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一单元 化学改变了世界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
题3分,共30分)
1.没有化学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今日
丰富多彩的世界。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密切联系的是
( )
A.功能材料的制造 B.“神七”飞天轨道的设定
C.农药化肥的研制 D.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解析】选B。“神七”飞天轨道的设定是物理学研究的内容,与物理密切相关;而材料、能源、环境、化肥、农药是化学研究的内容,与化学密切相关。
2.(2010·黑龙江检测)下列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解析】选A。镁带燃烧产生一种不同于镁的白色物质,而火柴梗被折断、玻璃碎了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发生改变,物质本身并没发生变化;干冰升华只是物质状态发生改变,也无新物质生成。
3.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环节的是( )
A.提出问题 B.收集证据
C.交流反思 D.认真听讲
【解析】选D。科学探究的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反思等,认真听讲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4.(2009·绥化中考)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解析】选D。天平的使用应为“左物右码”,而D项操作中放反了,故选D。
5.点燃蜡烛时,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火焰分为三层,焰心最暗
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固体蜡烛受热熔化成液体滴下
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解析】选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实验结论,不属于实验现象。
6.下列实验项目与所选仪器对应错误的是( )
A.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
B.量取液体体积——托盘天平
C.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试管
D.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解析】选B。称量固体物质用托盘天平,量取液体体积用量筒,故B错误。
7.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8 mL,取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2 mL,这位同学取出的液体量为( )
A.6 mL B.大于6 mL
C.小于6 mL D.无法判断
【解析】选B。仰视读数比液体实际体积要小,故取出液体前,液体体积大于18 mL,倒出液体后,俯视读数比液体实际体积大,故剩余液体体积小于12 mL,所以该同学取出的液体量大于6 mL。
8.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的正确操作是( )
A.滴管伸入试管内竖直滴加
B.滴管斜靠在试管内壁滴加
C.滴管位于试管口中央正上方,竖直滴加
D.滴管水平向试管口滴加
【解析】选C。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也不能接触试管壁,否则可能会使滴管沾上其他物质或可能折断滴管;更不能将滴管水平放置,以免药液倒流到胶头处,腐蚀胶头。
9.“绿色化学”的理念是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生产出对环境友好的产品。下列符合“绿色化学”内涵的是( )
A.化工厂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水中
B.执法部门将收缴的假冒伪劣商品焚烧
C.化学制品全部加工成绿颜色
D.研制开发太阳能汽车
【解析】选D。废水中含大量的有害物质,近几年发生的重大污染事故都是化工厂乱排放废水、废气、废渣造成的;B项中焚烧伪劣商品会产生大量有害烟尘从而污染空气;“绿色化学”并非指化工产品全部为绿颜色,比如纸张合成纤维等不仅只有一种颜色。
10.下列操作中,能证明装置不漏气的组合是(如图所示)(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D。对图中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用手握住试管,另一端插入水中,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能回升一段水柱,表明装置不漏气。②中无气泡冒出,③中没有水柱回升。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45分)
11.(12分)你在日常生活中一定看到许多变化,请你各举几例填入下表:
【解析】此题属开放性试题,只要明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比如物理变化有玻璃、茶杯的破碎、折纸、将木材加工成木制品、水结冰、汽油挥发等;化学变化有:食物腐烂、铁生锈、天然气燃烧、植物生长、用葡萄酿酒等。
答案:物理变化:茶杯摔碎 水结冰 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纸张燃烧 铁生锈 食物腐烂
(答案合理即可)
12.(7分)如图所示。
(1)填写仪器编号并回答下列问题:
用于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用于提供热源的仪器是 ;用于称量物质质量的仪器是 ;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是 。
(2)取7 mL水并加热至沸腾,需上述仪器中的 ,除此以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 (填仪器名称)。
【解析】胶头滴管用于滴加少量液体,酒精灯可做热源,托盘天平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试管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取7 mL水,需用量筒和胶头滴管,加热需要用酒精灯,用试管盛放液体,用试管夹夹持。
答案:(1)c b d a
(2)a、b、c 量筒 试管夹
13.(10分)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
