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1
古诗三首
第二首《稚子弄冰》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主要作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等。
走近作者
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借助课文注释,想一想这首古诗讲述了什么内容。
稚子
zhì
我会读
运用:一群稚气未脱的小朋友有秩序地在图书室排队。
同音易混字
稚
zhì
秩
字义:幼小。如:稚气。
组词:(稚嫩)(幼稚)(稚气未脱)
字义: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如:?秩序。
组词:(秩序)(秩序井然)
晓
识字稚子
稚
朗读课文。
指导朗读
如何朗读《稚子弄冰》
朗读《稚子弄冰》时,可以边读边想象稚子先得意后懊恼的心理活动,试着通过语气、语速的变化表现出稚子情绪的变化。
快来伴着音乐带着对古诗中儿童的喜爱之情朗读一下吧!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稚子弄冰》一诗生动地描绘了天真稚气的小孩
的场景,展现了儿童
的盎然意趣。
脱冰嬉戏
自得其乐
整体感知
我会写
晓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晓
xiǎo
结构:左右
组词:破晓
无人不晓
音序:X
部首:日
笔画:十
左窄右宽。
右边是“尧”,不要多写一点。
易错提示:右下部不是“元”,不要多写一横哦!
学法导读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停顿、语调、重音等,读出节奏的和谐之美。学习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古代儿童童年生活的趣味。抓住诗中重点字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学习古诗中的场景描写。
如何理解题目“稚子弄冰”?
稚子
弄冰
幼小的孩子
提着冰块玩耍
解题:幼稚、天真的孩子以冰做玩具玩耍。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幼小的孩子
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诗意:幼小的孩子,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块取出来,用彩丝穿起来当银钲来敲。
弄冰乐趣,体现喜爱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前两句中主要对稚子进行了什么描写?
前两句诗主要对稚子的动作进行了描写,“脱”“穿”等动词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
的乐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这是课后第2题哦!
我眼前浮现出的画面是:一个寒冷的清晨,幼小的孩子小心翼翼地从金属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从中我体会到了孩子自得其乐的盎然情趣。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
诗意:敲出的声音像玉磬声一般穿越树林,忽然冰落在地上发出如玻璃破碎一般的声音。
声音
喜悦
惋惜
儿童自得其乐,体现喜爱
稚子弄冰,忽然冰块落地,碎成一片。此时稚子心中会有什么想法呢?
拓
展:
太可惜了,好好的银钲被我摔碎了。只好今天晚上用金盆再冻一个了。
诗中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稚子弄冰的情形?
色泽上,“金”盆“彩”丝穿“银”冰;形态上,“金盆”脱出的冰犹如“银钲”
;声音上,既有“玉磬穿林响”的高亢,又有“玻璃碎地声”
的清脆。有形有色有声,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无限乐趣。
当孩子们正醉心于那(
)的美妙的声音时,忽然(
),发出了如(
)的声音。唉,太令人(
)了!
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失望
穿林而过
冰块儿落地
玻璃破碎
色彩:金
彩
银
形态:盆
丝
钲
动作:脱
穿
敲
声音:玉磬穿林响
玻璃碎地声
稚
子
弄
冰
有色有形
有喜有忧
以冰为钲
自得其乐
天真可爱
童趣盎然
课文图示
课文主旨
《稚子弄冰》描绘了儿童在冬日弄冰的情景,把冰的形、色、声描绘得形象生动,表现了儿童自得其乐的盎然情趣。(共7张PPT)
拓展积累
1
古诗三首
知识源于积累,读书引领背记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古代对儿童的称呼
孩提(开始会笑、可提抱的幼儿)
黄口(指幼儿)
垂髫(指儿童)
词语积累
描写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
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课内美句积累
描写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
1.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唐]白居易《池上》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宋]杨万里《舟过安仁》
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4.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清]袁枚《所见》
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美句拓展积累
美文拓展阅读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思考:1.诗中描写了什么景色?
