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 古诗三首 课件(5课时打包)(17+16+23+34+1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课 古诗三首 课件(5课时打包)(17+16+23+34+1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1 22:50:35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唐?杜甫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请你说说《绝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呢?
燕子


鸳鸯
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有难度的字词,再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然后串联起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边读边想象画面,再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头脑中的画面,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绝句》要抓住燕子飞翔、鸳鸯静睡的具体春景,来体会诗人的欢悦情怀。
诗意:春天来了,在明媚阳光的映照下,山河无比秀丽,春风中飘散着花草的芳香。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是一种近体诗,每首四句,每句七个字就是七言绝句,每句五个字就是五言绝句。
迟日:春日。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软。
诗意:泥土变湿软,小燕子翩翩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阳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丽”和“香”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两方面写出了春日的美好,突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飞”和“睡”两个词语描写了燕子繁忙和鸳鸯的闲适,一上一下、一动一静、一忙一闲,相映成趣。
·
·
这首诗前两句中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作结,突出了春天景色的秀丽、花草的芬芳,诗人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绝句》这首诗中的“丽”和“香”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感受?
语文要素
诗的前两句:前两句用“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等词语,粗线条勾勒出明丽的春日景色。
诗的后两句:后两句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对燕子翩飞的动态描写,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春意的温柔。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朗读指导:《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朗读时要读出一种慵懒、闲适感。
背诵指导: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景物、事物,结合插图进行想象,在脑海里形成画面,就能比较容易地背诵下来。
默写指导:把握住诗中重要的字词,如“丽、香、飞、睡”。诗中的难写字,如“融、燕、暖、睡”,不要增减笔画。
这是课后第1题哦!
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点拨】先一边朗读故事,一边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然后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边读边想象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让画面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最后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这是课后第2题哦!
参考答案:春天来了,在明媚阳光的映照下,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山河无比秀丽。春风中飘散着各种花草的芳香。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小燕子翩翩地飞来飞去,衔着湿泥筑巢,呢呢喃喃。春光映照下水暖沙温,成对的鸳鸯睡卧在沙滩上,享受着春天的温暖。
迟日——丽
花草——香
燕子——翩飞
鸳鸯——慵睡
绝句
生机勃勃
心情舒畅
春景美丽
动静结合
《绝句》描绘了春日里草堂周围生机盎然的春色,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共16张PPT)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
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他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曾几(jī)
(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他学识渊博,作品风格清淡,语言轻快,代表作有《茶山集》。
又名乌仁哈钦、官鸭、匹鸟、邓木鸟,是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中的鸟类。鸳指雄鸟,鸯指雌鸟。鸳鸯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雁形目鸭科鸳鸯属。


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是苏轼好友。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惠崇春江晚景》写作背景


浙江衢县,因县境有三衢山,所以又叫“三衢”。
读了上面的资料,你对古诗作者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让我们开启今天的预习之旅!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的不准确。
3.再读一遍,把古诗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惠崇
鸳鸯
河豚
减少
yuān
huì
chóng
yāng
tún
jiǎn






开游船
读下面的句子,给加彩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dé
děi)黄鹂四五声。
√?
树荫。
【迟日】
【泥融】
【蒌蒿】
【河豚】
【却】
【阴】
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
春日。
这里指泥土变湿软。
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再,又。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再读课文,填一填。
1.《绝句》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_______________。
2.《惠崇春江晚景》写出了早春时节的_________。
3.《三衢道中》写了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_________。
春江景色
见闻感受
美好动人的景色
查资料,选一选,填一填。
1.杜甫被后人称为?(
)
A.诗仙
B.诗圣
2.河豚,______的一种,学名“______”,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江阴素有“______________”的典故。


