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二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
教学目标
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时间这一概念比较抽象:钟表上的“数”与“刻度”都存在着双重性,时针、分针在同一数字时表示的意义不同;
难点分析
1.对二年级学生而言,时间概念比较抽象;2.缺少对钟表的生活经验,对动态的钟表容易静态地看待,时针接近数字“几”就以为是“几时;3.对时间进率(60)与学生熟知的“十进制”会有认知冲突。
教学方法
1.第一人称拟人式讲述法;2.动态演示法。
通过钟表“三兄弟”对她们“前世今生”的讲述,让学生理解钟表原理;通过动态演示及错题分析,让学生理解读取钟表上时间的思维过程,掌握读取方法(接近整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画面配音)Hello,大家好,我们是不停地绕圆跑圈圈的、最最勤劳的钟表三兄弟!一定想我们了吧,猜猜今天我们会告诉大家哪些重要的秘密呢?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话说“钟史”,辨明“钟理”(秘密一)
时针的由来:
1.远古时期,人们以太阳的东升西落作为时间尺度,因此便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类生活,后来有了‘日晷’,人们发现,太阳照射下来,日晷上石针的影子总是不停地绕着圆移动,而且是顺时针运动呢;
2.人们将这种现象移至到钟表身上,刚开始呢只有我——时针;
3.要知道,一天跑2圈还真有点分不清白天黑夜呢,为了更好地区分一天中的具体时间,钟面被等分成了12个时辰,这样就可以区分白天和晚上了。比如凌晨1时,中午1时;
分针的由来:
再后来,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知道几时,还想知道得更精细,于是分针就诞生了。
二、认读接近整十的时间(秘密二)
(一)理解1时=60分
我们身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那么时针和分钟的转动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可以看出:“分针和时针同时在走,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分针走一圈时针才走了1大格,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所以1时=60分。
(二)教学钟表上接近整时的时间
1、尝试读取钟面上接近整十的时间。
4时 4时5分 4时30分 4时45分
2、总结方法认读几时几分,要顺着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看指针;先看时针,如果时针恰好指向几,分针指向12,此时就是几时整;如果分针没有指向12,那么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以12为起点,走过了多少个大格,就是几个5分。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三、巩固练习
结合钟表上的时间巩固思维过程。
4时 4时5分 4时30分 4时45分
2、通过典型题目分析,加深理解。
小结
课堂小结
1、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点;
2、留悬:三年级的时候秒针兄弟将会和大家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