(2)加热后的试管直接放在实验台上:
;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大:
;
(4)用100 mL的量筒量取5 mL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盛固体的试管时,试管口高于试管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瓶口残留的药液流下能腐蚀标签;
(2)加热后的试管温度很高,而实验台的温度低,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会造成试管破裂和烫坏实验台;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大会导致试管损坏;
(4)量取5 mL盐酸可用10 mL的量筒,选用100 mL的量筒会增大误差;
(5)反应中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水滴,然后流至试管底造成试管炸裂。
答案:(1)瓶口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2)烫坏实验台或引起试管破裂
(3)造成试管破裂
(4)量取的盐酸体积不准确,误差较大
(5)试管口水蒸气冷凝成的水回流至试管底引起试管炸裂
14.(6分)(1)某校因仪器不足,老师发动学生想办法,有一位同学想用下图所列物品来代替化学实验仪器。
如A代替试管,你认为:B可代替 ,C可代替 。
(2)现提供一带孔小瓷片,请你用日常用品组合成一盏灯代替实验室里的酒精灯(填所用用品名) 。
【解析】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废弃物品,根据其使用范围,可变废为宝。如饮料吸管外形像玻璃导管,针剂瓶去盖后可用作试管的替代品,眼药水瓶则可用作胶头滴管的替代品。
答案:(1)导管 胶头滴管
(2)洗净的玻璃墨水瓶(或胶水玻璃瓶)及棉纱
15.(4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化学实验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请写出具体事例说明化学实验的利与弊。
利: ;
弊: 。
【解析】通过化学实验可找到有用的新材料,处理污染的新方法,化学实验的结果是验证猜想是否正确的有力证据,可以说化学实验推动着化学的发展。但化学实验操作有一定的危险性,易造成一些伤害,比如扎伤、中毒、火灾等事故,另外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液、废气也可造成环境的污染。
答案:找到新的功能材料 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合理即可)
16.(6分)学习化学要善于总结和分类,请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限制数值”,如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0.1 g,请再举一例。
。
(2)注意实验中的先后顺序,否则实验可能失败甚至出现事故,如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把导管浸在水中,后用双手握住容器外壁,请再举两例。
;
。
【解析】(1)除托盘天平外,10 mL量筒精确到
0.1 mL。
(2)实验中的先后顺序有很多,如托盘天平在使用前先调零;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前先预热等。
答案:(1)10 mL量筒精确到0.1 mL
(2)托盘天平在使用前先调零后称量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前先预热后在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5分)
17.(9分)某同学为了探究动物的呼
吸作用,采用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
鼠的生命活动,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
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发现数小时后,U形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A端液面上升,通过查阅资料知: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木条燃烧是木条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反应。
你认为验证实验后瓶内气体中没有氧气的操作及现象是 ,
该实验说明动物呼吸吸入时消耗 ,呼出时产生 气体。
【解析】石灰水变浑浊表明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由信息知木条燃烧必须有氧气参加反应,没有氧气时,木条便不能燃烧或燃烧的木条会熄灭,瓶内没有氧气,表明氧气被消耗了。
答案: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火焰熄灭 氧气
二氧化碳
18.(16分)一次实验结束后,小兵忘记将酒精灯灯帽盖上,第二天再去点怎么也点不着,这是怎么回事呢?小兵想探个究竟,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①检查灯内是否还有足量酒精,发现酒精量充足;②将灯内的酒精倒出少量点燃,能很好地燃烧;③将灯头处灯芯挤出的液体,用燃着的火柴去点,发现挤出的液体不能燃烧;④将灯帽盖好放置几个小时后或直接在灯头上滴几滴酒精再去点时,酒精灯能正常燃烧;⑤去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酒精(学名乙醇),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多种
有机物。实验室用酒精一般是95%的酒精……酒精沸点为78.5 ℃,水的沸点100 ℃。请回答:
(1)通过实验①能得出结论: 。
(2)小兵设计进行实验②的目的: 。
(3)实验③挤出的液体不能燃烧的原因是 。
(4)实验④中将灯帽盖好放置几个小时,再点为什么能正常燃烧? 。
(5)通过此探究,小兵最终可以得出结论: 。
【解析】题目中已知酒精灯内酒精量充足,可以得到的结论为:不是因为酒精含量低而无法点燃。进行实验②的目的是证明该酒精可以正常燃烧,没有任何问题。而将灯头处灯芯挤出的液体用燃着的火柴去点,发现挤出的液体不能燃烧,则说明酒精含量过低,水分较多,因而无法点燃。灯帽盖好放置几个小时后,能点燃是酒精灯里的酒精挥发至灯头,浓度增大,所以就可以点燃了。
答案:(1)点不着的原因不是没有酒精
(2)验证灯内的酒精没有因挥发而发生变化,仍然有很好的可燃性
(3)灯头处挤出的液体中,酒精大部分已经挥发,留下的主要是水 (4)盖好灯帽后,灯内酒精挥发至灯头,浓度增大
(5)用完酒精灯后,要盖好灯帽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