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37张PPT)+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37张PPT)+教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01 16:43:20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正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一场战役产生一个成语,比如巨鹿之战与“破釜沉舟”、垓下之战与“四面楚歌”、城濮之战与“退避三舍”等等,这一点也不稀奇,但有一场战役竟然造了四个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你知道是哪场战役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了解淝水之战、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交融等基本史实;
2.了解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理解民族交融的方式和意义;
3.认识各民族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民族交融的高潮;明确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学习重点】孝文帝改革和民族交融。
【学习难点】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一、淝水之战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淝水之战的背景;
2.淝水之战的过程;
3.淝水之战的影响。
1.淝水之战的背景
前秦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励精图治,前秦逐渐强盛起来,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2.淝水之战的过程
目的:前秦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时间:383年;
交战双方:前秦与东晋;
兵力对比:80万对8万;
结果:东晋大胜;
留下的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
淝水之战形势
苻坚统兵与东晋对峙于淝水。东晋团结一致,发出八万精兵从容应对前秦的百万大军。主将谢玄等统帅指挥若定,并据敌情及时改变方略,适时决战,并坚决实施战略追击,扩大战果,终获全胜。
在决战即将爆发时,东晋将领提出要前秦军队稍稍后撤,以便晋军过河交战。苻坚认为在晋军渡河时发动突然袭击,定能一举获胜,随即命令军队后撤。不料,当前秦军后撤时,有人在阵后大喊:“秦兵被打败了!”前秦军顿时阵脚大乱,自相践踏,一溃而不可收拾。晋军乘机发动猛烈攻击,打败前秦军。
这个细节的发生所造成的结局一点也不偶然。前秦王苻坚虽统一了黄河流域,但他统帅的所谓“百万大军”,是不顾上下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的。他无视内部不稳,降将思乱,民疲兵倦的状况,恃众轻晋,使得这个偶然的细节所造成的结局成了必然。
3.淝水之战的影响:
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二)合作探究

分析一下淝水之战交战双方胜败的原因。
从前秦方面看:①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彼此融合程度不深,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大多数,少数民族不满于前秦氐族贵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获胜;②秦军劳师远征,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
从东晋方面看:①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上下一心,士气高昂,团结作战;②将领足智多谋,临危不乱,指挥得当,根据敌情及时改变方略,适时决战,并坚决实施战略追击,扩大战果,终获全胜。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后,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
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
汉族无明显区别;
(3)鲜卑拓跋部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内蒙古呼伦贝尔鲜卑族发祥地——嘎仙洞遗址
嘎仙洞刻石拓片
现存铭刻的文字共201字,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证实为北魏王朝承认的拓跋鲜卑发祥地。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1)迁都洛阳;
(2)实行汉化政策:①说汉语,
②穿汉服,③改汉姓,④通汉婚。
说汉语,禁说鲜卑语。
北魏初定中原,在政治上他们以征服者自居,军中号令都使用鲜卑语,汉人官员也都学鲜卑语或设翻译。而经济文化特别是语言上却处于劣势,到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索性下令禁用鲜卑语及其它语言,以汉语为北魏唯一通行的语言。这一改革,通过消除鲜卑族和汉族语言方面的隔阂,进而达到了逐渐消除民族间隔阂的目的。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拓跋部起自塞外,其俗“编发左衽”。孝文帝在迁都之前就命李冲等议定衣冠,经过六年的研究,才制成官吏的冠服,妇女的服饰大抵模仿南朝。
永宁寺出土的穿汉服的塑像
改鲜卑姓为汉姓。
鲜卑人多用复姓,孝文帝命令,将鲜卑复姓改成汉字单姓。公元496年下诏:“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的先祖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所以称为拓跋氏,土是黄中之色,万物之元,应改姓元氏。”此外,北魏皇族九氏以及北魏初期所统部落180氏,都改为单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贺赖