2.从后两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诗中描写了江南田野水边的景色:刚下过一阵雨,暖日和风,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绿花红,柳阴浓密;一个牧童躺在柳阴下,睡得好香甜。牛呢!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阴西面。?
2.从后两句中我体会到了牧童柳阴下酣睡的自然悠闲和牛吃草时的自由自在。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舟过安仁》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儿童溢于言表的喜爱之情和对他们在嬉闹中表现出的聪明伶俐的赞赏。(共15张PPT)
课前预习
1
古诗三首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他的诗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主要作品:《石湖集》《石湖词》《吴郡志》等。
助读资料我先看
走近作者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主要作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等。
走近作者
雷震:南宋诗人。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走近作者
读了上面的资料,你对三首诗的作者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三位诗人又给我们展现出怎样的诗歌内容?现在,让我们开启今天的预习之旅!
第一步: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会读的字查字典解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没把握的地方作批注。
2.听范读,注意自己标注的地方,看自己哪些地方读得不准确。
3.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昼夜
耘田
寒漪
稚子
供品
第二步:学字词
zhòu
yún
gòng
zhì
yī
1.读字词
摘桃子
耘
供
漪
稚
昼
陂塘(pō bēi)
涟漪(yī qí)
耘田(yún gēng)
稚子(zì zhì)
玉磬(qìn qìng)
供耕织(ɡònɡ ɡōnɡ)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
√
.
.
.
.
.
√
√
√
√
√
2.选读音
【耘田】
【绩麻】
【解】
【供】
【傍】
【阴】
把麻搓成线。
从事。
在田间除草。
理解,懂得。
树荫。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靠近。
3.解词语
【稚子】
【金盆脱晓冰】
【取】
【钲】
【磬】
【玻璃】
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幼小的孩子。
这里没有实在意义。
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陂】
【寒漪】
【腔】
【信口】
随口。
池岸。
曲调。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让人感到寒意的水中波纹。
根据课文内容,选一选,填一填。
1.
童孙未解供耕织(
)
A.
解开
B.
调解
C.
理解,懂得
2.
也傍桑阴学种瓜(
)
A.
依靠;依附
B.
靠近
C.
临近(指时间)
3.
稚子金盆脱晓冰(
)
A.
知道,懂得
B.
使人知道
C.
早晨
·
·
·
C
B
C
第三步:知内容
范成大,字至能,号_____________,南宋诗人。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_______________
”。
杨万里:字廷秀,号_________,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诗人。
雷震,_________诗人,其诗见《_____________》卷七十四。
石湖居士
中兴四大诗人
诚斋
宋代
宋诗纪事
第四步:查资料
第五步:提问题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上课时要想办法解决。(共33张PPT)
1
古诗三首
第一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他的诗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主要作品:《石湖集》《石湖词》《吴郡志》等。
走近作者
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借助课文注释,想一想这首古诗讲述了什么内容。
昼夜
耘田
供品
zhòu
yún
gòng
我会读
sāng
桑叶
易错音
在带彩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
供耕织(gòng
gōng)
桑阴(shāng
sāng)
耕耘(yún
yóng)
白昼(zhòu
zòu)
√?
√?
√?
√?
耘
识字开花
昼
供
桑
漪
供
gōng
(提供)
gòng
(口供)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读一读:他提供(gōng)了虚假口供(gòng),等待他
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
多音字
朗读课文。
指导朗读
如何朗读《四时田园杂兴》
朗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时,前两句可以语速稍快些,表现出乡村耕种劳作的繁忙景象;后两句可以语速稍缓,读“学种瓜”时语调微微上扬,表现出乡村孩子的天真。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
以及
的情景,赞颂了乡村劳动人民的
,以及儿童的
。
乡村农民男耕女织
儿童学大人的样子劳动
勤劳
天真可爱
整体感知
我会写
昼
耘
桑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昼
zhòu
结构:上下
组词:白昼
昼思夜想
音序:Z
部首:一
笔画:九
“尺”上框扁窄,捺在下横中间处起笔,撇和捺舒展。
“日”要扁,下横要长。
易错提示:“尺”下面是“旦”不是“日”哦!
