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川教版 (新课标金榜学案 配套课件):第8课 新文化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川教版 (新课标金榜学案 配套课件):第8课 新文化运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04 08:1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1.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所针对的旧思想是
( )
A.变法维新思想 B.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C.封建主义思想 D.帝国主义思想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封建思想并未得到清除。新文化运动就是要把人们从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2.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该首选查阅的是( )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再认再现能力。《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进步分子,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向尊孔复古逆流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3.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举办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图片展,下列人物应排除在外的是( )
【解析】选C。本题是识图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辨析能力。结合教材,A项是陈独秀,B项是鲁迅,C项是孙中山,D项是胡适,A、B、D三人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孙中山主要领导了辛亥革命。
4.“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曾提出过类似的思想主张(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比较能力。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和八荣八耻中“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类似,故答案为C。
5.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样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下列关于该书及这段文字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
A.描绘了一个精神不健康的狂人
B.作者喜欢看历史书,并且看书比较仔细
C.估计成书于五四运动以后
D.作者借狂人之口,抨击了封建儒学的虚伪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狂人日记》把反封建的思想内容与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故书中“吃人”两个字是鲁迅借狂人之口来抨击封建儒学的虚伪,“仁义道德”本质是吃人。
6.“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下列哪一运动时,一部分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 )
A.公车上书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当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由此有了新的内容,进入了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7.新文化运动时期,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小刘想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假如你是当时该杂志的编辑,你会建议他写( )
A.社会需要儒家思想
B.十月革命一炮打响
C.君主立宪是时代的潮流
D.立足国情,反对全盘西化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质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辨析备选项,与新文化运动内容一致的是B。
8.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大学进行了一次选举世界第一伟人的民意测验,列宁高票位居第一。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君主专制寿终正寝
B.民主科学方兴未艾
C.十月革命影响深远
D.北伐战争势如破竹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时间判断当时正值新文化运动后期,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其宣传的主要内容是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故答案选C。
9.右下图是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幅漫画。从漫画可见,这场运动是( )
A.资产阶级革命
B.农民革命运动
C.思想解放运动
D.无产阶级革命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分析能力。从漫画中,我们可以获得的有效信息是:一位女子背靠着刻有“三从四德”的石碑,坐在一个坟丘之上,石碑将要倾倒——“靠不住的”;旁边有两位先生走来,一位是“德先生”、一位是“赛先生”。联系史实,知道:“三从四德”代表的是封建礼教,两位先生分别是指民主和科学。这幅漫画形象的表明:封建礼教是“靠不住的”,只有民主和科学才能带来光明。很显然是教育人们要相信民主科学,进而从封建礼教中解放出来。所以,本题应选C项。
10.(2010·东莞学业考试)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族独立富强道路的过程中,先后发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这些努力都未达到目的,于是先进知识分子又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民主共和 D.“民主”与“科学”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A项是魏源的主张,B项是洋务运动的口号,C项是辛亥革命的思想主张,D项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11.(2008·泸州中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青年》杂志
材料二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产生于中国近代史上哪个历史时期?《新青年》杂志的创办者是谁?《新青年》杂志的主要宣传内容有哪些?
(2)李大钊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庶民的胜利》的发表说明当时中国思想解放运动出现了什么新内容?
【解析】本题是识图材料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材料一中《新青年》杂志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的诞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题;材料二中《庶民的胜利》,主要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因此《庶民的胜利》的发表背景应与俄国十月革命有关,从此,新文化运动增加了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一内容。
答案: (1)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民主、科学。(如答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亦可)
(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希望。(回答出“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巨大影响”亦可)
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近代化是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走自强、变法和革命的道路,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一系列变革。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回答,中国1919年以前经历了哪几次近代化的探索?
(2)图一最能体现的洋务派的口号是什么?简述图二人物推动下的变法对中国社会的积极作用。
(3)图三人物领导的革命终结了中国的什么政治制度?图四人物1915年9月主持创办什么杂志进行思想文化运动?
【解析】本题属于图文结合的材料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识图的能力。材料一从整体上对中国近代化进行了阐释,材料二四幅图片所反映的事件正好体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
再联系相关史实,便可完成本题的解答。
答案: (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自强。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3)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青年杂志》。
13.……曲阜故城南门外的神道上,不时传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孔子名言的颂唱声,踏着歌者的虔诚,祭祀人员缓步来到万仞宫墙下。古代祭礼中的“叩拜”,换作今日九十九名小学生与著名书画家范曾同时挥豪,一百个“和”字与宫墙之上的两个大“和”字相映生辉。范曾先生笔下的“和衷共济,讲信修睦”八个大字,即是今年公祭孔子大典的主题所在……
——记己丑年山东曲阜公祭
孔子大典
祭孔大典,是为了纪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举行的隆重祀典,2 000多年来从未间断,不仅成为中华民族缅怀先贤、弘扬中华美德、加强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同时也让世界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体会到先贤孔子的教诲,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请回答:
(1)你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鲁迅等人的批孔行为?
(2)有人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
2 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对于孔子的思想,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孔子的思想学说对中国社会面貌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大而又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利用孔教维护封建专制,所以新文化运动中批孔就是反对封建专制。今天的人们对于孔子的思想学说应该吸取精华,弃其糟粕。
答案:(1)新文化运动时期,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传统道德,维护的是封建专制,陈独秀、鲁迅等人的批孔是反封建专制的行为。但他们全盘否定传统思想文化的做法和对西方文化的绝对肯定,一直影响到后来。
(2)现代社会需要改造后的孔子思想。我们应摒弃孔子思想中有关等级观念的腐朽思想,吸收其合理的成分,如仁、义、信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