丘穆陵

独孤

步六孤

贺楼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除此之外,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还有修学校、制礼乐等等。孝文帝迁都洛阳并实行一系列的改革,移风易俗,使迁到洛阳的鲜卑人进一步汉化,从而促进了民族融合的发展,加速了鲜卑人汉化和封建化的进程。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孝文帝出行图》。画面中所有的人都是峨冠博带,宽衣大袖,反映了孝文帝汉化改革以后北魏的衣冠制度。
(二)合作探究
:孝文帝力主迁都洛阳的原因
①在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
孝文帝推行的改革遭到了保守势力的非难和抵制,阻力重重。
②在经济上,平城地区产粮有限,经常发生水旱疾疫之灾,
不足以承载大量人口所需要的生活供应。
③洛阳地处中原,农业发达,又是当时中原的政治、文化中
心,推行改革政策的阻力要小得多。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方式;
2.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意义。
胡床
1.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方式:
(1)生产方式:内迁各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内迁各族学习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
(2)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3)思想文化: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器、舞蹈;
(4)民族心理:“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隔阂与偏见减少。
生产方式的交融
游牧
农耕
北方少数民族《采桑图》
北方少数民族《扬场图》
北方少数民族《耕耙图》
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
穿裤褶服的乐队




汉人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
2.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意义:
(1)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3)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主要代表有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民族。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齐纪》
材料三、西北民族的方凳、圆凳也传到了中原地区,成为汉族人民所喜爱的家具,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习惯;蒸馍与烙饼原是西北民族的食物,南北朝时在中原地区却很风行。
材料四、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魏”是指的同一个政权吗?请阐明理由。
(2)材料二体现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措施?你认为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试分析它与材料一、二有何关系。
(4)综上所述,当你再次唱起材料四中的《爱我中华》这首歌时,你有何感想?
答案:
(1)不是。材料一中的“魏”是曹魏政权,材料二中的“魏”是北魏政权。
(2)改鲜卑姓为汉姓。巩固鲜卑贵族阶级的统治地位。
(3)民族交融的加强。民族迁徙和统治者的改革是实现民族交融的两个重要方式。
(4)五十六个民族杂居相处,亲如一家,民族间友好相处、互相交融,共同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
1.淝水之战交战的双方是(
)
A.东晋---------前秦
B.东晋-------西晋
C.前秦
---------西晋
D.前秦------北魏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下列政权曾经统一过北方的是(
)
①曹魏

西晋

东晋

北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课堂达标检测
C
3.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4.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B
A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导学案(附答案)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了解淝水之战、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交融等基本史实;
2.了解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理解民族交融的方式和意义;
3.认识各民族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民族交融的高潮;明确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学习重点】孝文帝改革和民族交融。
【学习难点】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学习过程
一、淝水之战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淝水之战的背景;
2.淝水之战的过程;
3.淝水之战的影响。
(二)合作探究:
分析一下淝水之战交战双方胜败的原因。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二)合作探究:
孝文帝力主迁都洛阳的原因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方式;
2.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意义。
(二)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主要代表有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民族。
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齐纪》
材料三、西北民族的方凳、圆凳也传到了中原地区,成为汉族人民所喜爱的家具,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习惯;蒸馍与烙饼原是西北民族的食物,南北朝时在中原地区却很风行。
材料四、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魏”是指的同一个政权吗?请阐明理由。
(2)材料二体现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措施?你认为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试分析它与材料一、二有何关系。
(4)综上所述,当你再次唱起材料四中的《爱我中华》这首歌时,你有何感想?
课堂达标检测:
1.淝水之战交战的双方是(
)
A.东晋---------前秦
B.东晋-------西晋
C.前秦
---------西晋
D.前秦------北魏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下列政权曾经统一过北方的是(
)
①曹魏

