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统编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_________
一、用“√”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1)蜀中有杜处士,好(hǎo hào)书画,所宝以百数(shǔ shù)。
(2)小姑娘纳(nà nèi)鞋底的动作戛(ɡá jiá)然而止,原来是针刺了手。
(3)这首曲(qū qǔ)子多难弹(tán dàn)哪!
(4)她尴尬(ɡà ɡā)地一笑说:“入场券(juàn quàn)太贵了,我……我买不起。”
二、根据语境写字词。(4分)
在lái yīn hé( )畔的一个小镇上,一条幽静的小路边,有一所破旧的茅屋,一位mánɡ( )姑娘正在听贝多芬弹钢琴。那chún shú( )的技艺令人赞叹,那优美的旋律令人táo zuì( )。
三、选择带有“静”字的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4分)
1.轻柔的月光照着这个古老的小镇,使这里的夜晚显得分外( )。
2.照片上的她显得纯美又( )。
3.请你先( )下来,然后我们一起想办法。
4.一天夜晚,他在( )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8分)
( )籁之( ) 余音( )( ) 高( )流( )
轻( )曼( ) 行( )流( ) 巧( )天( )
惟( )惟( ) 栩栩( )( ) 画( )点( )
1.哥哥写的作文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因为他常在结尾处写几个 的句子。
2.这些冰雕艺术品太美了,真是 、 。
3.联欢会上不仅有歌唱家们的 ,还有舞蹈演员们的 ,节目精彩极了。
五、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里。(3分)
绝:①断绝;②穷尽;③走不通的;④独一无二的⑤极、最。
伯牙绝弦( ) 绝大多数( ) 绝处逢生( )
美妙绝伦( ) 斩尽杀绝( ) 悬崖绝壁( )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写出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 ,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 , 。”
2.《京剧趣谈》通过介绍京剧中 和 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和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对于京剧的 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 。
3.《月光曲》讲述了 国著名音乐家 因同情穷鞋匠兄妹俩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 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故事。
八、口语交际。(5分)
说说你最喜欢的书法家是谁。你知道他(她)的哪些故事?说给大家听一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月光曲》片段,完成练习。(14分)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 )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 )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 )了大风,( )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按课文内容填空。(3分)
2.选文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下列不是比喻句的是( )。(2分)
A.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C.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4.用“ ”在选文中画出描写实实在在的事物的句子,用“ ”在选文中画出描写由事物引起的联想的句子。(2分)
5.选文主要写了皮鞋匠兄妹俩听了贝多芬的琴声而产生的 ,分别用 、 两个词引出来。(3分)
6.“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句话中“恬静”形容( )。“仿佛”指( )。(2分)
A.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边。
B.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
十、现代文阅读。(12分)
看秦腔(节选)
每到农闲的夜里,村里就常听到几声锣响:戏班排演开始了。演员们都集合起来,到古庙里去。秦川的风俗:父和子不能不有其序,兄与弟媳无正事不能多言。但是一到台上,秦腔面前人人平等,兄可以拜弟媳为帅为将,子可以将老父绳绑索捆。
戏排成了,全村振奋,扳着指头盼那上演日期。戏台是全村人的共同事业,宁肯少吃少穿也要筹资积款,买上好的木石,请高强的工匠来修筑。村子富不富,就比戏台阔不阔。一演出,半下午就去占位了,未等戏开,台上锣鼓震天,台下万头攒动。
终于台上锣鼓停了,大幕拉开,角色出场。哪个演员唱得好,台下就跟着唱,哪个演员唱走了调,台下就有人纠正,说穿了,看秦腔就图过过瘾,最可贵的是那些老一辈秦腔迷,他们没力气挤到台下,也没好眼力看清演员,却一溜地蹲在戏台两侧的墙根,慢慢将秦腔品尝……
秦腔在这块土地上,有着神圣不可动摇的基础。秦川人最高级的接待是陪着客人看一场秦腔,实在不逢年过节,就合家唱一会乱弹。他们一生最崇敬的只有两种人,一是国家领导人,一是当地的秦腔名角。而谁要侮辱秦腔,必会得到终生的教训。每每村里过红白丧喜之事,那必是要包一台秦腔的,生儿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致哀,似乎这个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人只要在舞台上,生、旦、净、丑,才各显了真性,恶的夸张其丑,善的凸现其美,善的使他们获得了美的教育,恶的也在丑里化作了美的艺术。
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的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
1.“兄可以拜弟媳为帅为将,子可以将老父绳绑索捆”体现了______________的特点。(2分)
2.选文第二、三自然段主要描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关于秦川农民嗜好秦腔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在秦川的舞台上,人各显了真性,是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
B.每每村里过红白丧喜之事,都要包一台秦腔。
C.秦腔名角与国家领导人一样深受秦川人敬重。
4.“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你从这句话的加点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选项中对选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川百姓除了看秦腔,没有别的什么方式可以娱乐。
B.秦腔是秦川农民至爱的艺术形式,最能表达出他们的喜怒哀乐。
C.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再没有别的什么更能表达出秦人的情感。
D.大苦大乐的历史积淀,造就了秦人对秦腔的热爱。
十一、习作。(30分)
唱歌、跳舞、踢球、跳绳、折纸、画画、包饺子、玩魔方……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请你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吧!题目自拟,45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1.(1)hào shǔ (2)nà jiá (3)qǔ tán (4)ɡà quàn
二、莱茵河 盲 纯熟 陶醉
三、1.宁静2.恬静3.安静4.幽静
四、天 音 绕梁 山 水 歌 舞 云 水 夺 工
妙 肖 如生 龙 睛
1.画龙点睛
2.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3.天籁之音 轻歌曼舞
五、① ⑤ ③ ④ ② ③
六、(1)伯牙摔破了琴,剪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2)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她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七、1.伯牙鼓琴 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2.马鞭 亮相 喜爱之情 强烈自豪感
3.德 贝多芬 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
八、示例:我最喜欢的书法家是王羲之,他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王羲之
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元代诗人王冕在《墨梅》一诗中写道“我家洗砚池头树”,这里化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九、1.清幽 清幽 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霎时间 刮起 卷起 涌过来
2.皮鞋匠“看”到的其他景物
3.C
4.月光照进窗子,茅屋路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5.联想 好像 仿佛
6.B A
十、1.秦腔面前人人平等 2.村民观看秦腔的场景 3.A 4.示例:在秦川,百姓爱秦腔,唱秦腔,秦腔在他们心目中具有极高的地位。 5.A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