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教学课件(共26张PPT)+教案+作业+习题课件共7张PPT)+教材图片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教学课件(共26张PPT)+教案+作业+习题课件共7张PPT)+教材图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2-02 09:28:06

文档简介

(共7张PPT)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七章
南方地区
课后作业
1.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南部
B.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C.地势西高东低,平原集中在东部
D.台湾海峡沟通了东海与南海,是南海的一部分
A
2.读沿北回归线所作的我国部分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所在省份简称闽
B.②处海峡沟通了黄海和渤海
C.种植业集中分布在台湾岛西部
D.台湾岛西部年降水量多于东部
C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9年6月4日17时46分,在台湾台省东县海域(22.82°N,121.75°E)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结合台湾岛略图,完成3~4题。
3.台湾地震多发,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①图中A为印度洋板块,B为亚欧板块②台湾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③台湾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④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4.下列关于台湾岛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Ⅱ为温带季风气候
B.地势西高东低,平原面积广大
C.岛上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D.森林资源物种单一,以热带雨林为主
5.台湾面积并不大,但相对高度在500米以上的地区约占全岛总面积的54%。下列哪一项地理特征与这一项事实密切相关(
)
A.地势西高东低B.气候夏雨冬干
C.河流短、流速快D.岛屿南北狭长
C
C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共26张PPT)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1节
多变的天气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
5
当堂小练
6
布置作业
7
学习目标
1.
能够运用事实和史料证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
能够运用地图描述台湾省的范围和位置,分析台湾省的人口分布。
3.
能够运用地图分析并掌握台湾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产及其关系。
新课导入
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诗人余光中的名作《乡愁》。
欣赏完这首配乐诗,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诗中
“我在这头”指的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同畅游祖国这块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
(1)台湾,在我国史书记载中曾称夷洲,明代始称台湾。
(2)1624年台湾被荷兰侵略者侵占,1662年郑成功率兵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3)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台湾省建制。
(4)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占,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归祖国。
(5)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从广东、福建两省迁居台湾的居民的后代。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的证据
(1)地缘关系:台湾岛西部与福建省隔海相望,距离很近。台湾原本就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无数次的海陆变迁,形成了海峡,台湾才与祖国大陆分离,成为岛屿
(2)血缘关系: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的先辈主要来自祖国大陆的广东、福建。即使是台湾的“土著”居民高山族人,他们的根也在大陆
(3)历史渊源:台湾在我国史书记载中曾称夷洲,明代始称台湾
(4)文化渊源: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都尊奉妈祖,讲闽南语和客家话,写汉字
微拓展
2.台湾的位置和范围
(1)范围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约36
000平方千米。
(2)位置
①海陆位置:台湾岛位于我国东南海域,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②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南部,因此台湾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南部属于热带,北部属于亚热带。
3.台湾的人口分布
(1)人口数量:台湾人口2360.3万(2019年)。
(2)台湾岛人口的分布: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西部海岸狭长的平原地带,人口密度超过2000人/千米2。中东部山区人口稀少,人口密度在200人/千米2以下。
(3)原因:西部沿海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充足;海陆交通便利;工农业基础好;夏季时,台湾岛西部位于背风地带,受台风影响较小,所以该地区人口密度很大。
典例分析

【解析】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部;北回归线横穿台湾岛中南部,台湾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距离台湾岛最近的是福建省。
下列有关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部
B.北回归线从台湾岛北部穿过
C.台湾岛北临黄海,南临南海
D.距离台湾岛最近的是广东省
A
1.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1)地形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2)气候
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季多台风和暴雨。
(3)河流与湖泊
受气候条件(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台湾岛上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受地形条件影响(以山地为主),台湾岛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周边的海洋,岛上河流短小,落差大,水流急。因此,岛上河流水能资源丰富。浊水溪是台湾岛上最长的河流,日月潭是台湾岛上最大的湖泊,它也是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
2.美丽的宝岛
(1)山地、森林旅游
玉山、阿里山、日月潭等。
(2)海岸旅游
野柳地质公园
(3)温泉旅游
台湾岛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产生了丰富的地热能。
3.富饶的宝岛
台湾岛自然环境优越,农产品、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1)海上米仓
(2)东方甜岛
(3)水果之乡
(4)亚洲天然植物园
(5)东南盐库
典例分析

