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高中化学课时讲练通课件:4.2.1 铝 金属材料(鲁科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10-11高中化学课时讲练通课件:4.2.1 铝 金属材料(鲁科版必修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1-04 08:1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8张PPT)
【典例1】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入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 5∶6,则甲、乙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1)依据两个反应方程式。
(2)假设铝或酸过量分析产生氢气的关系。
【自主解答】选B。
【典例2】把NaOH、MgCl2、AlCl3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产生1.16 g白色沉淀,再向所得浊液中逐滴加入1.00 mol·L-1 HCl溶液,加入HCl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关系如图所示。
(1)A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为__,理由__。
(2)写出A点至B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原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是__ g,AlCl3的质量是 ___g,NaOH的质量是___g。
(4)C点HCl溶液的体积为___mL。
【思路点拨】1.要考虑到NaOH是过量的,刚开始加入10 mL盐酸没有现象即可说明。
2.再加盐酸,沉淀量增加,要考虑到[Al(OH)4]-与H+反应分两个阶段。
【自主解答】(1)加入10.0 mL HCl溶液后沉淀才增
加,说明加入10.0 mL HCl溶液正好把过量的NaOH中和
掉,故A点的沉淀物只有Mg(OH)2。
(2)A B,[Al(OH)4]-刚好生成Al(OH)3,
反应为[Al(OH)4]-+H+ ==== Al(OH)3↓+H2O。
(3)n(MgCl2)=n[Mg(OH)2]=
=0.02 mol,
m(MgCl2)=0.02 mol×95 g·mol-1=1.90 g,
n(AlCl3)=n{[Al(OH)4]-}=n(HCl)10.0~30.0
=1.00 mol·L-1×(30.0 mL-10.0 mL)×10-3 L·mL-1
=0.02 mol,
m(AlCl3)=0.02 mol×133.5 g·mol-1=2.67 g,
n(NaOH)=2n(MgCl2)+4n(AlCl3)+1.00 mol·L-1
×0.01 L=0.13 mol,m(NaOH)=0.13 mol×
40.0 g·mol-1=5.20 g。
(4)从B C,加入的HCl溶液刚好把Mg(OH)2、
Al(OH)3溶解掉。n(HCl)=30.0 mL×10-3 L·mL-1
×1.00 mol·L-1+2n[Mg(OH)2]+3n[Al(OH)3]
=0.13 mol;V(HCl)= 。
答案:(1)Mg(OH)2 加入10.0 mL HCl溶液恰好中和过量的NaOH,再加HCl溶液沉淀增多,说明
[Al(OH)4]-转化为Al(OH)3,故A点沉淀为Mg(OH)2
(2)[Al(OH)4]-+H+ ==== Al(OH)3↓+H2O
(3)1.90 2.67 5.20 (4)130
知识点一:铝与铝合金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可以用铝壶烧开水
B.铝盆不可长期盛放食醋、碱面
C.炒菜时不要把铝锅与铁铲一起使用
D.用铝制餐具有利于身体健康
【解析】选D。铝可与醋酸、碱液反应,铁铲与铝锅摩擦会使铝元素释放到菜中,铝元素会在人的大脑中富集,从而对人体产生危害。故D的描述是错误的。
2.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相混合,平均分成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3 mol·L-1HCl
B.4 mol·L-1HNO3
C.8 mol·L-1NaOH
D.18 mol·L-1H2SO4
【解析】选A。Mg、Al与盐酸反应都能放出H2;稀硝酸与Mg、Al反应但都不产生H2;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H2,但Mg不反应;Al在18 mol·L-1浓硫酸中钝化,而Mg虽反应却并不产生H2。
3.向一金属铝的易拉罐内充满CO2,然后向罐内注入足量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封严罐口,过一段时间后,罐壁内凹而瘪,再过一段时间后,瘪了的罐壁重新鼓起,解释上述实验现象:
(1)罐壁内凹而瘪的原因:_______,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罐壁重新鼓起的原因:_______,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提示:铝制品的表面都会有一层Al2O3薄膜,反应时会先与氧化膜反应,然后才会和Al反应。
【解析】易拉罐中的碱,会吸收其中充有的CO2,而导致罐内气压减小,罐壁会内凹;Al会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H2,罐内压强增大,又会重新鼓起来。