耘
yún
结构:左右
组词:耕耘
春耕夏耘
音序:Y
部首:耒
笔画:十
三横紧凑靠上并稍向上提,下横和中竖要长。
“云”稍扁宽,点要有力。
易错提示:“耒”做偏旁时捺变成点哦!
桑
sāng
结构:上下
组词:桑叶
沧海桑田
音序:S
部首:又
笔画:十
三个“又”要小、紧凑,捺都变为点。
“木”要宽扁,一横平直、靠上。
易错提示:“木”的一横要写长,托住上面的部分哦!
学法导读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停顿、语调、重音等,读出节奏的和谐之美。学习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古代儿童童年生活的趣味。抓住诗中重点字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学习古诗中的场景描写。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指导朗读
如何理解题目“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
田园
杂兴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田家乡村
随兴而写的诗
解题:随兴而写的关于乡村四季的诗
xìng
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写了什么。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白天
在田间除草
把麻搓成线
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诗意:白天在田间除草,到了夜晚回来把麻搓成线,村里的男男女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热爱劳动,体现喜爱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前两句描写了什么场面?
前两句诗描写了农家夏日忙碌热烈的劳动场面,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
围绕“耘田”“绩麻”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
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插秧、收割、犁地、积肥……农村的劳动非常繁忙。
村庄的男男女女都在劳动,真是一片繁忙的乡村劳作图,还有谁也在劳作呢?齐读古诗后两句,一起来看看吧!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理解,懂得
树荫
诗意:儿童虽然不懂得从事耕织之事,却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桑树的树荫旁学着种瓜。
从事
靠近
儿童学种瓜的场景
儿童天真,体现喜爱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如何理解“学”种瓜中的“学”?
一个“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跃然纸上,不仅表现出了农村儿童的天真
可爱,还表现出了他们受大人们的影响,从小就养成了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
的乐趣。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是课后第2题哦!
我眼前浮现出的画面是: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却也不肯闲着,都学着大人的样子,在桑树的树荫旁学着种瓜玩呢。从中我体会到了孩子的天真可爱。
概念:边读边想象画面是指我们可以在读熟的基础上,结合诗的意思,在我们头脑中展现一幅画面。通过感受画面,体会诗句中所体现出的乐趣,进而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运用:如在《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一诗中,“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我们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画面:小孩子还不懂耕地织布,你瞧他们,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在桑树旁看着大人的模样学起了种瓜。想象着这个
情景,我们就不难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了:赞美天真可爱、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
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学法小结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
)/耘田/夜绩麻,
村庄/(
)/(
)。
童孙/(
)/供(
),
也傍/(
)/学种瓜。
昼出
桑阴
未解
各当家
背诵指导
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首诗!
儿女
耕织
场景描写
学方法:场景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如《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前两句描写了农家忙碌的劳动场景,从而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稚子弄冰》一诗生动描写了天真稚气的小孩子提冰、敲冰、破冰的场景,表现了儿童自得其乐的盎然童趣。
写法借鉴
记方法:1.
场景描写中要处理好景物和人物的关系。其中的景物描写在文章中起铺垫、衬托人物,烘托、渲染主题的作用。
2.
由景及人,由人到景,过渡要自然。
3.