拼死吃河豚
B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共23张PPT)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三衢道中
宋?曾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请你说说诗人在去“三衢”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诗人看到了杨梅黄了、天晴、绿阴不减,听到了黄鹂的叫声。
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有难度的字词,再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然后串联起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边读边想象画面,再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头脑中的画面,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衢道中》要找出出行的时间、路线以及具体描写的山行看到的景色。
诗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我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三衢:地名,在今浙江衢州一带。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却:再,又。
诗意:山路上苍翠的树投下的树荫,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许幽趣。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阴:树荫。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晴”
赋予了全诗明丽的色彩,奠定了明朗愉快的感情基调。
“却”道出了诗人高涨的游兴。
这个时节的天气是黄梅天,也就是初夏时节,长江中下游流域会出现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的天气。这个时节,器物易霉,所以叫作“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也叫作“梅雨”或“黄梅雨”。
《三衢道中》一诗中“梅子黄时”指江南梅雨时节,这个时节的天气有什么特点?
绿阴不减来时路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山路上苍翠的树投下浓密的树荫,为夏天增添了一分清凉、静谧。
“添得”二字写出静谧归途中黄鹂叫声的美妙,暗示作者这次出行的愉快心情。山路因绿树浓荫而显得越发安静,黄鹂婉转的啼叫则使旅途静中有动,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诗人的愉悦情状,让人领略到平凡生活中的意趣。
语文要素
诗的前两句:写出游的天气和路线。江南梅子成熟季节一般多雨,恰逢多日不见的连续晴天,所以诗人强调“日日晴”。第二句中,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行程,也透露出诗人愉悦的心情。
诗的后两句:写游玩归途的所见所闻。“绿阴不减”既表示归途中看到的景致并不比来时少,又写出了诗人游兴未减,兴致更浓。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三衢道中》要读出一种惊喜、愉悦、期待感,读时要仔细把握。
背诵指导: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景物、事物,结合插图进行想象,在脑海里形成画面,就能比较容易地背诵下来。如《三衢道中》,抓住“梅子、日日晴、小溪、山行、绿阴、黄鹂”几个词语,在此基础上想象画面,背诵就轻松多了。
这是课后第1题哦!
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参考答案:今年不同往年,梅子黄透了的时候,本来应该阴雨连绵,而这时却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我的心情也随着天气明朗起来,心中有说不出的快活。我乘小船沿着小溪而行,溪水欢快地流着,沿途绿树成荫,空气中弥漫着梅子成熟的芬芳,我的小船顺风顺水,不一会儿就到了小溪的尽头,我停船靠岸,改走山路。山路上苍翠的树投下的树荫,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更美妙的是,深林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比来时更增添了些许幽趣。
这是课后第2题哦!
梅子黄时:时令
小溪泛尽、山行:行程
绿阴不减、黄鹂鸣叫:沿途景观




景色明丽
心情愉悦
《三衢道中》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诗作展现了三衢山的道中无穷的生机和意趣,表达了诗人旅途舒畅愉悦的心情。
感受美好光景
大自然是美妙的。那风吹花草送来的香,那禽鸟相互鸣叫的婉转,无不让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任由大自然的温情充盈心田。走进并拥抱大自然,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美景的熏陶,还有心灵的净化。
描写春天的词语
春色满园
草长莺飞
百花争艳鸟语花香
杏雨梨云
莺歌燕舞桃李争妍
李白桃红
姹紫嫣红
花明柳媚
绿肥红瘦
柳莺花燕
描写春天的诗句
1.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思考:背诵这首诗,说说诗中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可爱的生灵。
古诗中写了茂盛的花、戏耍的蝴蝶、啼叫的黄莺这些大自然中的可爱的生灵。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思考:背诵这首诗,并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用100字左右把诗中描绘的景象写下来。
一对对燕子带着剪刀似的尾巴,扇动着轻快有力的翅膀,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真是奇怪,它们是什么时候从南方飞回来的?湖边两岸的桃花好像是沾了水就能竞相开放,你看,远远望去就像一团云霞,花上的蜜蜂嗡嗡地叫着。几天淅淅沥沥的小雨,竟然使得春水上涨漫过了小桥,天气虽然放晴,但是游人站在湖的这边不能走过去,正在犯愁怎么办时,从远处水上的树荫深处,恰好一只小船悠悠地向着这边划过来。(共34张PPT)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美丽的春天
这么美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领略一下吧!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
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他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曾几(jī)
(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他学识渊博,作品风格清淡,语言轻快,代表作有《茶山集》。
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读通句子。
2.想一想,古诗写了什么内容?
惠崇
鸳鸯
河豚
减少
yuān
huì
chóng
yāng
tún
jiǎn
读读下面的词语,给加彩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惠崇(
cóng
chóng

泥融(
róng
yóng

不减(
jiān
jiǎn










运用:每当芦芽遍地的时节,村民们从茅庐中走出来,到河边捕鱼。



字义:草本植物,生长在浅水里,茎中空。
组词:(芦苇)(芦芽)(掩口葫芦)
字义:房屋,田舍。
组词:(茅庐)(村庐)(初出茅庐)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


děi
(我得)
(得到)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读一读:
儿子如果大学一毕业就能得(dé)到一个满意的工作职位,作为母亲的我得(děi)多高兴呀。
.
.


