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一、引入新课
阅读下列两组命题,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一、引入新课
阅读下列两组命题,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A组
(1)有些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至少有一个四边形,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3)存在一个x∈R,使得x2>0.
B组
(1)对任意一个x∈Z,2x+1是整数;
(2)每一个素数都是奇数;
(3)所有的矩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一、引入新课
阅读下列两组命题,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A组
B组
(1)对任意一个x∈Z,2x+1是整数;
(2)每一个素数都是奇数;
(3)所有的矩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1)有些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至少有一个四边形,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3)存在一个x∈R,使得x2>0.
一、引入新课
阅读下列两组命题,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A组
B组
(事物的全部)
(1)对任意一个x∈Z,2x+1是整数;
(2)每一个素数都是奇数;
(3)所有的矩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1)有些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至少有一个四边形,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3)存在一个x∈R,使得x2>0.
一、引入新课
阅读下列两组命题,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A组
B组
(事物的全部)
(1)对任意一个x∈Z,2x+1是整数;
(2)每一个素数都是奇数;
(3)所有的矩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1)有些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至少有一个四边形,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3)存在一个x∈R,使得x2>0.
一、引入新课
阅读下列两组命题,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A组
B组
(事物的全部)
(事物的一部分)
(1)对任意一个x∈Z,2x+1是整数;
(2)每一个素数都是奇数;
(3)所有的矩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1)有些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至少有一个四边形,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3)存在一个x∈R,使得x2>0.
二、建构新知
1.短语“任意一个”,“每一个”,“所有的”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量词命题.
?
二、建构新知
1.短语“任意一个”,“每一个”,“所有的”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量词命题.
?
A组命题改用集合语言叙述为:
(1)对于整数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2x+1是整数.
(2)素数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都是奇数.
(3)矩形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都是平行四边形.
二、建构新知
1.短语“任意一个”,“每一个”,“所有的”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量词命题.
?
结构特点:集合M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都满足条件p.
一般形式:对M中任意一个x,都有p(x)成立.
用符号简记为: ?x∈M,p(x).
?
二、建构新知
2.短语“有些”、“至少有一个”、“存在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用符号“?”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存在量词命题.
?
二、建构新知
结构特点:集合M中至少存在一个元素x,满足条件p.
一般形式:存在M中的元素x,使得p(x)成立.
用符号简记为: ?x∈M,p(x).
?
2.短语“有些”、“至少有一个”、“存在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用符号“?”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存在量词命题.
?
三、深化认识
1. 判断命题的真假
例1 判断下列全称量词命题的真假:
(1)?x∈R,|x|+1≥1;
(2)对任意一个无理数x, x2也是无理数.
?
分析 要判定全称量词命题“?x∈M ,p(x)”为真,就需要对集合M中的每个元素x,证明p(x)成立;要判定它为假,举一个反例即可:在集合M中找一个x0,使得p(x0)不成立.
?
1. 判断命题的真假
三、深化认识
例1 判断下列全称量词命题的真假:
(1)?x∈R,|x|+1≥1;
(2)对任意一个无理数x, x2也是无理数.
?
三、深化认识
解 (1) x∈R,总有|x|≥0,因此|x|+1≥1.
所以该命题是真命题.
(2) 2是无理数,但(2 )2=2是有理数.
所以该命题是假命题.
?
例1 判断下列全称量词命题的真假:
(1)?x∈R,|x|+1≥1;
(2)对任意一个无理数x, x2也是无理数.
?
1. 判断命题的真假
三、深化认识
1. 判断命题的真假
例2 判断下列存在量词命题的真假:
(1)有一个偶数是素数;
(2)存在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不等于1800.
三、深化认识
1. 判断命题的真假
例2 判断下列存在量词命题的真假:
(1)有一个偶数是素数;
(2)存在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不等于1800.
分析 要判定存在量词命题“?x∈M,p(x)”为真,只需在M中找到一个元素x0,使得p(x0)成立即可;
要判定它为假,就需要证明M中不存在使p(x)成立的元素,即对M中任意一个元素x,p(x)都不成立.
?
三、深化认识
1. 判断命题的真假
例2 判断下列存在量词命题的真假:
(1)有一个偶数是素数;
(2)存在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不等于1800.
解 (1)因为偶数2是素数,所以该命题是真命题.
(2)因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0,所以内角和不等于1800的三角形不存在,所以该命题是假命题.
三、深化认识
1. 判断命题的真假
练习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所有能被3整除的整数都是奇数;
三、深化认识
1. 判断命题的真假
练习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所有能被3整除的整数都是奇数;
解 举反例:6能被3整除,但是6不是奇数,
所以该命题是假命题.
三、深化认识
1. 判断命题的真假
练习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2)任意两个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三、深化认识
1. 判断命题的真假
练习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2)任意两个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解 因为任意两个等边三角形对应角相等(都是600),所以它们相似,所以该命题是真命题.
三、深化认识
1. 判断命题的真假
练习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3)有一个实数x,使x2+2x+3=0;
三、深化认识
1. 判断命题的真假
练习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3)有一个实数x,使x2+2x+3=0;
分析 “有一个实数x,使x2+2x+3=0”的含义是“方程x2+2x+3=0有解”.
