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2-01 21:2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莲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2020.11
注意事项:
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54分)
本卷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以下记载:“诸越(泛指两广地区)则桃李冬实,朔漠(泛指西北地区)则桃李夏荣,此地气之不同也。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此人力之不同也。岂可一切拘于定月哉?” 据此完成1~2题。
1.这段文字表明
A. 同种作物,各地同时收获 B. 不同地域,收获季节不同
C. 增施水肥,改变作物种类 D. 适当晚播,提前收获作物
2.由此可见,我国古人已经认识到
A.一切不拘农时,获得更大效益 B.通过改良品种,实施多种经营
C.提高农业技术,改变自然环境 D. 顺应自然条件,兼顾人力作用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3,我国地理学家吴传钧先生把我国的山区分为八种类型。据此回答3~5题。
类 别
主要山脉
(1)西北内蒙古温带干旱区高山
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
(2)黄土高原温带半干旱区的山地、丘陵
(3)东北温带半湿润区的中山和低山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
(4)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区的中山和低山
太行山、五台山、泰山等
亚热带
丘陵山区
(5)华中北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低山
秦岭、大巴山、大别山等
(6)江南、西南中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
武夷山、南岭等
(7)华南、滇南热带、南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和丘陵
五指山、台湾山脉等
(8)青藏地区的山脉
3.既属于“江南、西南中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又为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A.武夷山 B.秦岭 C.小兴安岭 D.南岭
4.山脉常常成为一种地理分界线。下列山脉与其地理界线的对应正确的是
①省区分界线:武夷山—福建省与安徽省
②国界线:阿尔泰山—中国与蒙古
③水系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
④温度带的分界线:秦岭—暖温带和亚热带
⑤地形区的分界线:昆仑山—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
A.②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5.与“西北内蒙古温带干旱区” 相比,“亚热带丘陵山区”最明显的农业优势条件是
A.水热资源充足 B.光照资源丰富
C.黑土地土壤肥力高 D.地势平坦广阔
北回归线标志塔是标志地理学上北回归线经过地的建筑物。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图。据此完成6~8题。
6.某中学计划在校园设立北回归线标志杆,该学校可能位于
A. 闽 B. 桂 C. 港 D. 琼
7.同学们手绘了我国地势沿北回归线剖面示意图,其中最接近实际的一幅是A
8.台湾省北回归线标志塔出现“立杆不见影”现象时,则
A. 此时太阳直射赤道 B. 最适合在冬季观察
C. 一年中会出现两次 D. 此后影子出现在偏北方向
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高于22 ℃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 ℃的时期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这样,各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共同的温度标准。可见,同一地点,四季必然长短不一;不同地点,同一季节并非同时始终。而且,并非到处都有四季。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区域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显示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中入春日期最接近的是
A.兰州与西安 B.呼和浩特与银川
C.济南与太原 D.天津与石家庄
10.甲区域入春日期早于同纬度东部地区,主要是因为甲区域
A.距海远,海拔低,风力小 B.地势平坦,空气质量优良
C.地形较封闭,云量小,日照强 D.植被覆盖度低,昼夜温差小
11.乙区域在7月的候温应
A.低于10 ℃ B.为12 ℃左右 C.接近15 ℃ D.为16~22 ℃
区域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区域内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区域的整体性,区域之间的差异,导致区域的关联性。我国古代曾经有设想,诸侯统一后,国家可以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等九个州。下图为禹贡九州山川之图。据此完成12~13题。
8953501544320
12.此时的九州为
A.行政区 B.地形区 C.气候区 D.经济区
13.如今冀州大地出现了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区。他们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各自的功能定位,各自有侧重的推动要素流动,促进发展。这体现了区域之间的
