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天气 课件(41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天气 课件(41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2-02 10:35:03

文档简介

【课题】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
天气
【课标要求】
●区分“天气”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课标解读】
能够区分描述天气的语言,并能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可见,让学生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理解什么是“天气”,而在于要描述某时的天气时,要关注哪些要素。
在现代社会中,天气预报可能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关注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听懂、看懂一般的天气预报。如同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一样,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也成为现代公民的一种素质,因此也就成为气候部分学习的一个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除关心每天的天气状况外,对空气质量状况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空气污染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从加强环境教育角度考虑,应让学生了解人为原因形成的空气污染物。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这有利于学生对于空气质量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教材分析】
“天气”是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的开篇,之所以将其放在《天气与气候》的第一节学习,是因为天气与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教材通过大量与天气有关的读图、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天气、气候复杂多样。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地理现象和探究地理事物本质的能力。本章则是通过对天气、气候基础知识的学习,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有极强的实践意义。本课时作为全章的开篇,主要内容有天气及其影响、明天的天气两部分,具有引领和铺垫作用。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在小学学习了一些地理知识,再加上对生活的体验,对天气知识有一些感性和理性认识。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困难。加之本节内容在生活中是很有用处的知识,使教学一开始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针对初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图文互换能力较差;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教学活动,并借助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手段。
【德育渗透】
通过对在天气预报中出现的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等天气预报符号及课后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认识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社会问题,建设和谐的人地关系。
【教学目标】
1.能够区分描述天气的语言,说出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初步识读卫星云图,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会阅读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能够结合生活体验并运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培养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天气和气候术语的正确使用。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教学难点】风向标——风杆、风尾、风旗及风向。
【教学方法】联系生活体验、读图分析法等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观察法、对比法、综合分析等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等。
【课型课时】新授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聊天时间——天气情况的描述
教师活动: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我们学校这里昨天和今天的天气信息呢?
学生活动:学生发言。用各自的语言描述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状况。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事情谈起,让学生感受地理就在身边。
教学环节:天气预报的内容
教师活动:人们从哪些方面描述天气的?同学们总结一下一般用到了哪些词语?
点拨、归纳得出。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56内容,并在课文中标出。人们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词语述天气。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感知天气要素。
教学环节:天气的特点
教师活动:读古诗句,探究和归纳天气有什么特点呢?阅读课本P56内容,同桌交流一下。
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短时间、多变化。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学生活动:找出在课本中标记下来,学生交流发言。
设计意图:明确天气定义。
教学环节: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教师活动:阅读课本P73内容,探究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并总结填表。
从各自反映的大气状况的时间长短及变化大小分析,联系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句理解。
例如:我们这里气候的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多年都是这样。
出示天气和气候的一些描述,让学生辨认。
学生活动:在课文中记下来与天气相比的气候特点。对比分析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和区别。
设计意图:链接生活,总结天气和气候特点。以表格总结,便于学习地理概念时对比。
教学环节:卫星云图
教师活动:.展示卫星云图。如何判读卫星云图,回想你观看的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并读图4-1-2,明确卫星云图中的白色、绿色、蓝色各有什么含义?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判断卫星云图中的各种颜色的含义。
观察颜色得出结论:蓝色-海洋,绿色-陆地。白色-云层
学生思考回答,判断不同区域的天气状况。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设计意图:学会判读卫星云图,培养读图能力。
教学环节:常用天气符号
教师活动:分组展示常用天气符号。让学生看图讨论,看谁能找出最快最简便的记忆方法。
学生活动:说出最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对部分天气符号做解释说明,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辨别,小雪中雪大雪雨夹雪的区分。分类、形象记忆熟悉天气符号。
教学环节:风向、风级
教师活动:教师讲解关于风向、风级的知识。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环节:播报天气
教师活动:课本P60内容结合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任选一个城市进行天气预报。要求:看图说出所要预报的城市名称、天气类型、气温变化。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天气预报图。学生代表展示如何播报天气。
设计意图:看图提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环节:关注空气质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61页“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表”,总结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之间有什么关系?
图中空气质量好的城市有哪些?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是哪一个?
学生活动::阅读“空气质量日报图”回答问题。为提高空气质量献计献策。
设计意图:利用读图比较的方法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读图技巧与能力。
【作业设计】
必做题:完成同步练习册相应的部分
选做题:课外拓展活动:
1.把描述天气的优美词语、诗句、谚语甚至一些歌词进行收集整理,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说明理由。
2.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浏览“中国气象在线”
网站,了解更多的气象知识。
3.留意晚上7:30中央一套的天气预报节目,将预报的内容与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对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设计意图:收集天气谚语等。——继承传统。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了许多谚语,我们的孩子可以通过搜集谚语做到文化传承。
【当堂达标】
1.下列诗句中描写天气的(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从海南省气象局获悉,2020年第18号台风“莫拉菲”已于27日早晨加强为强台风级,27日5时其中心位于距离海南省西沙永兴岛东南方约505公里的南海东南部海面上,此时我国的卫星云图上,台风附近呈现的颜色是(

A.绿色
B.白色
C.蓝色
D.黄色
3.下列哪种天气最适合外出游玩(  )
4.昨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一农民早起到农田查看灾情,发现玉米秆大都向西北方向倾倒,请据此判断昨晚的风向是(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5.要了解近几天的天气情况,主要渠道有(

