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号先算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经历问题解决过程,通过分析、比较体悟小括号的作用,知道小括号里的总是先算。 
2. 能力目标: 
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在列综合式解决问题过程中,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小括号。 
3.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化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括号先算。 
教学难点: 
两步合并一个式子以及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独立口算: 
1) 240+60+6 
2) 240+60-6 
3) 240+60×6 
4) 240+60÷6 
2.反馈交流: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这四题是否都先算了前面的加法呢?为什么? 
3.小结: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二、探究体悟 
问题情境:一堆48千克的草料,老黄牛吃了15千克,剩下的平均分给3匹小白马,每匹小白马吃到多少千克草料? 
1.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2. 收集、呈现典型资源。 
可能出现的情况: 
a、48-15=33(千克) b、48-15÷3 c、(48-15)÷3 
33÷3=11(千克) =33 ÷3 =33 ÷3 
 =11(千克) =11(千克) 
答:(略) 
3. 反馈交流 :你同意以上各种解法吗?说说理由。(有机结合线段图) 
关于方案a和方案c 
1)都是正确的:先求48-15的差,表示还剩下的草料;再求除以3的商,表示每匹小白马吃到的草料。 
2)不同处:方案a是分步列式,方案c则列成综合式解答。 
 关于方案b 
1) 是错误的,虽然思路符合题意,但违反了先乘除后加减的的运算顺序规定。按这样列式,应该先求15÷3的商,再求48减去这个商的差,而这就不符合题意了。 
2)根据题意,需要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就要添上小括号,小括里的总是先算。 
3)小括号的作用: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4. 自检订正 
三、练习深化 
1. 练一练(课本第3页) 
 497÷(26-19) (248+56)÷8 345÷(27÷9) 
2. (回到引入的口算题)思考讨论 
1)后面两题也要先算前面的加法怎么办?结果是几? 
2)如果前面两题也在240+60部分加上小括号,会怎么样? 
那么怎样才会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呢? 
小结:具体题目具体分析,要合理使用小括号。 
3. 问题解决 
(1)一堆48千克的草料,老黄牛每天吃15千克,3天后还剩下多少草料? 
(2)植树节学校组织学生种树,一年级种了173棵树,比二年级少种了24棵树,三年级种树的棵数是二年级的2倍,三年级种多少棵树? 
(3)一盒48粒的巧克力,小胖原来打算每天吃12粒,实际每天少吃4粒,现在这盒巧克力能吃几天? 
四、拓展提高 
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32+48÷8=10 345÷27÷9=115 497÷26-19=71 400÷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