A.整体性 B.关联性 C.继承性 D.发展性
我国反映地理知识的诗词、谚语众多,如①“黄梅时节家家雨”、②“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③“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④“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14~16题。
14.①②③④反映的地理现象依次出现在
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秦岭山地
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15.符合谚语③所说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河流流量大 B.汛期长 C.多为雨水补给 D.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16.属于谚语④所述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②河流众多 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 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③④ D.②⑤
下图示意我国巢湖流域古代聚落遗址分布,据此完成17~18题。
17.图示古代聚落遗址东部分布较少的原因
A.海拔较高,多山地、丘陵 B.河流上游,航运条件差
C.等高线密集,地势高,落差大 D.山麓冲积扇,洪涝灾害多发
18.夏季,巢湖水域面积增加最小的地区可能位于
A.东北面 B.东南面 C.西北面 D.西南面
藏区碉房,称为“卡尔”或“宗卡尔”,原意为堡寨。主体多为石木结构,高有三至四层,外墙用块石或片石砌筑,墙厚近一米,墙上开孔少,门窗洞较小,因外观像碉堡,故称为碉房。碉房大致有平地碉房和山地碉房两类,山地碉房多建于险峻的山石上。下图为山地碉房景观图。据此完成19~21题。
19.碉房墙上开孔少,门窗洞较小,主要目的可能是
A.遮挡阳光 B.防御野兽 C.稳固墙体 D.防风避寒
20.山地碉房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多向空中发展,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光照 C.气温 D.风向
21. 受藏区气候影响,山地碉房一般选址在
A.迎风阳坡 B.迎风阴坡 C.背风阳坡 D.背风阴坡
目前“收缩型城市”还没有科学的定义,但人口流失是一个重要指标。据统计,中国293个地级市中,2014- 2017连续四年出现人口净流出的“疫身”城市有26个,东北是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下表为东北三省收缩型城市统计资料。据此完成22~23题。

22.东北三省收缩型城市及其导致“瘦身”的主导原因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鸡西―林业发展之困 B.伊春―煤炭资源枯竭
C.鞍山―钢铁之都没落 D.抚顺―大城市病严重
23.收缩型城市要正视“瘦身”积极“强体”,要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凸显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下列“强体” 城市的优势或特色正确的是
A.河南郑州:交通优势 B.海南三亚:文化品牌
C.江苏昆山:边境位置 D.浙江义乌:生态环境
安徽省颍上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矿储量上亿吨,煤炭储藏量达100多亿吨。拥有谢桥、刘庄煤矿两座年产1000万吨的特大型煤矿。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2亿元,增长9.8%。在发展经济过程重视环境治理,尤其在煤矿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据此完成24~25题。

24.读该县某煤矿生产流程图(图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充分利用废弃物 B.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C.E为建材工业,F为电力工业 D.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25.图乙是该煤矿塌陷区所采取的“深挖高筑”治理方式示意图,这种治理可以
A.浪费土地资源 B.浪费水,造成水资源紧张
C.提高树木存活率 D.降低水位,缓解雨季洪涝
绿肥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优质有机肥,具有养分全面、肥效长的特点。把绿肥植物体就地翻压能够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绿肥种植还能够提供饲料、改善生态环境、抑制杂草以及节能减耗。近年来,“绿肥+”模式又在稻田、棉田、麦田、果园中悄然兴起。绿肥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分布很广,南北方种植的绿肥品种、种植季节和利用方式存在很大差异。据此完成26~27题。
26. 江西省柑橘园里种植绿肥作物的作用是
A. 增加空气湿度,改变果园小气候 B. 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肥力
C. 调节土壤温度,减轻冻害的威胁 D. 减轻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27. 华北平原的引黄灌区采用“绿肥+”模式能减轻土地盐碱化,主要原因是
A. 降低土壤温度 B. 减少蒸发量
C. 增加土壤有机质 D. 增加降水量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6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包括28~30题。