答案:(1)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使得罐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2NaOH+CO2 ==== Na2CO3+H2O
(2)过量的NaOH与铝罐反应生成H2,使罐内气压等于或大于外界大气压 2Al+2NaOH+6H2O ====
2Na[Al(OH)4]+3H2↑
知识点二:铝的化合物
4.下列关于Al(OH)3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B.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
C.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也能吸附色素
D.Al(OH)3既能溶于NaOH溶液、氨水,又能溶于盐酸
【解析】选D。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酸,也能溶于NaOH、KOH等强碱,但不能溶于氨水等弱碱。
5.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 )
A.Al(OH)3 Al2O3
B.Al2O3 Al(OH)3
C.Al [Al(OH)4]-
D.Al3+ Al(OH)3
【解析】选B。Al(OH)3加热分解可直接得Al2O3,Al与强碱溶液反应可得[Al(OH)4]-,Al3+遇碱可直接得
Al(OH)3,Al2O3难溶于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得
Al(OH)3,应将Al2O3与酸或碱反应得Al3+或
[Al(OH)4]-,再与碱或酸反应,才能得Al(OH)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铝合金在日常生活、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等方面均有广泛用途。下列关于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铝的表面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抗腐蚀性能好
B.常温下不与任何酸、碱反应
C.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高,储量丰富
D.工业上可以用电解法冶炼铝
【解析】选B。铝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
2.下列各种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是
( )
①Al ②AlCl3 ③Na[Al(OH)4] ④Al(OH)3
⑤Al2O3 ⑥NaHCO3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④⑤ D.①④⑤⑥
【解析】选D。铝与酸反应生成铝盐和氢气,与碱反应生成Na[Al(OH)4]和氢气;Al(OH)3和Al2O3显两性;NaHCO3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碱反应生成正盐。
3.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 )
A.Al B.Al(OH)3
C.AlCl3 D.Al2O3
【解析】选A。Al、Al(OH)3、AlCl3、Al2O3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Al+2NaOH+6H2O====
2Na[Al(OH)4]+3H2↑,Al(OH)3+NaOH====
Na[Al(OH)4], AlCl3+4NaOH====Na[Al(OH)4]
+3NaCl,Al2O3+2NaOH+3H2O ==== 2Na[Al(OH)4]
A项,m(Al)∶m(NaOH)=27∶40;
B项,m[Al(OH)3]∶m(NaOH)=78∶40;
C项,m(AlCl3)∶m(NaOH)=33.375∶40;
D项,m(Al2O3)∶m(NaOH)=51∶40;
所以相同质量的各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Al。故选A。
4.等质量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和NaOH溶液作用,若消耗的两溶液的体积相等,则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3∶2 B.2∶3 C.2∶1 D.1∶2
【解析】选A。Al~1.5H2SO4,Al~NaOH,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5∶1=3∶2。
5.某混合溶液中含有MgCl2的浓度为2 mol/L,含AlCl3的浓度为3 mol/L,将此溶液200 mL中的Mg2+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要4 mol/L的NaOH溶液的体积
( )
A.0.2 L B.0.5 L C.0.65 L D.0.8 L
【解析】选C。由题意可知,混合溶液中含Mg2+
0.4 mol、Al3+0.6 mol,要保证Mg2+完全沉淀且分离出来,则应把Al3+转化成的沉淀Al(OH)3完全溶解。故向混合液中加4 mol/L的NaOH溶液,与之反应,则至少加入NaOH 2.6 mol,则溶液体积为2.6 mol/4 mol/L=
