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第3、4章)
(90分钟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0·唐山高一检测)下列关于碳和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壳中硅元素的含量比碳元素高
B.自然界中碳元素的化合物种类比硅元素多
C.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种物质,其物理性质完全一样
D.硅的最高价氧化物不能与水反应
【解析】选C。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单质,但其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2.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通过品红溶液
B.通过澄清石灰水
C.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D.先通过足量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解析】选D。A项检验的是SO2而不是CO2;B项中不管是否混有CO2,均有白色沉淀生成;C项中不管是否混有CO2,均无白色沉淀生成;惟有D项在通过足量酸性KMnO4溶液时混合气体中仅SO2被吸收,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混有CO2,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没有CO2。
3.嫦娥工程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近年来我国科学家研制的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下列有关该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耐高温、但抗氧化性差
B.它的密度小,质地较脆
C.它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D.它是一种新型合金材料
【解析】选C。复合材料不是合金,D错,性能优越,A、B错,复合材料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4.在下列变化中,能表明浓硝酸既具有酸性,又具有强氧化性的是( )
A.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B.能跟Ag反应生成AgNO3
C.能和碳酸钠反应
D.能和Fe2O3反应生成Fe(NO3)3
【解析】选B。浓硝酸与Ag反应生成AgNO3,同时生成NO2气体,所以体现了浓硝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石英与烧碱溶液共热:SiO2+2OH- SiO32-+H2O
B.在氯化铝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Al3++4OH-====
[Al(OH)4]-
C.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OH-+CO2====CO32-+H2O
D.在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SiO32-+
2H+====H2SiO3↓
△
====
【解析】选A。A项体现出SiO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是正确的。B项有两个错误:氨水是弱碱,不能拆开写;因为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因此,无论氨水过量与否,都生成氢氧化铝,不能生成[Al(OH)4]-。C项应该生成碳酸氢根离子,而不是CO32-。D项为强酸制弱酸,但是碳酸不能写成氢离子。
6.下列能够检验出KI中是否含有Br-的实验是( )
A.加入足量的新制氯水,溶液变色,则有Br-
B.加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退色
C.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CCl4,振荡,有机层有色则含有Br-
D.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用CCl4萃取后,在无色的水层中加入氯水,溶液呈橙黄色,则有Br-
【解析】选D。氯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既能氧化I-又能氧化Br-,无法检验出KI中是否含有Br-,故A、B错;加入CCl4无法萃取I-和Br-,即有机层中不会有Br-,故C错;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后,Fe3+只能氧化I-,用CCl4萃取后,无色的水层中只含Br-,可以加氯水检验,故D项对。
7.(2010·重庆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既能被氧化,又能被还原
B.除去铝锅表面油污的适宜方法是用钢丝球摩擦清洗
C.Fe3O4常温下是一种黑色固体,俗称磁性氧化铁
D.可以用镁与稀硝酸反应来制取氢气
【解析】选C。A中金属单质在反应中一般失电子,作还原剂,被氧化;B中若用钢丝球摩擦清洗铝锅表面的油污,会破坏铝锅表面的氧化铝薄膜,减少铝锅使用寿命;D中Mg与稀HNO3反应产生NO,不会产生H2,故选C。
8.(2010·宁德高一检测) 为检验一种氮肥的成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加热氮肥样品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另一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该氮肥样品溶于水,并加入少量BaCl2溶液,没有明显变化。由此可知该氮肥的主要成分是( )
A.NH4HCO3 B.NH4Cl
C.(NH4)2CO3 D.NH4NO3
【解析】选A。由题意,加热氮肥产生了两种气体,其中一种为NH3,而另一种为CO2,但这种氮肥不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所以不能是含有CO32-的物质,所以应当是NH4HCO3。
9.(双选)铝和镁都是较活泼的金属,性质相近。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镁和铝的单质都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并发出耀眼白光
B.镁和铝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反应
C.镁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可以燃烧,铝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
D.铝热反应是镁条、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发生反应