2.第Ⅱ卷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28.(1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所示区域为我国种植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导致土地不断退化,使该地区成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为发展农业生产,图中②地区总结出了打坝淤地的工程措施,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所谓打坝淤地是指在当地的沟谷中,修建以拦水拦沙、淤平沟谷为目的的水坝工程。
(1)比较①②两区域地形的异同。(6分)
(2)描述图示区域种植业分布变化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4分)

(3)简述打坝淤地对②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6分)
29.(1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华西秋雨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主要指渭水流域、汉水流域、重庆、四川等地区的秋雨。雅安市是中国四川省中部偏南下辖的地级市,素有“川西咽喉”、雅安自古多雨,有西蜀天漏之说,俗语“雅无三日晴”,号称雨城。下列图、表示意雅安地区地理资料。
雅安地区气候统计资料
1月
3月
5月
7月
9月
11月
平均气温(℃)
6.3
11.6
20.8
25.1
21.0
12.4
平均降水(mm)
20.8
50.9
129.4
369.5
206.6
56.5
降水天数(天)
13.3
18.6
19.1
20.1
20.3
16.3
(1)根据材料描述雅安气候特征。(6分)
(2)据材料分析地形与雅安雨城形成之间的联系。 (6分)
30.(18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民勤县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北部,石羊河下游,沙漠、戈壁、剥蚀山地和盐碱滩地占全县面积91%,人口集中分布在占全县面积9%的绿洲上(如图)。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水、土资源的匮乏是制约民勤县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摆脱水、土资源的制约,缓解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该县实行了“关井压田”、水资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等政策,加强对水、土资源的管理。
(1)结合当地水资源状况,推断水、土资源政策制定的依据。(6分)
(2)水、土资源政策对当地农户的生计造成了巨大冲击。为解决生计问题,当地政府制定了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的一系列措施。下表为该县部分农户(567户)选择生计措施的情况。请绘制柱状统计图,表示出选择不同措施的农户数占总户数的比例,并说出农户选择的主要特点。(8分)
(3)调查发现,农户对改善生计措施的选择多采取“组合式”策略,例如:“设施农业+节水技术”,“削减种植规模+外出务工”等。从上面两种策略任选其一,说明对改善农民生计和当地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4分)
五莲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1.B 2.D 3.D 4.A 5.A 6.B 7.A 8.D 9.D 10.C 11.A 12.A 13.B 14.C 15.D 16.D 17.C 18.A 19.D 20.A 21.C 22.C 23.A 24.C 25.C 26.B 27.B
二、非选择题(46分)
28.共16分。
(1)相同点:两地均为高原地形(①为内蒙古高原或鄂尔多斯高原,②为黄土高原)。(2分)
不同点:①地地势平坦,沙漠广布;②地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沟谷地貌发育,地表崎岖。(4分)
(2)种植业向北扩展,使该区域森林、草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4分)
(3)(打坝淤地修建的)水坝拦水拦沙,保持水土;减轻旱涝灾害;淤平沟谷,增加耕地面积;沟谷坡度减小,水土流失减弱。(答对1项得2分,共6分)
29.共12分。
(1)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阴雨天多,降水总量丰富,集中在夏秋季节。(6分)
(2)雅安的西侧,是青藏高原,而东面则是四川盆地,高原下沉气流和盆地暖湿气流的相互影响;喇叭状的地形有利于印度洋及太平洋带来的大量暖湿气流,进入雅安境内,带来丰富降水;盆地地形夜间冷空气下沉盆地气流上升多夜雨(6分)
30.共18分。
(1)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地处内流区的河流下游,地表径流量少;上游城市用水量大,来水量减少;人口分布集中,人均水资源量少;过度用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短缺。(6分,答出3点即可)
(2)
(绘图要求:①横坐标有措施类型;②柱高准确即可,不要求标出数字)(2分,绘制其他类型图像不得分)
特点:农户的措施选择多样化;选择“节水技术”最多;选择“削减种植规模”最少。(6分)
(3)“设施农业+节水技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优势,在日光温室内种植蔬菜瓜果,可提高经济收入;应用渗灌与滴灌等节水技术,在节水的同时减轻土地盐碱化。(4分)
或“削减种植规模+外出务工”:削减种植规模后,可外出务工增加经济收入,降低对农业的依赖程度;削减种植规模,减少农业用水,改善生态环境。(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