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第三单元《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古诗整合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诵读求同
导入
师:同学们步入初三,在生活和学习上会遇到很多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我们该怎样对待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两首古诗,看看李白和刘禹锡在面对困境时是怎样做的,希望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
【屏显】
诵读诗歌 ?读出“难”意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诵读两首诗歌。诵读要求:
1. 在小组诵读的过程中,用不同符号记录朗诵的情感、语音语调、重音停连等。
2. 在小组展示的过程中,读出语音语调,读出重音和停连,读出情感,并说一说这样诵读的理由。
?
请同学们按照以上要求诵读展示,小组互评。
?
【屏显】
请小组以“难”为主题,按照句式说一说两首诗歌分别体现出了哪些“难”。
句式:我认为《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_____(困难、苦闷、艰难等)。
?
生:我认为《行路难》中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困苦。
生:我认为《行路难》中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写出了诗人前途的艰难。
生:我认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写出了诗人遭受贬谪的苦难。
?
【屏显】
两首诗歌的“难”主要体现在诗人的内心困苦、前途未卜、经历坎坷、路途艰险。诗人眼前苦难重重。
第二部分 比读“难”
师:诗人眼前苦难重重,诗人是怎样写出这些“难”的呢?下面我们就聚焦这些“难”,通过比读诗句,理解诗人波澜起伏的内心世界。
?
【屏显】
(一)比意象,聚焦“路难”
请同学们抓住以下两句诗句的意象,理解“道路艰难”难在何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生:“黄河”波涛汹涌,“太行”高大无比,本来就难以征服,还“冰塞川”“雪满山”,就更难以通过了。
生:“冰塞川”、“雪满山”写出了诗人在想象行走的艰难。
师:为什么是想象中的呢?
生:因为“欲渡”“将登”写出他还没有渡过去,也没有攀登呢。
生:我通过之前积累的李白的人生经历,我认为“黄河”“太行”象征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实现人生理想困难重重,眼看着黄河却渡不过去,看见太行山却爬不上去,内心非常困苦和矛盾。
师:同学们遇到过这样类似的经历吗?你是怎样处理的呢?
生:我也遇到过这样的经历,自己定了很高的目标,却达不到,望尘莫及,心里着急也只能干着急。
师:干着急说明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太少了。
师:《酬乐天》难在哪里呢?
生:“巴山楚水”本就是凄凉荒僻的贬谪之地,写出了诗人所处的凄凉艰难的境地。
生:“二十三年弃置身”写出了诗人人生的悲惨遭遇以及不仅回京的机会微小,甚至可能会客死他乡的心酸悲凉的心情。
师:同学们抓住了诗句中的意象,以及修饰意象的词语,理解了诗人的艰难处境。
师:其实诗句的表达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我们来尝试梳理一下。
【屏显】
3.请将这两句诗句前后用关联词语衔接,理解其“难”。
_______我想要渡过黄河,_________黄河的冰坚堵塞了大川。
________我想要登上太行山,________大雪却遍布了高山。
难在__________,难在____________。
生:虽然我想要渡过黄河,但是黄河的冰坚堵塞了大川。
生:即使我想要登上太行山,但是大雪却遍布了高山。
难在寸步难行,难在前途无望。
?
师:诗人前行道路艰难,那么诗人在内心怎样思考这件事呢?我们来比读一下两首诗歌中的重要诗句。
?
【屏显】
(二)比心理,聚焦“心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生:“金樽”“清酒”“十千”“玉盘”“珍羞”“万钱”,写出了诗人的饭好丰盛啊!
师:为什么这么写呢?
生:对比“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诗人内心很茫然,无心享用这么好的美食。诗人追求的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追求更重要。
师:心茫然体现在哪里呢?
生:“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写出了诗人内心愁苦的心情。
师:这四个动词之间有没有区别呢?
生:“拔剑”体现了诗人内心还是有希望的,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是“四顾”向周围看了看,有点儿无所适从的感觉。
师:我们通过抓连续动词理解诗人的心理。人外在的行为往往是内在心理的外显。诗人通过写动词表现心理活动。
?
【屏显】
《酬乐天》:聚焦“弃”看心理。
“二十三年弃置身”,请按照“弃”的语境,从七个意思中选择合适的一个:①扔掉,舍去。②废,废除。③忘记。④违背。⑤背叛。⑥离开。⑦放逐,古代刑罚。
生:选择7。因为他是被贬谪之人。
师:请同学们阅读以下链接材料,理解被贬谪会受到哪些“待遇”呢?
?
【屏显】
读链接材料,理解“贬谪”之人。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都以做官为最高理想,即所谓“学而优则仕”。的确,“学而优则仕”是古代知识分子实现人生理想及价值的主要途径,问题是,他们一旦靠读书做上官以后,就进入到了沉浮的宦海之中,稍不留神就有遭遇贬谪的危险。于是,在历史上,便有了一个特殊的文人群体,即在参与朝政中遭遇挫折而受到贬谪的官员。贬官的遭遇,除了降职、贬逐前往荒远之地外,不少人还经历过囹圄之祸。
大唐时代,文人遭遇贬谪的现象十分普遍。贬谪诗人,来到穷荒僻远的贬所,除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贫乏而导致生活的格外艰难之外,更难承受的是心灵的孤独。生长在北方的诗人,初到南方,因语言不通,常会导致与当地人的疏离和隔阂,而这种疏离和隔阂又会日益加深他们的孤独感。
作为贬谪者,他们又常常遭受社会的歧视、朋友的误解、旁人的冷落和上司的压迫,孤独之外又有深重的屈辱感。他们原本有着强烈的进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迫切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随着贬居时间的延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有限的生命时光在穷乡僻壤中白白流逝,被社会抛弃以及生命被拘囚以至于渐趋荒废的怨愤不断强化。
?
