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排列问题 时间 第 周第 课时 月 日
课前 准备 PPT课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让学生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和组合方式。
2.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组合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重点 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学 难点 用有序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准备 数字卡片,学习单
教学 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出示猪八戒和孙悟空的图片)
师:天气太热了,猪八戒想吃到孙悟空手上的西瓜,但是想吃西瓜可没那么容易,必须要先通过孙悟空的三个考验才行。我们就来一起帮帮猪八戒吧!
师:第一关,用1,3,5,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引导学生说说有什么数学信息,要求什么?)
大家的桌上现在有老师准备1、3、5三张数字卡片和记录单。要求学生2人合作,一人摆数、一人记录,看看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小组摆的数最多,既不重复也不遗漏,而且方法最好。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谁先来说说你们摆出了哪些不同的两位数?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这么快就闯过了第一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关吧!
师:(出示第二关题目)现在多了一个数字0,有什么不同呀?
生:0不能写在十位上
生:可以选择的数字多了一个
生:虽然多了一个数字,但是方法一样
师:同学们答得真好,你们真是善于发现呀!现在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一张0的卡片,请大家用0、1、3、5这四张数字卡片试着摆一摆,然后在记录单上写下你们的结果,看看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比一比哪个小组摆的数最多,既不重复也不遗漏,而且方法最好。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三、检查交流,探寻规律
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
方法一:
10、13、15、30、31、35、50、51、53
方法二:
13、31、15、51、35、53、10、30、50
请相关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强调:先选一个数字1摆在十位上(固定十位)把十位是1的两位数都摆完之后,再换一个数字继续摆在十位上,依次得到所有的结果。
比较方法。
师:大家采用各种方法组成了9个不同的两位数,真了不起!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好?
指名学生汇报:
生1:第一种方法有明显的规律,都是先确定十位上的数,再用这个数与其他三个数分别组合在一起,并且都按数的大小排列。
四、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前2关我们大家都很轻松的闯过啦,这第三关肯定也难不倒大家,(出示题目)请大家自己在练习单上试一试。
五、深入探究,回归系统
先确定十位上的数,再用这个数与其他三个数分别组合在一起,并且按数的大小进行排列的方法,最快最准,不容易重复,也不容易遗漏。像这种排数问题在数学上称为排列。在排列时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和一定的顺序进行有序的思考。
板书设计:
排列问题
方法一:
10、13、15、30、31、35、50、51、53
方法二:
13、31、15、51、35、53、1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