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
同学们知道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吗?汉朝建立之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学习目标
1.了解楚汉之争、刘邦建国的基本情况。知道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2.分析汉初刘邦实行修养生息政策的原因。通过分析“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提高透过历史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3.认识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轻徭薄赋的修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社会秩序,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
修养生息政策
西汉的建立
2
“文景之治”
3
任务一
【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记录反馈老师。
修养生息政策
任务二
【小组探究】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西汉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
2.材料反映了汉初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当时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3.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有哪些?
4.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作用?
西汉的建立
时间:
都城:
人物:
楚汉战争
公元前202年
长安
刘邦
1.
休养生息政策
2.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天下既定,民亡盖藏(储藏的财物),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毛色一样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从这两则材料中得到怎样的结论?
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汉初社会处于什么境况?
2.
秦的残暴统治和秦末战乱。
阅读教材,回答是什么原因造成经济凋敝、土地荒芜的局面?统治者首要的任务是什么?
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译文
陆贾想让汉高祖认识到什么?
陆生在皇帝面前时常谈论《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听到这些,高帝很不高兴,就对他大骂道:“你老子的天下是靠骑在马上南征北战打出来的,哪里用得着《诗》、《书》!”陆生回答说:“您在马上可以取得天下,难道您也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商汤和周武,都是以武力征服天下,然后顺应形势以文治守成,文治武功并用,这才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好办法啊。┅┅假使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仁义之道,效法先圣,那么,陛下您又怎么能取得天下呢?”
只有与民休息才能恢复社会经济,缓和社会矛盾,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3.措施
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
释放奴婢为平民;
注重农业生产;
采取轻摇薄赋的政策,什五税一,减轻农民赋税,减免赋役、徭役。
汉代牛车陶俑
4.作用
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任务三
【小组探究】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文景之治”
1.“文景之治”时期在位的皇帝是哪两位?
2.这一时期采取了哪些休养生息的措施?
3. “文景之治”局面的表现有哪些?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
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刘恒中子,庶出长子,西汉第六位皇帝 。
1.在位皇帝
2.措施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汉书·文帝纪》
材料反映了文帝、景帝的什么统治思想?
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书·景帝纪》
2.措施
文帝二年、十二年,两次降低当年田租之半(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第二年又全免田租。
文帝将算赋(人头税)由每人交纳120钱减为40钱;壮丁每年服徭役一个月改为三年服一个月。
材料反映了文帝、景帝采取的什么措施?
轻徭薄赋,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景帝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
2.措施
汉文帝时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墨(脸上刻墨)改为髡钳城旦舂(头发剃光、脖子上套铁圈服劳役),把劓(割鼻子)改为笞三百(打三百板子),把斩左趾(斩去左脚)改为笞五百(打五百板子)
废除严刑苛法
汉景帝有感于文帝规定的笞刑过重,受笞者即使幸免不死,也往往落下终生残疾,因而改革主要针对笞刑进行,措施有二:一是减少笞数。二是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刑程序。刑具笞杖用竹板做成,长五尺,宽一寸,末梢厚半寸,须削平竹节;笞打的部分是臀部;笞打过程中不得换人。
2.措施
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yòu )、车骑服御无所增益。
——《汉书·文帝纪第四》
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提倡勤俭治国
2.措施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轻徭薄赋,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
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设置刑法而不用)。
——《汉书·景帝纪》
汉兴七十年间,……都(都城)鄙(边远地方)廪(粮仓)庾(露天谷仓)尽满,而府库余财货。京师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
——《史记 ·平准书》
3.“文景之治”的表现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措施
结果
汉高祖时期
?
文景时期
共同之处
“兵皆罢归家”;种种农业生产;轻徭薄赋等
注重农业生产,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勤俭治国
经济逐步恢复,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重视农业生产,采取轻摇薄赋政策
休养生息政策
刘邦建国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
楚汉之争
西汉建立
面临问题
措施
背景
影响
表现
措施
【1】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
A.力倡节俭
B.大兴文治
C.休养生息
D.平抑物价
C
【2】下列与“文景之治”相关的表述不准确是的 ( )
A.指刘邦统治的时期
B.指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
C.前后近40余年
D.“吏安其官,民乐其业”
A
楚汉战争中,刘邦击败项羽,建立了汉朝。但是秦朝末年秦朝统治者残暴的统治和战乱造成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汉高祖刘邦面对这种局面,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必须要采取措施。因此汉高祖刘邦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实施了一些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延续这种修养生息政策,并有所扩展,以致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也让我们认识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