师:面对这样的困境,诗人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避世呢?我们来比一比两首诗歌的用典,理解诗歌用典的作用。
?
【屏显】
(三)比积极心态,聚焦“用典”
两首诗歌都运用用典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诗人为什么用典呢?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师:两位诗人面对人生的困境心态是不同的。请结合注释来理解。
生:李白幻想能像姜尚、伊尹一样能领受君命,实现“济苍生”的宏愿。
生:诗人内心有所追求,所以才会发问“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人苦恼于走了很多弯路,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为下一诗句做好了铺垫。
师:用典的目的在于明志。
生:刘禹锡借“闻笛赋”“烂柯人”表达诗人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无限悲痛怅惘的心情。
生:刘禹锡的用典有恍如隔世的感觉,这是诗人一种自我安慰。
师:那也就是说刘禹锡更偏向于面对现实,既然是“病树”了也抵挡不了“万木春”以旧换新的规律。
?
【屏显】
李白式用典:
1. 积极的心态是应对困难最好的武器。
2.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姜尚、伊尹与李白的身份和理想有相似处,所以可以自比,一切皆有可能。
刘禹锡式用典:时间可以淡化一切,新旧交替是自然规律,人要遵循自然规律。
师:不同的用典表现了诗人不同的心态,才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李白感性地表达自己继续追求人生理想。刘禹锡则是理性地选择了打起精神,与朋友共勉。两位诗人的信念是不尽相同的。
?
【屏显】
(四)比信念,聚焦“精神”
两首诗歌的名句,你读出了_________的诗人?说说理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读出了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师:怎么读出来的呢?
生:“会有时”指的是即使苦难重重但是还会有希望,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
生:“直挂”写出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精神。
生:“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有点儿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的意思。一代更比一代强。
生:刘禹锡的诗句也很积极进取,他很想得开,想到了人要遵循自然规律,未来总是美好的,前景总是光明。
师:两位诗人李白偏于感性的认识,刘禹锡偏于理性的认识。但是两人也存在共同点:都表达了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我们来小结一下两首诗歌的相似处:
?
【屏显】
诉说自身忧愁
感慨世事艰难
用典表达理想
态度积极向上
?
第三部分 问君能有几多“难”
运用:请同学们交流述说自己生活或学习上遇到的“难”,运用“刘禹锡式”或“李白式”的劝慰或表达方式,解决自己内心的“难”。
学生作品:
复习资料置身边,书山题海映眼帘。
语数外物犹未会,七月刑场已在前。
凿壁偷光始为学,如今何不苦钻研。
汗泪交融终有报,不负青春载流年。
经纶书苑凄凉地,苦读九年弃置身。
悬梁刺股勤奋学,卧薪尝胆破吴门。
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蓝而胜于蓝。
今日闻君吟一赋,暂凭书本长精神。
教学感受:
今年的暑假过得特别充实而有意义。我每天都在电脑前倾听语文湿地的王君老师、周忠玉老师、孙秋备老师等制作的微课。我觉得这些课例为我打开了更广阔的语文天地!我一直想开展整合教学、群文教学,但苦于没有学习的土壤。虽然关注了两年语文湿地,但是在实操方面依旧觉得自己的方法和理念不够支撑课堂教学。通过暑假的学习,我倾听了诸位老师的微课,认真做了笔记,重新梳理教材,运用王君老师的教学方法,参考周忠玉老师群诗阅读教学的整体思路,初次尝试了一次古诗整合教学。虽然教学设计比较稚嫩,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有点懵,但是他们的反映还不错,在后面的诗歌创作上有了很明显的进步。我想走出了第一步,才会有第二步,慢慢地尝试,慢慢地积累经验,学生会是最大的受益者,我也会获得很多惊喜!在周忠玉老师的鼓励下,我想以后尽量每周做一次群诗整合教学,将初中教材中的诗歌进行重组,扩大学生阅读古诗词的量,引导学生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将语文的核心素养落实于课堂,让孩子们热爱古诗词!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就两首古诗进行整合,确立为围绕以“难”为主题的主题型文本展开的课堂教学。通过学生小组诵读诗歌,理解诗人前途艰难,人生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心情。结合两首诗歌的诗句,从四个方面聚焦“难”进行比读:比意象,聚焦“路难”;比心理,聚焦“心路难”;比积极心态,聚焦“用典”;比信念,聚焦“精神”。引导学生学习诗人面对困境如何思考“困境”,寻求积极心态的内心体验。初三学生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心理上的困境非常复杂而繁多,他们如何在众多的困难中获得积极的心态,如何获得解决的办法,这节课给予学生心理上的辅导和思考。最后以“李白式”或“刘禹锡式”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写出内心的感受。教学设计整体思路比较清晰,学生初次接受古诗整合课,虽然有点懵,但是学生还是很喜欢。对于改变学生的思考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