【解析】台湾岛平原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台湾岛盛产甘蔗,有“东方甜岛”之称;台湾岛东部为迎风坡,降水量比西部多;台湾岛农作物集中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
下列关于台湾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分布在岛屿中部
B.有“东方甜岛”之称
C.台湾岛西部降水量比东部多
D.农作物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B
1.经济发展历程
(1)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主要出口的商品有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脑。
(2)20世纪60至90年代,台湾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和日用电子消费品。出口加工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3)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出口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
三、外向型经济
2.经济发展特点
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3.台湾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台湾岛的工业分布
(1)分布特点:工业主要分布在台湾岛西部沿海平原地区。
(2)工业分布的成因
地形——西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为城市的形成和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开发历史——西部平原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相距较近,大陆居民最先到达,开发历史悠久
市场——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交通——交通便利,尤其是海运便利,其中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港口,为台湾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微拓展
香港、澳门、台湾三地的异同点
详对比
相同点
均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都属于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气候类型相似;人均收入高,第三产业发达;三地均与祖国内地(祖国大陆)经济联系密切
不同点
香港、澳门与广东省相邻,台湾与福建省隔海峡相望;香港、澳门地狭人稠,资源缺乏,台湾资源、物产丰富;香港、台湾对外贸易发达,澳门的经济支柱是博彩旅游业
典例分析

【解析】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海岛多港口、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外向型经济。
下列关于20世纪60至90年代台湾主要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肥沃的土地,大力发展种植业
B.利用丰富的煤、铁资源,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C.利用海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
D.吸收岛外资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C
课堂小结
福建省和台湾省有着极其深厚的“五缘关系”,即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台湾省包括台湾岛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岛屿。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习俗或地理现象不能体现福建和台湾同宗同源的是(
)
A.两地居民的方言都以闽南语为主
B.两地夏秋季节都多台风
C.两地的传统小吃种类相似
D.台湾大部分居民祖籍在福建
当堂小练
B
2.下列关于台湾岛和钓鱼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位于低纬度地区,且四面环海
B.台湾岛位于钓鱼岛的东北方向
C.台湾河流结冰期短
D.钓鱼岛的河流比台湾岛的长
3.
众多台湾企业到福建投资建厂,以深化两岸合作。福建吸引台湾企业投资的优势条件有(
)
①与台湾距离近,交通成本较低②两地海上运输、陆上运输十分方便快捷③与台湾文化相近,便于交流④地势平坦,可利用土地多,地价低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③④
当堂小练
A
A
4.台湾岛的地形特点是(
)
A.平原面积广大
B.平原分布在东部
C.山区面积广大
D.山地分布在西部
5.分析上面的两图可知,影响台湾岛铁路分布的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植被
D.矿产
当堂小练
C
A
布置作业
请完成对应习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知识与技能
1.
能够运用事实和史料证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
能够运用地图描述台湾省的范围和位置,分析台湾省的人口分布,培养从地图上获取区域知识的能力。
3.
能够运用地图分析并掌握台湾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产及其关系,培养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境,以文字、图片、音乐引发强烈的求知欲望。
2.
通过动手填绘相关图表,给学生更多自由空间,合作学习和探究台湾相关知识,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3.
教师提供大量图文资料,并引导学生从生活和各种媒体中收集相关信息,培养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以此激发勇于发表意见的热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台湾的范围、位置、人口分布;台湾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产。
台湾自然环境与物产的密切联系。
课件展示播放诗人余光中的名作《乡愁》,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意境。欣赏完这首配乐诗,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中
“我在这头”指的是什么?用诗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同畅游祖国这块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之后学生阅读学习目标,弄清楚本节课要学什么,最终要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提醒学生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自主学习,初识台湾:
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和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和问题,阅读课本及其相关图文材料,运用事实和史料证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利用地图归纳台湾省的范围,描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并完成导学案的简图。
1.阅读P65正文、P66阅读材料及教师补充资料,谈一谈从哪些方面能证明台湾省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从历史渊源上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历朝历代的“王土”。
从血缘关系上看,台湾居民根在大陆。
从地缘关系上看,台湾原来就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
从文化渊源上看,台湾同胞与习俗相通。
总结:这些事实和史料充分证明了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2.阅读P66正文及图7.41,完成下列任务。
﹙1﹚在地图上查找圈画台湾岛周围的海洋、海峡和澎湖列岛、钓鱼岛。
﹙2﹚利用比例尺量算基隆到福州(1—4组)、高雄到厦门(5—9组)之间的实地距离。
﹙3﹚看一看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的哪个部位。
﹙4﹚利用地图归纳台湾省的范围,描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包括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并完成导学案的简图。
总结:基隆到福州之间的实地距离仅276km、高雄到厦门之间的实地距离仅306km,足见台湾与祖国大陆空间上是密不可分的。
范围: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约36000平方千米,人口2300多万(
2010年),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位置:
海陆位置:四面临海,海陆位置优越;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北部为亚热带,南部为热带。
转承:人们都说台湾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宝岛,它的魅力何在,我们一起去找寻。
合作学习,走进台湾:
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查找台湾的主要地形,气候类型,主要河流、湖泊,并交流和展示台湾岛的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河流特点,认识台湾岛优越的自然环境。在此基础上,运用课本的图文资料,列举岛上的风景名胜和主要物产,找你掌握台湾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宝岛。
1.阅读地图,结合教材P67正文一,总结归纳台湾岛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形特点,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河流特点。
地形:多山,(多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平行山脉纵贯全岛,总称台湾山脉)玉山为我国东部的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河流:短急(水流量大,但受地形限制)、水能丰富,最长的河流为浊水溪

