕出示,齐读)
师:高原植树前毫无生机,植树后生机勃勃,这种前后的变化叫做?(对比)对比的作用是通过比较突出强调什么,这里通过高原景色前后变化的对比,突出牧羊人的伟大。
2.找出作者对牧羊人评价的语句,看看作者眼中的牧羊人。
(1)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2)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3)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齐读)
四、了解种树之人
1.牧羊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文中描写牧羊人的语句,说说你眼中的牧羊人。(小组内合作交流)
(如:(1)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对生活。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可以看出,他工作起来心无旁骛,认认真真。
(2)他是一个有顽强毅力、默默奉献的人。从“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可以看出。
(3)他是一个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人。从“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可以看出。……)
五、探寻种树之义
本文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篇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为世界各地的森林再生做出了贡献。
它的文字、他的图,都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事,这个地球上神奇的人和事真是数也数不完!祝愿大家都有一颗慷慨的心,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
——绘本《植树的男人》绘画作者给中国读者的寄语
这是一部令我眼前一亮的作品。令我感动的是在这个人人为未来惶恐不安的年代里,还能看到书中人物这样的人。片中的这位普罗旺斯爷爷仿佛一位隐居乡间的哲人,充满了成熟的智慧,让我们不由得产生强烈的憧憬……
——宫崎骏评动画片《植树的男人》
加拿大动画片作者弗瑞德里克将这个故事改编为动画短片,播出一年后就使加拿大地区多了150万棵树。牧羊人的坚韧、顽强震撼着我们每一个人。细细品读课文首尾两段的文字,感悟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说说你的学习收获。(生齐读首尾两段的文字,谈收获)
六、寻身边的“牧羊人”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举例:
杨善洲:退休后义务植树22年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淮说: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
【颁奖词】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普罗旺斯是在法国,艾力泽的种植也是在法国,可是这个故事的生命诗意属于世界,属于任何的年代,尤其最属于今天的中国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是能像上帝一样的!我们可以活得像个上帝,因为我们可以像艾力泽那样去活!我们都是可以一个人种植的。
梅子涵:一个人的种植——《植树的男人》
小结:
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哪怕只是一个普通人,只要满怀无私的大爱,不求名利、默默奉献,并且具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就可以创造奇迹!就可以“种植”希望、爱与幸福!(完成板书)
结束:
只要肯行动,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种植希望、爱与幸福!同学们,“积跬步才能至千里,积小流方可成江海”,让我们一起做一位心存大善大爱的植树人吧,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你,为我,为我们种植爱与幸福!下课!
七、板书设计
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
爱
希望
幸福
安静
忠厚
无私奉献
坚韧执着
勤劳
专注
认真
仔细(共15张PPT)
让·乔诺
植树的牧羊人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品读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3.悟读深义,学习人物精神。
知晓种树之事
发现种树之变
跳读课文,找出描写植树前后高原景色的词句,看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植树前:到处是荒地
植树后:一眼望不到边山毛榉树林
光秃秃的山
茂盛的橡树
废弃的村庄
鲜嫩挺拔的白桦树
坍塌的钟楼
鲜嫩的薄荷
干涸的泉眼
泉水溪水
狂风呼啸
飘着香气的微风
干旱的土地和杂草
干净的农舍,笑声飘荡
……
……
植树35年
荒漠
绿洲
对比,突出了牧羊人植树的伟大作用和无私奉献、执著坚毅、勤勤恳恳的精神。
请同学们再次跳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说说
牧羊人是一个
的人。
了解种树之人
温馨提示:
1.自主学习,圈点勾画做批注。
2.小组交流,质疑探究达共识。
3.集体展示,结合语句谈人物。
他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人
他是一个荒漠植树的人
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
他是一个坚忍不拔的人
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他是一个将荒漠变成绿洲的人
他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
…
…
探寻种树之义
这是一部令我眼前一亮的作品。令我感动的是在这个人人为未来惶恐不安的年代里,还能看到书中人物这样的人。片中的这位普罗旺斯爷爷仿佛一位隐居乡间的哲人,充满了成熟的智慧,让我们不由得产生强烈的憧憬……
—宫崎骏评动画片《植树的男人》
探寻种树之义
寻身边的“牧羊人”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是能像上帝一样的!我们可以活得像个上帝,因为我们可以像艾力泽那样去活!
梅子涵:一个人的种植——《植树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