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人,都要为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
请你运用场景描写的方法来写一写“校园的早晨”。
校园的早晨是美丽的。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太阳照亮着大地,花朵上一只只蜜蜂正忙着采花蜜,蝴蝶在花瓣下躲猫猫。
校园的早晨又是热闹的。几位值日老师和值日生们早早地站在学校大门口,不停地向我们问好,我们也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敬礼。
校园的早晨更是紧张的。操场上,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有的在扫地,有的在清理草坪,还有的在给花草树木浇水,他们干得热火朝天。不一会儿,教室里便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
昼耘田
夜绩麻
四时田
园杂兴
(其三十一)
儿童天真可爱
对劳动人民的敬重
对农村儿童的赞扬
大人农事繁忙
未解供耕织
傍阴学种瓜
课文图示
课文主旨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写了农村紧张的劳动场面和农村儿童学种瓜的天真情趣,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敬重和对天真纯朴、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美之情。
独特感悟
从这首古诗中我们可一窥古代儿童的生活场景: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这充满童趣的乐事是多么令人向往啊!童年的岁月纯真难忘,愿我们也有着像诗中儿童一样无忧无虑的童年,也让我们学会珍惜,莫让时光虚度。(共20张PPT)
1
古诗三首
第三首《村晚》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走近作者
雷震:南宋诗人。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借助课文注释,想一想这首古诗讲述了什么内容。
寒漪
yī
我会读
陂塘(pō bēi)
涟漪(yī qí)
耘田(yún gēng)
稚子(zì zhì)
玉磬(qìn qìng)
供耕织(ɡònɡ ɡōnɡ)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
√
.
.
.
.
.
√
√
√
√
√
易错音
朗读课文。
指导朗读
如何朗读《村晚》
朗读《村晚》时,前两句可将语速放缓,重读两个“满”字,“水满陂”“浸寒漪”的尾音稍微拉长,表现出恬静悠远的感觉;后两句的“横”“信口”可略拖长,表现出牧童的悠闲自在。
快来伴着音乐带着对古诗中儿童的喜爱之情朗读一下吧!
村
晚
[宋]
雷
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学法导读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停顿、语调、重音等,读出节奏的和谐之美。学习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古代儿童童年生活的趣味。抓住诗中重点字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学习古诗中的场景描写。
如何理解题目“村晚”?
村晚
乡村傍晚的风景画
解题: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池岸
水中的波纹
诗意: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倒映在清凉的水波中。
bēi
口里含着
幽静美丽,体现喜爱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前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绿油油的水草长满了池塘,澄碧的池水漫上了塘岸。夕阳下,山像是衔着落日似的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横坐在牛背上
曲调
诗意: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向家走去,用短笛随口吹奏着不成曲调的乐曲。
随口
牧童天真调皮,体现喜爱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横”改为“骑”好吗?
不好。因为“横”坐不是规规矩矩地坐着,表现了牧童的天真顽皮之态。“骑”则没有这种效果。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是课后第2题哦!
我眼前浮现出的画面是:傍晚,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向家走去,用短笛随口吹奏着不成曲调的乐曲。从中我体会到了孩子的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首诗!
村
晚
[宋]
雷
震
(
)/池塘/(
),
山衔/(
)/(
)。
牧童/(
)/横(
),
短笛/(
)/(
)。
草满
无腔
归去
水满陂
落日
牛背
浸寒漪
信口吹
三首诗中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天真可爱,自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
讨论交流:
根据古诗內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这是课后选做哦!
示例:
稚子弄冰
冬天的早晨,冷飕飕的空气迎面扑来,小孩子跑到昨晚放金属盆的地方。一夜之间,盆里的水已经变成厚厚的冰了。他把盆子倒过来,敲打一番,再慢慢地拿掉盆子。一块圆圆的、晶莹剔透的冰出现在面前。
选做
小孩子在冰块中间钻出一个小窟窿,找来漂亮的五彩线,穿进窟窿,再把五彩线两头打结,
提起来就像银钲一样。他一面举起冰块,一面拿起棍子轻轻敲打起来。“当当”,犹如玉磬发出的响声穿林而过,深远高亢。忽然,“叮当”
一声,冰块从小孩子的手中滑落,像玻璃落地一样,发出清
脆的声音。他提着手中的五彩线,
呆呆地望着地上的碎冰,眼中满是无奈。
草满
水满
山衔落日
横牛背
信口吹
村
晚
景美
优美恬静
悠闲自在
人闲
课文图示
课文主旨
《村晚》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农村晚景图,表现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表达了作者对乡村晚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