【解析】选A、C。镁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镁能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将二氧化碳中的碳置换出来;铝既能与酸溶液反应,又能与碱溶液反应;铝热反应是指铝把比它不活泼的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镁条只是一个引燃剂。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
B.配制溶液定容时,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C.用分液漏斗分离液体时,先放出下层液体后,再放出上层液体
D.萃取时,将酒精和碘化钾溶液放入分液漏斗中静置
【解析】选B。A中生成了新杂质NaCl。C中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处倒出。D中酒精并不能萃取KI中的I-。
11.(2010·长春高一检测)在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又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沉淀部分溶解。由此推测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
A.Na+、Ag+、Al3+
B.Ba2+、Ag+、Mg2+
C.Al3+、Fe3+、Mg2+
D.Mg2+、Al3+、Ag+
【解析】选D。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Ag+,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又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沉淀部分溶解,说明原溶液中有Al3+,还得有Mg2+。
12.在实验室里可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干燥和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可用水来吸收,则R是( )
A.HCl B.Cl2 C.NO2 D.NH3
【解析】选D。从题目所给的吸收装置知,R为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从收集装置知,为向下排空气法,即收集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只有NH3符合条件。
13.如图是用来验证碳和浓硫酸反应产物的一个装置图: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圆底烧瓶中会有大量的红棕色气体产生
B.B中的品红溶液会退色
C.酸性高锰酸钾的颜色退去是由于SO2的漂白性所致
D.由于SO2已被吸收,所以D中的澄清石灰水不会出现白色沉淀
【解析】选B。由题中所给的图可知,在圆底烧瓶中产生的气体为CO2和SO2,都是无色气体,当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时,由于SO2能漂白,所以品红溶液会退去颜色,酸性高锰酸钾的颜色退去是由于酸性高锰酸钾与SO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O2被吸收,还有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4.(2010·福建高考)下表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可用代入法,即把各选项中的X、Y、Z代入图中的圆圈中进行判断。C中CO2在一定条件下与单质钠反应可以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
15.(2010·哈尔滨高一检测)蛇纹石由MgO、Al2O3、SiO2、Fe2O3组成。现取一份蛇纹石试样进行实验,首先将其溶于过量的盐酸,过滤后,向所得的沉淀X和溶液Y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沉淀X的成分是SiO2
B.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H+
C.蛇纹石成分中能溶于盐酸的都是碱性氧化物,不溶的是酸性氧化物
D.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滤液和沉淀中各含两种金属元素
【解析】选C。蛇纹石由MgO、Al2O3、SiO2、Fe2O3组成,将其溶于过量的盐酸,只有SiO2不溶于盐酸,形成沉淀,而溶液中的离子主要是Mg2+、Al3+、Fe3+、H+,由于Al2O3是两性氧化物,所以C的说法是错误的,溶液Y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Mg2+和Fe3+进入了沉淀,而滤液中则有Na+和[Al(OH)4]-。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5分)
16.(10分)(2010·宁德高一检测)请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反应条件并配平)
(1)已知氯化铁溶液跟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生产硝酸过程中的氨催化氧化。_____。
(3)小苏打可用来治疗胃酸(盐酸)过多。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高温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可以制得金属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铜与稀硝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重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其中小苏打是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条件为高温,催化剂。Cu与稀硝酸的反应方程式中硝酸后应注明“稀”字。
答案:(1)2FeCl3+Cu====CuCl2+2FeCl2
(2)4NH3+5O2 4NO+6H2O
(3)NaHCO3+HCl====NaCl+CO2↑+H2O
(4)3CO+Fe2O3 3CO2+2Fe
(5)3Cu +8HNO3(稀)===3Cu(NO3)2+2NO↑+4H2O
高温
======
催化剂
高温
====
17.(9分)(2010·黔西南州高一检测)按以下装置
图进行实验,填写有关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1)A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个关于NaHCO3受热分解,然后生成的CO2又与Na2O2反应的实验,由于CO2与Na2O2的反应,是一个固体与气体的反应,很难全部转化,所以后面的澄清石灰水中会看到有浑浊出现。
答案:(1) 试管内壁有无色液滴生成 (2) 干燥气体(或吸收H2O)
(3) 2Na2O2+2CO2=====2Na2CO3+O2
(4)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2++2OH-=====CaCO3↓+H2O
(5) O2
18.(10分)中学化学中有很多物质可以实现如图中物质之间的转化。其中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的产物已略去。液体B和C可能是单一溶质的溶液,也可能是纯净物。
