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川教版 (新课标金榜学案 配套课件):第10课 国民革命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川教版 (新课标金榜学案 配套课件):第10课 国民革命运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04 08:1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1.右图为蔡升熙就读于某所学校
的毕业证书。你知道他
毕业于哪所学校吗( )
A.京师同文馆
B.北京大学
C.云南讲武学堂
D.黄埔军校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毕业证书中的“校长蒋中正”“党代表廖仲恺”“总理孙文”,可以判断毕业学校是黄埔军校。
2.孙中山先生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纵观孙中山先生的一生,他顺应世界潮流的做法有( )
①提出三民主义 ②领导五四运动
③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 ④领导北伐战争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去世,他不可能参加北伐战争,北伐战争的总司令为蒋介石;另外,孙中山先生也没有参加五四运动。所以选C。
3.“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军军歌》唱响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五四爱国运动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中“除军阀”是解题的关键所在,结合所学知识,知道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北伐战争的目的。
4.鲁迅先生深刻地指出:“中国现代的社会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
A.辛亥革命 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五四运动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北伐战争中,北伐军打败吴佩孚后,集中力量进攻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所以“一炮”应指北伐战争。
5.1926年9月,国民革命期间,率部在绥远五原誓师,参加国民革命,挥师南下,与北伐军遥相呼应的爱国将领是
( )
A.叶挺 B.冯玉祥 C.郭沫若 D.邓演达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26年9月中旬,冯玉祥率部参加国民革命,与北伐军遥相呼应。
6.北伐战争的最大成就是( )
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B.完成了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推动了全国工农运动的高涨
D.结束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北伐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和孙传芳,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声震全国,使北洋军阀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因此,A项是正确的。
7.1927年,身居武汉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事件是( )
A.宁汉合流 B.“四一二”政变
C.“七一五”政变 D.黄埔军校创建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8.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
A.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共产党和革命群众遭到屠杀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解析】选D。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衡量一次革命是否成功,主要看革命的任务是否完成,国民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北洋军阀,赶走帝国主义,国民革命最终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因此任务没有完成。
9.“四一二”政变以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从此开始了它长达22年的反动统治。南京国民政府( )
A.代表官僚资产阶级的利益
B.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C.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24年,蒋介石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副对联贴在黄埔军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材料二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要从今天起,重新来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实行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一心一意的来革命。”
请回答:
(1)请你说出黄埔军校的全称及建立的时间与地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目的。
(3)该校的创办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参观这所学校遗址有利于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黄埔军校相关知识的识记情况。结合教材关于黄埔军校的基础知识,便可轻松完成各小题的解答。
答案:(1)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6月,广州黄埔。
(2)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3)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4)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携手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的历史。
11.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广东国民政府此举的目的是什么?
(2)请说出这一历史事件中的主要战场、著名将领和主要战果。
(3)此历史事件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图片中提供有效信息“汀泗桥贺胜桥战役”是北伐战争中的重大战役,“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是北伐的主要战争,“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由此可判断上图所反映的是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答案:(1)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的统一。
(2)湖南、湖北。叶挺。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3)没有达到。
12.孙中山先生在《国事遗嘱》中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他一生致力于国民革命,有人评价说“他结束了一个时代,他开创了一个时代”;毛泽东赞誉他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请回答:
(1)请你把孙中山一生的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编制大事年表。
(2)在这一伟人身上,我们可以继承哪些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综合归纳的能力。第(1)题,通过回忆所学基础知识便可完成,但需注意所归纳的事迹必须具有代表性,能够体现其革命历程的事件或活动。第(2)题属于开放性的题目,可从孙中山具体革命活动中提炼、归纳。
答案: (1)
(2)精神:继承他以中华民族利益为己任,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