转承:正是这样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这片神圣的领土景色优美,物产丰富。
2.台湾岛是个美丽的宝岛,请列举岛上的风景名胜。
总结:日月潭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是台湾著名避暑胜地,风景区还有阿里山、阳明山、太鲁阁峡谷、清水断崖等举世闻名,古迹有赤嵌楼、郑成功庙、龙山寺、云林港妈祖庙、台北中山(故宫)博物院等。
3.台湾岛也是个富饶的宝岛,阅读图7.46,结合课文,地图淘宝,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岛有哪些自然资源?
(2)台湾岛有哪些农产品?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3)台湾岛的森林分布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最著名和特有的树种是什么?
总结: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水产资源——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农产品主要有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香蕉和菠萝),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西部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
岛上森林面积辽阔,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丸),红桧是台湾独有的树种。
互动探究,深入台湾:
教师与学生互动,运用地图认识台湾岛的人口分布特征,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生生互动,完成表格,解释它们台湾一些美称的含义,并在课后收集相关资料,说说这些美称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1.读图7.42,说说台湾岛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总结:台湾岛人口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形成原因:西部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台湾因物产富饶而享有盛誉。下表列出了台湾的一些美称,请你解释它们的含义,填写在在下面的表格里。
东方甜岛
盛产甘蔗
海上米仓
盛产大米,其中“蓬莱米”最著名
水果之乡
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
兰花之乡
盛产兰花
植物王国
森林面积广阔
3.课后小组合作收集相关资料,说说这些美称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达标训练,印象台湾: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所设计的达标训练题并积极展示,在教师评价后,用红笔认真批阅、纠错,全面了解自己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课堂小结:
学生畅所欲言,谈谈本节课的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台湾的范围、位置、人口分布有所了解,掌握了台湾的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产,进一步的认识到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尽早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课件展示赴台大熊猫团团、圆圆的照片)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全面评价,鼓励学生自评并开展互评。
完成相应习题。
(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优越的自然环境
外向型经济
位置及范围
)
本节课以新课标为依据,链接教材内容和最新的网络教学资源,创设情境,以文字、图片、音乐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效果突出。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预习速填】
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
列岛、
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北临
海,东临太平洋,南临
海,西隔台湾海峡和
省相望。
2.
(特殊纬线)穿过台湾岛南部,台湾岛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和
,气候湿热,夏秋季节多
和暴雨。
3.台湾岛地形以
为主,
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
部沿海地区,是人口主要集中的区域。
4.受地形影响,台湾岛的河流
,水能丰富。台湾岛著名的湖泊是
,景色优美;
地质公园位于台湾岛的东北海岸,岩石形状奇特。
5.台湾岛有“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的美誉,除此之外,台湾岛的美誉还有
等。
6.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
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贸易一直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命脉。目前,
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自我检测】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反映了台湾人民的思乡之情。据此,完成1~3题。
1.“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这里的“海峡”是指(
)
A.渤海海峡
B.台湾海峡
C.琼州海峡
D.马六甲海峡
2.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钓鱼岛位于黄海海域
B.台湾岛位于我国的西南海域
C.台湾岛位于亚热带、热带
D.A、B两市中,台湾的行政中心是B市
3.台湾省居民的祖籍大多是(
)
A.香港、澳门
B.湖南、湖北
C.福建、广东
D.山东、山西
读台湾岛铁路、城市和物产分布图,回答4~6题。
4.根据图中铁路、城市、物产的分布可知,该地人口集中于(
)
A.东部山地
B.西部平原
C.中部高原
D.东北部丘陵
5.台湾向大陆运输的农产品不包括(
)
A.水产品
B.稻米
C.菠萝
D.煤炭
6.台湾森林资源丰富,森林类型呈现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的变化,是由于(
)
A.台湾山脉从北向南地处温带—热带
B.台湾山脉海拔高,垂直变化明显
C.台湾山脉地处低纬度地区
D.台湾气候变化大,多台风
答案
【预习速填】
1.澎湖
钓鱼


福建
2.北回归线
热带
台风
3.山地
玉山
西
4.短急
日月潭
野柳
5.“亚洲天然植物园”“东方甜岛”“海上米仓”
【自我检测】
1.B
2.C
3.C
4.B
5.D
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