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1课时钠的氧化物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1课时钠的氧化物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02 07:3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 题 钠的氧化物
教 学

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异常现象的分析和深入探究,使学生明确红色溶液褪色的原因,了解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机理,并类推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2. 强化学生自主猜想、自主设计、自主实验的探究性学习方式。
能力与方法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训练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事物。
3. 完善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与态度 1.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团结合作、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
重 点 Na2O2的化学性质。
探究性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培养。
难 点 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实 验 用 品 仪器:U形管、注射器、胶头滴管、药匙、火柴、木条、小烧杯 、三脚架、石棉网、棉花、吸管、气球
药品:Na2O2、酚酞、蒸馏水、MnO2、过氧化氢(30℅)、0.1mol/L NaOH溶液
教 学 用 具 一体机、多媒体设备
教 法 对比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流程(框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图片导入:火灾现场照片
教师展示:一张火灾现场的照片
教师提问:可以用什么来灭火?
学生回答:可以用水来灭火
通过水可以灭火,引发学生思考水能不能“生火”。
魔术引入:“滴水生火”
讨论探究脱脂棉燃烧的原因
教师演示:向脱脂棉滴水,观察现象。
教师提问:脱脂棉中包有什么物质,为什么会燃烧?
[板书]钠的氧化物
观察脱脂棉燃烧的现象后非常惊讶,努力思考原因,回忆初中所学的可燃物燃烧条件,对Na2O2与H2O的反应进行推测。
通过“滴水生火”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实验探究一
提出问题:能否设计简单的实验来验证Na2O2与H2O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有O2生成。
设计实验:1、往装有Na2O2粉末的U形管中,用注射器注入5mL水,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2、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U形管,检验生成的气体。
让学生尝试简单的实验设计,并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导化学方程式
教师演示实验;
通过实验现象推出化学方程式。
写出反应方程式。
[板书]2Na2O2+2H2O—O2↑+?
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有氧气生成,那能不能通过元素守恒推导出另一个产物呢?又如何检验另一产物?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同时引发第二个问题,该反应还有碱性物质NaOH生成。
实验探究二
实验步骤:
①往装有Na2O2粉末的U形管中,用注射器注入5mL水,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②将U形管中溶液分成两份,一半倒入一支试管,另一半留在U形管中备用。
③往试管中滴加两滴酚酞,观察实验现象,振荡后,再观察实验现象。
小组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同时发现了更让他们奇怪的现象:向Na2O2和H2O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后,迅速褪色。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观察能力,同时引发新问题,该反应还有碱性物质NaOH生成,为什么溶液变红后,又会迅速褪色呢?
知识链接
提供资料:Na2O2 与水反应的产物中含有H2O2 ,H2O2具有强氧化性,能使酚酞溶液褪色。
认真阅读分析材料,搜索记忆中与H2O2有关的信息。
让学生尝试通过查阅资料来帮助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探究三
实验步骤:
① 取一支试管,往试管中加入2mL NaOH溶液, 滴加2滴酚酞试液。
② 往上述溶液中加入3mL H2O2,振荡,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Na2O2 与水反应的产物中有H2O2的存在。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H2O2的存在
提出问题:能否设计实验证明Na2O2和H2O反应后溶液中确实含有H2O2。
思考、讨论,利用初中所学知识设计出实验:向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Mn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现象。
让学生尝试较复杂的实验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探究四
实验步骤:
① 往原备用的U形管中,加入适量的MnO2粉末 ,观察实验现象。
②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是否有氧气产生。
小组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通过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实质
帮助学生理解Na2O2与H2O反应的实质,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得出化学方程式。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化学方程式。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性质的比较
引导学生认真完成格表的填写。
完成表格并思考过氧化钠会不会与二氧化碳反应。如何验证?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做题的习惯,并提高设计实验的能力。
“吹气生火”
吹气可以来火,那么吹气能不能生火呢?
让一个学生上台展示“吹气生火”。
其它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锻炼学生的胆量,并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推导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能否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完成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
2Na2CO3+O2
检验根据现象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
过氧化钠的用途
播放PPT中的图片
归纳过氧化钠的用途
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学以致用
—“滴水点灯”小魔术
播放学生自已设计的小魔术,引导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也来设计一个“滴水点灯”小魔术。
学生观看视频,动手设计小魔术
锻炼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灵活运用新知识的能力。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
学生进行总结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板书设计】
钠的氧化物
一、过氧化钠
1、与H2O反应 2Na2O2+2H2O ═ 4NaOH+O2↑
实质:① Na2O2+2H2O=2NaOH+?H2O2(快)② 2H2O2 =2H2O+O2↑ (慢)
2、与CO2反应 2Na2O2+2CO2 ═ 2Na2CO3+O2
氧化钠
1、与H2O反应 Na2O+H2O ═ 2NaOH
2、与CO2反应 Na2O+CO2 ═ Na2CO3
三、用途
【教学反思】
课堂中清晰的教学思路,设计中的有效提问,在教学设计中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来设计、组织教学,依据:魔术导入——实验探究——拓展延伸等环节层层深入地组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学生的课堂评价也比较多元化,课堂上充满生机。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处理,如有不妥之处,恳请专家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