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长恨歌》 课件2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长恨歌》 课件27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1 18:0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恨歌》
白居易
回顾与思考:
你是如何理解叙事诗的?
全诗是如何划分层次的?
《长恨歌》究竟是谁在恨?在恨什么?
《长恨歌》
层次划分





第一幕:
汉皇重色思倾国——尽日君王看不足
第二幕:
渔阳鼙鼓动起来——回看血泪相和流
第三幕:
黄埃散漫风萧索——魂魄不曾入梦来
第四幕:
临邛道士鸿都客——此恨绵绵无绝期
第一幕:
汉皇重色思倾国——尽日君王看不足
问题一:
总体而言,第一幕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
总体而言,第一幕主要叙述了李隆基和杨玉环会合,因杨玉环天生丽质、多才多艺又兼娇柔体贴,甚得君心,得到唐玄宗的专宠。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自难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问题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这句话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三:我们知道本诗是在说唐玄宗李隆基,那么为什么诗的开头要说“汉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自难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问题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这句话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联系商纣王、周幽王)
总领全诗,提纲挈领,统领全篇意旨,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自难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问题三:我们知道本诗是在说唐玄宗李隆基,那么为什么诗的开头要说“汉皇”,用汉武帝代指唐玄宗?
韩兆琦——唐朝人写古体乐府留下的习惯,唐人习惯也喜欢“以汉喻唐”。
杜甫《兵车行》——“武皇开边意未已,汉家山东二百州。”
避讳说——此时的白居易是在任官员,国家公务员
汉武帝刘彻——拓土开疆、金屋藏娇——开元盛世、独宠玉环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问题四:你从这些诗句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杨玉环?从哪里看出的?
绝美的容貌姿态:“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云鬓花颜金步摇”
164cm 138kg 此胖非彼胖 人见人爱
2. 多才多艺:“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问题五:唐玄宗对于杨玉环的宠爱达到了什么程度?从哪里可以看出?
专宠、独宠
“春寒赐浴华清池”;“从此君王不早朝”;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春从春游夜专夜”
“姊妹弟兄皆列土”
“尽日君王看不足”
华清池
后宫佳丽三千
侍寝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长恨歌》的第一恨,大家想想面对如此的一位皇帝,是谁在恨?在恨什么?是一种什么样的恨?
作者和像作者一样的当朝文臣武将
生活在当时的老百姓
谁恨?
恨什么?
恨杨贵妃迷惑君王,扰乱后宫朝政
恨唐玄宗迷恋美色,荒废朝政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恨?
带着气愤、失望的怨恨
第二幕: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问题一:
总体而言,第二幕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
总体而言,第二幕主要叙述了“安史之乱”爆发,杨玉环因禁军兵变而殒命,李、杨的爱情终以悲剧收场。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问题二:
大家是如何理解在玄宗逃亡时的千乘万骑的?
暴乱爆发,惊慌失措的玄宗已然没有了主意,只能同意杨国忠逃亡西蜀的计划,而为了尽量不让满朝文武知道玄宗要“跑路”,稳住局势,玄宗还故作镇静登上勤政楼宣布要第三次亲征。而当时能够跟随玄宗护卫的只有为数不多的禁军,根本没有所谓的千乘万骑,这样写反而讽刺了当时唐玄宗一行狼狈出逃的落魄。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问题三:
与狼狈出逃的悲惨来说,更让唐玄宗极度悲伤的是什么?从哪些诗句中可以得出答案?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死前。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长恨歌》的第二恨,大家想想在面对将士逼死爱妃,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是谁在恨?在恨什么?是一种什么样的恨?
唐玄宗
谁恨?
恨什么?
恨将士逼死爱妃
恨自己无法保护爱妃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恨?
带着无奈的恨,带着后悔和自责的恨
总结
第一幕和第二幕告诉我们“重色思倾国”的唐玄宗痴迷于杨玉环的美貌和才华,以致于整日沉醉在声色犬马和纸醉金迷的生活中,一定程度上诱导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并且导致自己极度专宠的爱妃被迫自缢,成为了政治战争的牺牲品。
主题
第一幕和第二幕同样揭示了一个主题,就是对于唐玄宗荒淫误国的讽刺。
第三幕: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入梦来。
问题一:
总体而言,第二幕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
第三幕叙述了杨玉环死后,李隆基对杨玉环的无尽思念。
第三幕: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入梦来。
问题二:
这一幕中作者是如何描述唐玄宗的伤感和对杨玉环的思念的请举例说明?
将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环境,用景物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比如“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等。
第三幕: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入梦来。
问题三:
第三幕中,唐玄宗对于杨玉环的思念描写表现在三个不同的时间段,请具体说明。
分别从前往和暂住行宫时期:黄埃散漫风萧索——夜雨闻铃肠断声。
返回长安途中,路过马嵬坡:天旋日转回龙驭——东望都门信马归。
返回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魂魄不曾入梦来。
第四幕:
临邛道士鸿都客——此恨绵绵无绝期
问题一:
第四幕叙述了什么内容?
叙述了已经身登仙界的杨玉环仍然心系尘寰,托道士将信物、密誓归报玄宗,以明她绵绵无尽的相思。
第四幕:
临邛道士鸿都客——此恨绵绵无绝期
问题二:
听到汉家派遣使者来之后,已登仙界的杨玉环有什么反应?你怎么看待她的这种反应?
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这一系列的行为都侧面反映出杨玉环对于唐玄宗绵绵的思念。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长恨歌》的第三恨,是谁在恨?在恨什么?是一种什么样的恨?
唐玄宗和杨玉环
作者
谁恨?
恨什么?
李、杨二人恨如今天各一方,不能长相厮守
作者则恨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恨?
李、杨二人是一种带着愁苦、伤感的恨
作者是一种带着惋惜。遗憾的恨
总结
第三幕和第四幕通过一些列的景物和动作描写,为我们展示了李、杨二人虽然阴阳两隔,但仍旧满怀对对方绵绵无尽的思念。
主题
第三幕和第四幕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人鬼情未了”的画面,虽然两人的爱情以悲剧收场,但这份忠贞、坚定的爱情却为世人所感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