(1)若A是一种紫红色金属,气体D能使品红溶液退色,加热时又恢复原色。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气体D与另一种气体H混合后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W,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是一种金属单质,D是最轻的气体,B能否是NaOH
溶液?____(填“能”或“否”)。
(3)若A是金属单质,D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为
红棕色,液体C呈蓝色。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②的任意一个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条件可以断定A是铜单质,D是二氧化硫气体,则B是浓硫酸,反应①就是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气体H就是硫化氢。(2)由题意可知如果B是氢氧化钠,那么A一定是铝。C是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铝不能由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与其他物质反应得到。所以B不可能是氢氧化钠。(3)由题意可知D是一氧化氮气体,A是铜。反应①是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答案:(1)Cu+2H2SO4(浓) CuSO4+2H2O+SO2↑
SO2+2H2S====3S↓+2H2O
(2)否
(3)3Cu+8H++2NO3-====3Cu2++2NO↑+4H2O
Fe+Cu2+====Cu+Fe2+
△
====
19.(11分)(2010·广东实验中学高一检测)硅藻土由无定形的SiO2组成,含有少量Fe2O3、Al2O3及有机物等杂质。通常呈浅黄色或浅灰色,质软多孔。工业上可按如下流程,用硅藻土制备纳米二氧化硅。
(1)在加热条件下加入烧碱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
(3)加入过量硫酸后生成沉淀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有助于控制二氧化硅粒子直径的措
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个)。
(5)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可得出,硅藻土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和少量的Fe2O3、Al2O3及有机物等杂质,煅烧后,加入烧碱发生的是SiO2与NaOH之间的反应和Al2O3与NaOH之间的反应,过滤后,Fe2O3进入滤渣,加入过量硫酸后
[Al(OH)4]-会与H+反应生成Al3+,留在溶液中,而SiO32-则与H+反应生成H2SiO3沉淀下来,经洗涤、干燥得纳米级二氧化硅。
答案:(1)SiO2+2OH-====SiO32-+H2O,
Al2O3+2OH-+3H2O====2[Al(OH)4]-
(2) Fe2O3
(3)2H++SiO32-====H2SiO3↓
(4)由H2SiO3转化生成纳米级二氧化硅时,是干燥得到的
(5)SiO2+2C Si+2CO↑
高温
====
20.(7分) (2010·重庆高一检测)明矾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晶体,它是医学上的常用药物,可用于治疗高血脂、溃疡等病症。明矾在其它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
(1)明矾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2)向明矾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产生沉淀的质量达到最大值,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该过程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 50 mL 1 mol/L明矾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
1.5 mol/L 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产生 1.56 g沉淀,
则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_____mL。
【解析】(2)由所给信息可知,可假设溶液中的Al3+为
1 mol,那么SO42-就为2 mol,开始时,生成的沉淀是
BaSO4和Al(OH)3两种,当Al3+被OH-全部结合成Al(OH)3
时,SO42-还有剩余,此时生成的Al(OH)3为1 mol,BaSO4
为1.5 mol,二者总质量为78 g+233×1.5 g,再继续滴
加Ba(OH)2溶液至SO42-反应完全时,Al(OH)3为1 mol就恰
好完全溶解,生成BaSO4为0.5 mol,而溶解Al(OH)3为
1 mol,则此时沉淀的质量为233×2 g=466 g,所以此
时为2SO42-+2Ba2++Al3++4OH-====2BaSO4↓+
[Al(OH)4]-;
(3)50 mL 1 mol/L明矾溶液中含有的铝为0.05 mol,
而生成的Al(OH)3为0.02 mol,说明溶液中还有
0.03 mol的铝元素,这些铝可能仍以Al3+存在,此时只
需生成0.02 mol Al(OH)3的OH-,即为0.06 mol,则需
1.5 mol/L NaOH溶液的体积为40 mL,若这些铝以[Al(OH)4]-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那么所需NaOH的物
质的量为0.03 mol×4+0.02 mol×3=0.18 mol,则需
1.5 mol/L NaOH溶液的体积为120 mL。
答案:(1)KAl(SO4)2·12H2O
(2) 2SO42-+2Ba2++ Al3++4OH-====2BaSO4↓+[Al(OH)4]-
(3)40或120
21.(8分)取密度为1.84 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100 mL,加入适量的铜,铜完全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6.72 L,则:
(1)被还原的硫酸的质量是多少?
(2)若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200 mL,则所得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解析】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被还原的H2SO4为:0.3 mol×98 g·mol-1=29.4 g
剩余H2SO4:1.84 mol-0.3 mol×2=1.24 mol
反应后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答案:(1)29.4 g (2)6.2 mol·L-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