【唐】杜


日/江
山/丽,

风/花
草/香。

融/飞/燕
子,

暖/睡/鸳
鸯。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诵读古诗,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三衢道中
【宋】曾




时/日

晴,



尽/却

行。
绿


减/来

路,



鹂/四

声。
指名朗读课文,听评朗读效果。
1.课文生字、多音字读音是否正确。
2.朗读是否做到正确、流利。
3.是否能读出节奏。
默读课文,思考:三首诗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色?
《绝句》《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三衢道中》描写的是初夏的景色。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左右结构
上中下结构
上下结构













结构:左右
组词:融化
融解
部首:鬲
笔画:十六
左右同宽。
左下的横折钩从横中线上起笔。

róng
结构:上中下
组词:春燕
莺歌燕舞
部首:灬

yàn
笔画:十六
下部4点间距匀称。
上中下结构,中部紧。
第一笔点向左倾斜,中间两点略小,末点稍长且向右倾斜。
结构:上下
组词:鸳鸯
鸳侣
部首:鸟
笔画:十
上宽下窄。
上部横撇、竖弯钩舒展,盖住下部。

yuān
结构:上下
组词:鸳鸯
部首:鸟
笔画:十
“鸟”的短

从竖中线起笔。
上部撇、捺舒展,盖住下部。

yāng
结构:上下
组词:优惠
实惠
部首:心

huì
笔画:十二
上部略窄,“日”扁宽,横画等距。
下部“心”
的卧钩呈月牙形。
结构:上下
组词:崇高
崇尚
部首:山
笔画:十一
“山”字要正。
中间的
“宀”稍宽,托住上方。

chóng
结构:上下
组词:芦苇
芦花
部首:艹
笔画:七
上部
“艹”略宽,盖住下部“户”。
下部撇舒展。


结构:上下
组词:芦苇
芦花
部首:艹
笔画:七
上部“艹”盖住下部

下部“牙”
的最后一笔撇宜舒展。


结构:左右
组词:短期
短途
部首:矢
笔画:十二
左窄右宽。
右部上横短,末横长。

duǎn
结构:左右
组词:梅花
蜡梅
部首:木
笔画:十一
左窄右宽。
右部的竖折,竖画短,折画长。

méi
结构:左右
组词:小溪
溪声潺潺


笔画:十三
第六笔、第八笔和第十二笔都从竖中线起笔。
部首:氵
易错提示:点不能丢!
左窄右宽,右部紧凑。
第十一笔横要写得长一些。
结构:左右
组词:空泛
浮泛
笔画:七
部首:氵
左窄右宽,“
氵”要紧凑。
最后一笔捺长而有力。

fàn
结构:左右
组词:减轻
减退
笔画:十一
部首:冫

jiǎn


从竖中线上起笔,向右下行笔,保持一定的弧度。
1.在生字本上练习书写,师生评价。
3.对照下面的词语,同桌互批,纠正错字。
融化
燕子
鸳鸯
优惠
崇高
芦芽
梅子
小溪
广泛
减法
绝句
杜甫
花草
春风
取长补短
2.听写生字、词语。
填一填:
1.《绝句》描绘了一幅_______到来,万物复苏、山水秀丽的迷人画面。
2.《惠崇春江晚景》描写了_____名僧____所画《春江晚景》的景物。
3.《三衢道中》写了________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
______的心情。
春天
北宋
惠崇
春末初夏
愉快(共17张PPT)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请你说说《惠崇春江晚景》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惠崇春江晚景》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
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有难度的字词,再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然后串联起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边读边想象画面,再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头脑中的画面,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惠崇春江晚景》要抓住丰富的景物(竹林、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以及作者联想的画面来理解学习。
诗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回暖。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诗意: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了,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河豚: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
芦芽:芦苇的嫩芽。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暖”字借想象点活画面,写出了视觉以外的春水方生的暖。
江岸
江面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
读古诗想象画面
概念:古诗中的一些词句有很强的画面感,我们可以边想象画面边读,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想象画面时可以通过看插图、读注释、抓关键词等方法辅助。
运用:在阅读《惠崇春江晚景》时,我们可以根据桃花、鸭子、芦苇的插图,想象春天桃花盛开、芦苇抽芽、鸭子在河里游来游去的画面,进而将古诗读懂、牢记。
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
诗的前两句:诗人的视线由远及近,从江岸到江面,抓住画面上的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早春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诗的后两句:诗人视线又转到江边,“蒌蒿满地”“芦芽短”黄绿相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并由此联想到“河豚欲上”,写出了画中无、情理中有的事物,引人遐想。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惠崇春江晚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要读出一种喜爱感。
背诵指导: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景物、事物,结合插图进行想象,在脑海里形成画面,就能比较容易地背诵下来。
这是课后第1题哦!
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参考答案:温暖的春天,给万物带来了活力,使它们充满了生机。竹林里的竹子翠绿翠绿的,给人一种凉爽、舒服的感觉。在这片竹林的不远处,绽开着几株俏丽的桃花,它们沐浴着春天的阳光欢笑着。在江面上,几只可爱的小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玩耍嬉戏,分外快活。江岸边长出了蒌蒿,芦苇的嫩芽也悄悄地冒出来了。我想: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时节。
这是课后第2题哦!
竹林
桃花
江水
鸭子
蒌蒿
芦芽






画中画外
意境开阔
写实
河豚欲上————想象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前三行诗歌咏了画面的景物,最后一句则写了诗人由春景产生的联想,全诗歌洋溢着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