三、深化认识
1. 判断命题的真假
练习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3)有一个实数x,使x2+2x+3=0;
分析 “有一个实数x,使x2+2x+3=0”的含义是“方程x2+2x+3=0有解”.
解 因为?=22-4×3=-8<0 ,所以方程x2+2x+3=0无实根,使x2+2x+3=0成立的实数x不存在. 所以该命题是假命题.
?
三、深化认识
1. 判断命题的真假
练习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4)平面内存在两条相交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三、深化认识
1. 判断命题的真假
练习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4)平面内存在两条相交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解 因为平面内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所以平面内任意两条相交直线都不可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即平面内不存在两条相交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所以该命题是假命题.
三、深化认识
1. 判断命题的真假
练习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4)平面内存在两条相交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另解 由于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因此平面内不可能存在两条相交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所以该命题是假命题.
三、深化认识
1. 判断命题的真假
小结:判断全称量词命题、存在量词命题的真假,关键在于读懂命题的含义.
三、深化认识
2. 命题的否定
与原命题意义想反的命题,即命题的否定:
三、深化认识
2. 命题的否定
与原命题意义想反的命题,即命题的否定:
例1第(2)题:
原命题:“对任意一个无理数x, x2也是无理数”;
命题的否定:“存在一个无理数x, x2不是无理数”.
三、深化认识
2. 命题的否定
与原命题意义想反的命题,即命题的否定:
例1第(2)题:
原命题:“对任意一个无理数x, x2也是无理数”.
命题的否定:“存在一个无理数x, x2不是无理数”.
例2第(2)题:
原命题:“存在一个三角形,它的内角和不等于1800”.
命题的否定:“内角和不等于1800的三角形不存在”,即“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0”.
三、深化认识
2. 命题的否定
(1)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
原命题:对M中任意一个x,都有p(x)成立,
记为 : ?x∈M,p(x).
命题的否定:存在M中的元素x,使得p(x)不成立”,
记为“?x∈M,?p(x)”.
?
三、深化认识
2. 命题的否定
(2)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原命题:存在M中的元素x,使得p(x)成立,
记为?x∈M,p(x).
命题的否定:对M中任意一个x,p(x)都不成立,
记为 : ?x∈M,??p(x) .
?
三、深化认识
2. 命题的否定
(2)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原命题:存在M中的元素x,使得p(x)成立,
记为?x∈M,p(x).
命题的否定:对M中任意一个x,p(x)都不成立,
记为 : ?x∈M,??p(x) .
?
(3)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是存在量词命题;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是全称量词命题.
三、深化认识
2. 命题的否定
例3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1)任意一个实数都有平方根;
(2)对任意x∈Z,x2的个位数字不等于3;
(3)? x∈R,使得x2-2x+2<0;
(4)有些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在同一个圆上.
?
三、深化认识
2. 命题的否定
解 (1)有的实数没有平方根;
(2)?x∈Z,x2的个位数字等于3;
(3) ?x∈R,都有x2-2x+2≥0;
(4)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都不在同一个圆上.
?
例3 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
(1)任意一个实数都有平方根;
(2)对任意x∈Z,x2的个位数字不等于3;
(3)? x∈R,使得x2-2x+2<0;
(4)有些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在同一个圆上.
?
三、深化认识
2. 命题的否定
思考 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量词命题或存在量词命题,并写出它们的否定:
(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2. 命题的否定
思考 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量词命题或存在量词命题,并写出它们的否定:
(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解 原命题: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都互相平分.
命题的否定:存在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不互相平分.
三、深化认识
三、深化认识
2. 命题的否定
思考 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量词命题或存在量词命题,并写出它们的否定:
(2)三个连续整数的乘积是6的倍数;
三、深化认识
2. 命题的否定
思考 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量词命题或存在量词命题,并写出它们的否定:
解 原命题:任意三个连续整数的乘积是6的倍数.
命题的否定:存在三个连续整数,它们的乘积不是6的倍数.
(2)三个连续整数的乘积是6的倍数;
三、深化认识
2. 命题的否定
思考 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量词命题或存在量词命题,并写出它们的否定:
(3)三角形不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三、深化认识
2. 命题的否定
思考 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量词命题或存在量词命题,并写出它们的否定:
解 原命题:有些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命题的否定: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3)三角形不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三、深化认识
2. 命题的否定
思考 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量词命题或存在量词命题,并写出它们的否定:
(4)一元二次方程不总有实数根.
三、深化认识
2. 命题的否定
思考 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量词命题或存在量词命题,并写出它们的否定:
解 原命题:有的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命题的否定: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都有实数根.
(4)一元二次方程不总有实数根.
四、课堂小结
全称量词
全称量词命题
存在量词
存在量词命题
概念
含义
关系
四、课堂小结
全称量词
全称量词命题
存在量词
存在量词命题
概念
含义
关系
“?x∈M,p(x)”的否定:“?x∈M,??p(x) ”;
“?x∈M,p(x)”的否定:“ ?x∈M,??p(x) ”.
?
四、课堂小结
全称量词
全称量词命题
存在量词
存在量词命题
概念
含义
关系
本质
四、课堂小结
全称量词
全称量词命题
存在量词
存在量词命题
概念
含义
关系
本质
作用
提高逻辑用语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体会数学语言的严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