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川教版 (新课标金榜学案 配套课件):第12课 红军长征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川教版 (新课标金榜学案 配套课件):第12课 红军长征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04 08:1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1.(2009·广安中考)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秋收起义 D.长征
【解析】选D。本题属于材料类型的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提供的“……中国红军……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长征。
2.“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这个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第五次‘围剿’”。第五次“围剿”发生在1933年,A项发生于1921年,B项发生于1924年,C项发生于1927年,1935年的遵义会议从军事上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3.“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2月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了( )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B.进军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
C.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D.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词为“1935年”。A、B发生于1927年,D发生在1936年。
4.某校八年级举行红色歌曲歌咏比赛,他们选择了下列歌曲,如果按歌曲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出场,正确的是
( )
①《四渡赤水出奇兵》 ②《飞越大渡河》
③《遵义会议放光辉》 ④《过雪山草地》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遵义会议后,红军采用灵活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过雪山草地、三大主力甘肃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5.看下图,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被确立为新的党中央领导核心的是( )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也就是在事实上被确立为新的党中央领导核心。
6.(2010·遂宁中考)长征途中,红军变被动为主动的首次军事行动是( )
A.强渡乌江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强渡大渡河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遵义会议后,红军一反过去的被动局面,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从而取得了军事上的主动权。
7.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唱道:“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吆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歌词描述的场景发生于( )
A.井冈山 B.吴起镇
C.遵义 D.会宁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由题干中的关键词“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该场景发生在陕北吴起镇。
8.右图所示是位于我国某省会宁地区的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二四方面军会
师纪念塔”。根据你对红军长征历史的
了解,这一纪念塔应该在今天的( )
A.江西省 B.四川省
C.甘肃省 D.陕西省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地结合能力。结合相关的地理知识可知会宁属于现在的甘肃省。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红军“远征”开始于何时?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分别指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件?
(3)诗中的“三军”具体指哪三军?
(4)红军长征之“难”体现在哪些方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长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属基础层面的考查,依据所学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答案:(1)1934年10月。
(2)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3)红一方面军和红二、四方面军。
(4)国民党重兵围堵;自然条件恶劣;内部的分裂等。
10.阅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某旅行社推出一条红色旅游路线,上图中的③④两个地方被确定为旅游景点。请你以导游的身份,用最简练的语言介绍发生在这两个景点的重大事件及其深远意义。
(2)红军为什么要采取战略转移这一军事行动?战略转移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3)在新时代下,我们青少年又该如何弘扬红军在这一军事行动中所体现出的可贵精神?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图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地方分别为瑞金、遵义、会宁、吴起镇。得出以上信息后,第(1)、(2)题结合所学知识便可迎刃而解。第(3)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需把长征精神和当前时代需求相结合来谈。
答案:(1)会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吴起镇——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标志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胜利完成长征。
(2)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进行长征。
意义:锻炼和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3)不断拼搏,迎难而上,刻苦学习,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等。(言之有理即可)
11.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在今后5年内,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2个大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路线和100多个经典景区。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井冈山、遵义被国务院定为红色旅游景区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2)发展红色旅游,从发展经济角度看有何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理解能力。井冈山和遵义被定为红色旅游景区的依据与发生在两地的重大事件及其重大影响有关。发展红色旅游的经济意义主要是针对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和开拓旅游业新的领域方面而言。对长征精神的认识需结合革命英雄先烈们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精神面貌而谈。
答案:(1)井冈山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开始。遵义是长征途中的重要一站,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在此召开。
(2)有利于推动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培育旅游业新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