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1.小明的叔叔在外贸公司工作,天天和外商打交道,小明称叔叔为“洋务派”。其实清末的洋务派在当时也属进步人士,他们的代表人物是( )
①恭亲王奕? ②张之洞
③李鸿章 ④袁世凯
⑤左宗棠 ⑥曾国藩
A.①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2.鲁迅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把很大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于是开始
了(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题干中“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学习西方技术,中国最早开始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企业就是洋务运动,故选B项。
3.(2009·衡阳中考)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他主要的策略是 ( )
A.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C.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解析】选B。本题属于材料型的选择题,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在此基础上联系相关历史知识,做出正确的选择。题干中李鸿章所奏之事是西方国家的“轮船电报”、“军器”等长处,即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且李鸿章奏事之时,清政府正处于内外交困之际,二者联系在一起便知李鸿章应对“强敌”的策略是“师夷长技”。
4.(2010·扬州中考)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识图、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洋务运动中“制器为先”指创办军事工业,题目中的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是军事工业。
5.(2010·济宁模拟)洋务企业的创办之初,其经营管理方式非常落后。后来,许多企业开始实行官督商办的方式, 经营状况开始好转。1897年7月3日,清朝的某位大员看着自己辛苦创办的汉阳铁厂扭亏为盈, 喜上心头。这位大员
是( )
A.曾国藩 B.张之洞 C.左宗棠 D.李鸿章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洋务运动后期,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6.(2009·广安中考)2009年4月2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中国近代海军起步于 (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洋务运动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这是中国近代海军创建的开始。
7.(2009·乐山中考)中央电视台播放过的系列记录片《幼童》,追述了清政府派出的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片中幼童留学发生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洋务派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选送了几批学生出国留学。
8.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一次失败了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性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所以说它失败了,洋务派都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他们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所以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9.(2009·烟台学业考试)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直接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可判断选D。
10.阅读下列材料:
这是一幅反映洋务运动的漫画。
“有了这些洋玩意就可以富国强
兵了!”是洋务派的天真想法,
而实际上洋务运动自强不强,求
富未富。但不管怎样,它算是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对中国的早期近代化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请回答:
(1)洋务派认为通过何种手段就可以“富国强兵”?
(2)造成洋务运动“自强不强,求富未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有志之士,你认为怎样才能使中国真正走向富强?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解析】本题通过“漫画”形式揭示了洋务运动失败的结局。材料中的“有了这些洋玩意”说明洋务派是想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他们并未意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与落后。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最终导致洋务运动“自强不强,求富未富”的结局,但其积极作用不容忽视。第(1)、(2)题结合教材回答。第(3)题是开放性题目,答案要点中应突出“变革封建制度”这一观点。第(4)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评价事物应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答案: (1)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或师夷长技)。
(2)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变革封建制度。
(3)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废除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言之成理即可)
(4)①局限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②积极性: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总之,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使天下有志之士无不明于洋务,庶练兵、制器、造船各事可期逐渐精强。”
——李鸿章
材料二
(1)上述材料与哪一运动有关?其口号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材料二体现了这一运动的哪些主要内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分析两则材料,依据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句:“使天下有志之士无不明于洋务,庶练兵、制器、造船各事可期逐渐精强。”、李鸿章、“北洋舰队”等,可知材料所反映的事情均与洋务运动有关。回忆与洋务运动相关的知识便可完成本题的解答。
答案: (1)洋务运动。
口号:前期是“自强”、后期是“求富”。
(2)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筹建近代海军和兴办新式学堂。
12.电视剧《台湾·1895》在中
央电视台热播后,曾引起社会各
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再一次将目
光投向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
——由著名演员李雪健扮演的卖国贼李鸿章。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李鸿章的认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在电视剧《台湾·1895》中,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人们痛恨李鸿章,但对此负有主要责任的是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一课里,我们看到了热心办洋务的李鸿章,而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这是李鸿章对历史所做的贡献。
答案: 作为清廷重臣的李鸿章,面对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时,一味妥协退让,投降卖国,清政府同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大多是他直接参与或亲手签订的,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卖国贼之一;但李鸿章一生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举办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做出了努力,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这是他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