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
(一)画龙点睛
张僧繇①于金陵②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③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④诞⑤,固请点之。须臾⑥,雷电破⑦壁,二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皆在。
【注释】①张僧繇:中国古代著名画家。②金陵:今江苏南京市。③每:常常。④以为:认为。⑤诞:荒唐。⑥须臾:一会儿。⑦破:击破。
1.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的龙不点睛的原因是( )
A.“画四龙于壁” B.“点之即飞去”
C.“二龙乘云腾去上天” D.“未点眼者皆在”
2.文中画“ ”的句子说明了( )
A.画上眼睛的龙非常吓人。
B.两条龙飞向天空的速度非常快。
C.雷电非常厉害,一下子就把墙壁击破。
D.画家张僧繇的绘画技艺十分高超。
3.下面对“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比喻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形容龙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画得太像就会飞走。
B.形容画家绘画技巧非常高明,画得就像真的一样。
C.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D.说明画龙不能画眼睛,画眼睛就会变成真龙飞走。
4.下面选项中与“画龙点睛”这个成语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余音绕梁 B.栩栩如生 C.妙笔生花 D.笔走龙蛇
(二)
楚人居贫,读《淮南方》①:“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dài)云:“不见。”嘿然大喜,赍(jī)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②县。县官受辞③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注释】①《淮南方》:汉代怀南王刘安,好神仙方术,《淮南方》或许是淮南王所作论方术的书。或作《淮南子》。②诣(yì):前往,去到。③受辞:接受了诉讼状辞。
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古文的内容,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穷困潦倒 B.掩耳盗铃 C.一叶障目 D.自欺欺人
2.用“/”给“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标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B.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C.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D.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3.本文中楚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下列不能概括他形象的一个词是( )
A.目光短浅 B.利欲熏心 C.贪婪愚蠢 D.聪明绝顶
4.根据这个故事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做事情要小心谨慎,才不会把事情搞砸。
B.做人要踏实肯干,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行为。
C.不能有迷信思想,偏听偏信不可取。
D.不要被局部的现象迷惑,否则无法认清事物的全貌。
(三)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经好几天了,于是在齐国临淄(zī)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biàn,拍手鼓掌)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余音绕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哪里可以看出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旅店主人为什么只好又把韩娥请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掌握的文言知识,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喜跃抃舞,弗能自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或形容歌声美妙的四字词语?至少写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经好几天了,于是在齐国临淄(zī)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她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biàn,拍手鼓掌)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1.从哪里可以看出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旅店主人为什么又把韩娥请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觉得韩娥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下面是某品牌电热水壶的使用说明,请仔细阅读后再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本产品启用前,必须复核电源线路容量,方可使用。
·切勿将插座、插头浸水或溅湿,防止漏电,严禁将壶体浸入水中。
·严禁少水、多水或无水使用,以免损坏电热管。
·水沸时注意外溢,防止漏电。
·本产品只限于电热方式煮水,不得启用其他加热方式煮水。
1.小明发现壶体很脏,把壶体洗净后没擦干就直接烧水。 ( )
2.小明认为电热水壶里只要有水就可以使用。 ( )
3.使用前,小明仔细检查了电源线路容量是否一致,才使用此电热水壶。( )
4.一天,小明家停电了,他就把这款电热水壶直接放在燃气灶上烧水。( )
参考答案:
(一)、1.B 2.D 3.C 4.A
(二)1.C 2.D 3.D 4.A
(三)1.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2.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
3.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
4. 年老的和年少的(泛指所有人)十分悲伤哀愁,流着眼泪对视,几天不吃东西。 高兴得一跃而起拂袖起舞,击掌为乐,无法控制自己欢快的情绪。
5.天籁之音 娓娓动听 婉转动听 余音袅袅
(四)、1.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
2. 韩娥“曼声哀哭”而去后,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的歌曲。
3.韩娥是一位有骨气、善于唱歌的人。
(五)、1.× 2.× 3.√ 4.×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