西晋

东晋

北魏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羯
B.鲜卑
C.氐
D.匈奴
4.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
答案:
一、淝水之战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淝水之战的背景
前秦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励精图治,前秦逐渐强盛起来,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2.淝水之战的过程
目的:前秦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时间:383年;
交战双方:前秦与东晋;
兵力对比:80万对8万;
结果:东晋大胜;
留下的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
3.淝水之战的影响:
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二)合作探究:
分析一下淝水之战交战双方胜败的原因。
从前秦方面看:①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彼此融合程度不深,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大多数,少数民族不满于前秦氐族贵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获胜;②秦军劳师远征,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
从东晋方面看:①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上下一心,士气高昂,团结作战;②将领足智多谋,临危不乱,指挥得当,根据敌情及时改变方略,适时决战,并坚决实施战略追击,扩大战果,终获全胜。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后,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
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
汉族无明显区别;
(3)鲜卑拓跋部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1)迁都洛阳;
(2)实行汉化政策:①说汉语,
②穿汉服,③改汉姓,④通汉婚。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二)合作探究:
孝文帝力主迁都洛阳的原因
①在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孝文帝推行的改革遭到了保守势力的非难和抵制,阻力重重。
②在经济上,平城地区产粮有限,经常发生水旱疾疫之灾,不足以承载大量人口所需要的生活供应。
③洛阳地处中原,农业发达,又是当时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推行改革政策的阻力要小得多。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方式:
(1)生产方式:内迁各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内迁各族学习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
(2)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3)思想文化: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器、舞蹈;
(4)民族心理:“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隔阂与偏见减少。
2.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意义:
(1)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3)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合作探究:
(1)不是。材料一中的“魏”是曹魏政权,材料二中的“魏”是北魏政权。
(2)改鲜卑姓为汉姓。巩固鲜卑贵族阶级的统治地位。
(3)民族交融的加强。民族迁徙和统治者的改革是实现民族交融的两个重要方式。
(4)五十六个民族杂居相处,亲如一家,民族间友好相处、互相交融,共同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
课堂达标检测:1A2C3B4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学设计
课题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习目标
1.自主学习,了解淝水之战、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交融等基本史实;2.了解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理解民族交融的方式和意义;3.认识各民族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民族交融的高潮;明确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重点
孝文帝改革和民族交融。
难点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一场战役产生一个成语,比如巨鹿之战与“破釜沉舟”、垓下之战与“四面楚歌”、城濮之战与“退避三舍”等等,这一点也不稀奇,但有一场战役竟然造了四个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你知道是哪场战役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阅读材料
用材料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淝水之战(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淝水之战的背景;2.淝水之战的过程;3.淝水之战的影响。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1.淝水之战的背景前秦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励精图治,前秦逐渐强盛起来,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2.淝水之战的过程目的:前秦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时间:383年;交战双方:前秦与东晋;兵力对比:80万对8万;结果:东晋大胜;留下的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3.淝水之战的影响: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学生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
分析一下淝水之战交战双方胜败的原因。从前秦方面看:①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彼此融合程度不深,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大多数,少数民族不满于前秦氐族贵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获胜;②秦军劳师远征,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从东晋方面看:①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上下一心,士气高昂,团结作战;②将领足智多谋,临危不乱,指挥得当,根据敌情及时改变方略,适时决战,并坚决实施战略追击,扩大战果,终获全胜。
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复习教材内容,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1)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后,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2)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无明显区别;鲜卑拓跋部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1)迁都洛阳;(2)实行汉化政策:①说汉语,②穿汉服,③改汉姓,④通汉婚。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孝文帝力主迁都洛阳的原因①在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孝文帝推行的改革遭到了保守势力的非难和抵制,阻力重重。②在经济上,平城地区产粮有限,经常发生水旱疾疫之灾,不足以承载大量人口所需要的生活供应。③洛阳地处中原,农业发达,又是当时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推行改革政策的阻力要小得多。
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复习教材内容,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下列问题:1.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方式;2.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意义。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1.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方式:
(1)生产方式:内迁各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内迁各族学习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2)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3)思想文化: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器、舞蹈;(4)民族心理:“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隔阂与偏见减少。2.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的意义:(1)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2)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3)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主要代表有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民族。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郡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齐纪》材料三、西北民族的方凳、圆凳也传到了中原地区,成为汉族人民所喜爱的家具,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习惯;蒸馍与烙饼原是西北民族的食物,南北朝时在中原地区却很风行。材料四、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请回答:(1)材料一、二中的“魏”是指的同一个政权吗?请阐明理由。(2)材料二体现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一措施?你认为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材料三中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试分析它与材料一、二有何关系。(4)综上所述,当你再次唱起材料四中的《爱我中华》这首歌时,你有何感想?答案:(1)不是。材料一中的“魏”是曹魏政权,材料二中的“魏”是北魏政权。(2)改鲜卑姓为汉姓。巩固鲜卑贵族阶级的统治地位。(3)民族交融的加强。民族迁徙和统治者的改革是实现民族交融的两个重要方式。(4)五十六个民族杂居相处,亲如一家,民族间友好相处、互相交融,共同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
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复习教材内容,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请同学们画出本课的知识树或者知识网络图
画出本课的知识树或者知识网络图
通过这一环节,是同学们对本课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