①当天的报纸
②课本③手机短信④收音机
⑤互联网⑥电视⑦杂志⑧墨迹天气等APP
A.①②③
B.②④⑥⑧
C.
①③⑤⑦
D.①③④⑤⑥
【教学感悟】(共41张PPT)
第一节
天气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诸位同学,你能描述一下我们学校昨天和今天的天气情况吗?
聊“天”时间
读曲阜天气状况,天气预报包含哪些信息?
冷、热(气温的高低)
天气的阴晴
风向、风力
温度(最高和最低)
阴晴状况
风向风力
天气符号
天气预报的内容
读古诗句,探究和归纳天气的特点?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火炉啃西瓜。
开门雨涟涟,晴朗在午前。
同一天天气是否相同?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十里不同天”
同时不同地点天气是否相同?
不同
不同
“东边日出
西边雨”

道是无晴
却有晴。
下列古诗句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谈一下你的判断理由。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气候
天气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
一下我们家乡曲阜本地的气候特点?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温暖多风,
炎热多雨,
凉爽少雨,
寒冷干燥。
联系:天气是气候在某段时间内具体表现,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变化规律的概括总和。
时间
空间
稳定性
描述词语
天气
气候


稳定
降水多少、气温高低


不稳定
阴、晴、雨、雪、风、雾、霜
比较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完成下表。
古人如何看天气?
拓展延伸
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记录了古人们的看天经验。《诗经》中《邶风·北风》: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北风其喈,雨雪其霏。……”雱,雨雪盛大;喈,风疾。霏,雨雪纷飞。意思是说寒冷北风吹到、风大,带来的雨雪也大。
古人如何看天气?
拓展延伸
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
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这些谚语在我们现在还适用吗?请选择一个,在课后时间,通过观察验证其是否适用,并思考这是为什么?
卫星云图怎么看?
图中蓝色区域表示什么?
白色呢?
绿色和黄色呢?
海洋
云层
陆地
Page
?
A
B
你能说出A、B两地的天气吗?
图中天气符号之间有什么记忆规律?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常用天气符号
常用天气符号
小雪
中雪
大雪
雨夹雪
图中天气符号之间有什么记忆规律?
常用天气符号
图中天气符号之间有什么记忆规律?

多云

台风
雷雨
冰雹
霜冻
冻雨
常用天气符号
图中天气符号之间有什么记忆规律?
台风
霜冻: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
霜冻
冻雨:由冰水混合物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冻雨
常用天气符号
图中天气符号之间有什么记忆规律?
S
S
S
浮尘
扬沙
沙尘暴
强沙尘暴
沙尘符号的表示与区别:
是一个大写S,表示沙子的意思(中文“沙”的拼音首字母,英语:sand)。
中间有个箭头表示沙尘暴的去向。
S
S
浮尘
扬尘
沙尘暴
强沙尘暴
S
S
常用天气符号
一个太阳是晴天,一片雪花是小雪。
一条闪电雷阵雨,小雨落在乌云下。
乌云在前是阴天,太阳躲在多云后。
三条黑线是下雾,半个冰箱是霜冻。
天气符号的识记
根据天气符号的特点,进行分类,
抓住特点能记牢,仔细区别防记错。
霾是指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会影响到人体健康。

(mai)
雨夹雪

小雪


雷阵雨
一个城市旁边出现两个天气符号表示什么?
风向:风的来向。画有风尾或者风旗的一方即为风向。
风级的表示方法
风力:风的强弱
风杆
表示风向
风旗
北风四级
一道风尾表示风力为2级
半道风尾表示风力为1级
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
风尾
西




读懂“风言风语”
风级歌
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轻烟随风偏。
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
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
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
十级拔树又倒物,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
大气中的微小颗粒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几天或几个星期,那些直径小于10微米的微小颗粒可以直接吸人人的肺部,而那些直径小于2.5微米的更小微粒则可以渗入到血液中,并携带有毒重金属和细菌以及其他污染源。
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报告:
一个人平均每天呼吸几百立方米的空气,儿童呼吸的空气重量大于他们的体重,工作和运动量大的人呼吸的空气量就更大。因此人们不断吸人受到污染的空气就会对身体产生慢性不良影响,也可能对身体立刻造成破坏性伤害。
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报告:
空气质量优劣用空气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
对人体健康影响






——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方法
“趋利
避害”
怎么判断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
影响
影响
影响
影响
影响
天气状况
空气质量
人类活动
影响
和谐共处
持续发展
课堂小结
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习近平谈环保
天气是多变的,但天气的变化又是有规律的。掌握了科学技术,就可以改造天气,使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减小甚至消除,如人工降雨、人工降雾、人工消雨、人工消雾、引导或消灭台风和寒潮……甚至可以制造出气象武器。
掌握科技,改造天气、改善空气质量
1.下列诗句中描写天气的(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
2.从海南省气象局获悉,2020年第18号台风“莫拉菲”已于27日早晨加强为强台风级,27日5时其中心位于距离海南省西沙永兴岛东南方约505公里的南海东南部海面上,此时我国的卫星云图上,台风附近呈现的颜色是(

A.绿色
B.白色
C.蓝色
D.黄色
B
3.下列哪种天气最适合外出游玩(  )
C
4.昨夜狂风大作,暴雨如注,一农民早起到农田查看灾情,发现玉米秆大都向西北方向倾倒,请据此判断昨晚的风向是(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D
5.要了解近几天的天气情况,主要渠道有(

①当天的报纸
②课本
③手机短信
④收音机
⑤互联网
⑥电视
⑦杂志
⑧墨迹天气等APP
A.①②③
B.②④⑥⑧
C.
①③⑤⑦
D.①③④⑤⑥
D
作业设计
必做题:完成同步练习册相应的部分
1.把描述天气的优美词语、诗句、谚语甚至一些歌词进行收集整理,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说明理由。
2.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浏览“中国气象在线”
网站,了解更多的气象知识。
3.留意晚上7:30中央一套的天气预报节目,将预报的内容与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联系对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选做题:课外拓展活动
谢谢诸位的相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