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版初中语文新课标金榜学案图书配套课件:第22课 扁鹊见蔡桓公 (语文版九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10-11版初中语文新课标金榜学案图书配套课件:第22课 扁鹊见蔡桓公 (语文版九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04 11:5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不治将益深 ( )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
(3)使人索扁鹊 ( )
答案:(1)更加 (2)跑 (3)寻找



2.翻译下列句子。
(1)桓侯故使人问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蔡桓公特地派人去问扁鹊(为什么)。
(2)(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所掌管的,(医生)是没有办法的。
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C.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
D.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解析】选A。正确停顿应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4.填空。
《扁鹊见蔡桓公》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_________,他是______学说的集大成者。本文内容可用成语_________概括。
答案:韩非 法家 讳疾忌医
阅读全文,回答5~8题。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 )
(2)桓侯故使人问之 ( )
(3)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 )
答案:(1)回转,掉转 (2)特地 (3)管,掌管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1)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病)在肠胃里,用火剂能够治疗。
(2)过了五天,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
7.扁鹊第四次见到桓公,为什么“望桓侯而还走”?(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找到相关的句子,即“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即可。
答案:桓侯的病已经到了骨髓里,已无法医治了。
8.从这则故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与概括。从蔡桓公开始不听扁鹊的劝告,到蔡桓公最后病死,我们能了解到讳疾忌医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别人的批评和帮助。
答案(示例):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及时改正缺点和错误。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武王示之病 病:_______________
(2)君与知之者谋之 谋:_______________
答案:(1)疾病 (2)计议,商量,谋划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将使您的耳朵(听觉)不灵敏,眼睛不明亮。
11.“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解析】本句是省略句,省略了代词“之”,应为“君以之告扁鹊”,“之”代前面的内容。
答案(示例):“左右”认为“我”的病治了也难好,且会危及视听。
12.扁鹊的话一是针对_______而言,一是针对_______而言。
【解析】扁鹊的话可分为两层意思:一层是如何治好病,另一层是如何治理好国家。
答案:治病 治国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立有间 ( )
(2)臣是以无请也 ( )
(3)达于汉阴 ( )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
答案:(1)一会儿 (2)不问,不再说话 (3)汉水南岸 (4)用簸箕和土筐装土石








14.翻译下列句子。
(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句(1)要注意“望”“还”的解释;句(2)要注意“易”“反”的解释。
答案:(1)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掉头就跑。
(2)冬夏换季,才回家一次
15.(1)【甲】文刻画了蔡桓公什么样的形象?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刻画的人物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甲】文中的蔡桓公是一个不愿承认、改正错误的人;【乙】文中的愚公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并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答案:(1)“讳疾忌医”的人(掩饰错误、顽固坚持、不愿改正错误的人)。要点: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别人的批评和帮助。
(2)要点:正视困难,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