0.65 L,所以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6.某铝合金(硬铝)中含有铝、镁、铜、硅,为了测定该合金中铝的含量,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注:硅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补全上述①②③④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Mg+2H+ ==== Mg2++H2↑,_______;
②H++OH- ==== H2O,Mg2++2OH- ==== Mg(OH)2↓,__;
③__,CO2+[Al(OH)4]- ==== Al(OH)3↓+HCO3-;
④2Al(OH)3 Al2O3+H2O
(2)该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是__。
(3)第②步中加入NaOH溶液不足时,会使测定结果
( )
第④步中的沉淀没有用蒸馏水洗涤时,会使测定结果
( )
A.偏高 B.偏低 C.不影响

====
【解析】 硬铝中的铝、镁与盐酸反应得到MgCl2、
AlCl3溶液,再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Mg2+全部沉淀,而
Al3+先转化为Al(OH)3沉淀,而后Al(OH)3又与过量的
NaOH溶液反应转化为Na[Al(OH)4]溶液,再向溶液中
通入足量CO2,其中[Al(OH)4]-又转化为Al(OH)3沉
淀,灼烧变为Al2O3。
(2)最终得到Al2O3的质量为bg,则由2Al~Al2O3可求
出样品中铝的质量:m(Al)= ,故样品中铝的质量
分数是: ; (3)第②步中若NaOH溶液不足,
则有部分Al以[Al(OH)4]-的形式留在溶液中,最终得到固体质量偏小,则使铝的测定结果偏低;第④步中的沉淀若没有洗涤,则沉淀表面会附着有NaCl、Na2CO3等,最终得到固体质量偏大,则使铝的测定结果偏高。
答案:(1)①2Al+6H+====2Al3++3H2↑ ②Al3++4OH- ==== [Al(OH)4]- ③CO2+OH- ==== HCO3-
(2) (3)B A
1.(5分)向100 mL 2 mol/L的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100 mL时产生沉淀7.8 g,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1 mol/L B.1.5 mol/L
C.4 mol/L D.7 mol/L
【解析】选D。7.8 g Al(OH)3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有关反应方程式为:
Al3++3OH- ==== Al(OH)3↓
Al(OH)3+OH- ==== [Al(OH)4]-
①若NaOH不足:设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
n(NaOH),则有
Al3++3OH- ==== Al(OH)3↓
3 1
n(NaOH) 0.1 mol
n(NaOH)=0.3 mol,
c(NaOH)=0.3 mol÷0.1 L=3 mol/L
②若NaOH过量:Al3+全部沉淀为Al(OH)3,过量的
NaOH溶液溶解部分Al(OH)3,只剩余0.1 mol
Al(OH)3沉淀。
设使Al3+全部沉淀需要NaOH的物质的量为n1(NaOH),
溶解部分Al(OH)3需要NaOH的物质的量为n2(NaOH),
则有
Al3+ + 3OH- ==== Al(OH)3↓
1 3 1
0.2 mol n1(NaOH) 0.2 mol
n1(NaOH)=0.6 mol,
Al(OH)3+OH- ====[Al(OH)4]-
1 1
0.1 mol n2(NaOH)
n2(NaOH)=0.1 mol,c(NaOH)=(0.6 mol+
0.1 mol)/0.1 L=7 mol/L。
故正确答案为D。
2.(15分)一块镁铝合金放入100 mL浓度未知的盐酸中,合金全部溶解。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1 mol/L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求:(1)该合金中镁及铝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2)原盐酸的浓度是多少?
【解析】一开始没有沉淀,说明盐酸有剩余,盐酸与NaOH反应完后,NaOH才和MgCl2和AlCl3反应生成沉淀Mg(OH)2和Al(OH)3,当沉淀完全后再加NaOH,Al(OH)3又溶解,最后只有Mg(OH)2沉淀。
在0~10段:HCl + NaOH ==== NaCl+H2O
1 mol 1 mol 1 mol
在10~60段:MgCl2 + 2NaOH ==== 2NaCl +Mg(OH)2↓
1 mol 2 mol 2 mol 1 mol
AlCl3 + 3NaOH ==== 3NaCl+Al(OH)3↓
1 mol 3 mol 3 mol 1 mol
在60~70段,Al(OH)3+NaOH ==== Na[Al(OH)4]
1 mol 1 mol 1 mol
(1)由方程式知:
n(Al)=n(Al3+)=n[Al(OH)3]=(70 mL-60 mL)×
10-3L/mL×1 mol/L=0.01 mol
n(Mg)=n(Mg2+)=n[Mg(OH)2]
=
=0.01 mol
(2)在60 mL时,溶液中Mg2+和Al3+已完全沉淀,溶液中只有NaCl,则n(Na+)=n(Cl-)
即n(NaOH)=n(HCl)
所以c(HCl)=
=0.6 mol/L
也可以用Mg、Al消耗的盐酸加上剩余的盐酸来计算。
答案:(1)Al:0.01 mol Mg:0.01 mol
(2)0.6 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