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画表示的实际问题》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先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看懂图意,让学生用三句话说出图画表示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是第一次在图画中出现问号,要求孩子要有问题意识,区分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并列算式来解答问题。对于列式也是第一次要求判断用加法还是减法。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重在让孩子建立问题意识,了解如何用已知条件列式解答提出的问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初步了解括线和问号所表示的意思,会从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中收集信息,说清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能联系加、减法的含义,列出算式解决用括线表示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生能联系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会与同学交流思考问题的大致过程,培养初步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3.学生能体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体会学习数学能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初步形成学好数学的积极心理倾向。
教学重点:
知道图中括线和问号的作用,理解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
教学难点:
知道图中括线和问号的作用,理解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开学以来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加、减法知识,今天喜羊羊也来了,它想考考大家能不能用加、减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二、教学加法计算问题
(一).出示情境图:
1、提问: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2、这个问题,数学上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符号来表示。出示括线。
这是括线,括线表示把盘里盘外的两部分苹果合起来的意思;“?”是问号,表示问是多少。括线下面的“?”连同上面的括线表示要求的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回答。现在你知道括线和问号表示什么意思了吗?
3、现在你明白这幅图的意思了吗?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
4、对于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想一想你要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交流算式,板书:5+3=8
这里5+3表示什么意思? 8表示什么意思?今天我们就是学习列一个算式来解决一个问题,8就是我们要找的答案。像这样把已经知道的两部分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个问题的答案。
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板书:3+5=8
这里3+5表示什么意思?8表示什么意思?
无论是用盘子里的5个苹果加上盘子外的3个苹果还是用盘子外的3个苹果去加盘子里的5个苹果都得到一共有8个苹果。
(1)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你是怎么想的?
(2)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就是把盘里的5个和盘外的3个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图中寻找已知条件,提出问题。由提出的问题入手介绍括线的作用,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介绍问号,表示问是多少,建立问题意识,并结合加法的意义列式计算。
5、喜羊羊还有一条题目要考考你,看看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1)要求什么问题?谁能像刚才一样用3句话来说一说?
(2)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用什么方法?
让学生在作业纸上填写并计算。
你是怎样列式的?(板书算式)4+3=7、3+4=7这两种算法都对吗?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呢?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建立模型,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
三、教学用减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1. 刚才两题没有难倒大家,喜羊羊不服气要出一条更难的题目,你们敢不敢挑战?
出示情境图,仔细看看,这里的8表示什么?这个苹果表示什么?这里的?表示提一个什么问题?
谁再把这个问题说一遍?
谁能用3句话完整地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要求篮子里面有几个苹果,列一个什么样的算式来解决问题呢?
谁来读读你的算式?(板书算式)
先反馈7+1=8,你是怎么想的?他是想1和几合成8,这个7就表示篮子里有几个苹果,还有别的方法吗?
这里的8-1表示什么意思?7表示什么意思?他是用两个已经知道的条件求出了篮子里有几个苹果这个问题的答案。通常我们是用已知条件列式算出问题的答案。所以8-1=7的算式更好一些。
小结:要求篮子里有多少朵花,就要从一共的8朵花里去掉篮子外面的1朵,剩下的就是篮子里面的,所以就是从一个整体里去掉一部分要求另一部分,所以要用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列式解答,大多数学生会受前两题加法的影响列出加法算式,老师不要直接否定他的想法而是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从而自然的引出我们通常是用已经知道的信息列出算式,算出的得数就是问题的答案,所以这一题用减法更好。
2.再来一题怎么样?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问我们什么问题?你会像刚才一样用三句话来说一说吗?
你会列一个算式来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在作业纸上独立完成。
学生交流。板书算式。你为什么用减法?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建立模型,已知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要求另一部分要用减法。
四、比较加法和减法
第一幅图要求什么问题?用的什么方法?第二幅图有要我们求什么?用的什么方法?
这两幅图都是求一共是多少,都是把两部分合起来,都用加法算式来解答,
出示减法的两幅图
再来看看这两幅图,第一幅要求什么?用的什么方法?第二幅图要求什么用的什么方法?
这两幅图都是告诉了我们一共有多少和其中的一部分,要求另一部分,就用减法来解答。
小结:原来?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在某一部分上,表示要从一个整体里面去掉一部分,得到另一部分就用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进一步感知?在括线下方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在某一部分上,表示要从一个整体里面去掉一部分,得到另一部分就用减法。
五、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喜羊羊要看看大家有没有分清楚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他又带来了一些题目。
第一题出示情境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我们可以问一个什么问题?问号应该标在哪?你会列一个算式来解答这个问题吗?
现在一共有6个梨我们已经解答出来了,你也可以问一个什么问题?(左边有几个梨?)问号应该标在哪?你会列一个算式来解答这个问题吗?
那如果我把问号标在右边呢?表示要求什么问题?我们又该怎么列式呢?
这3个图?的位置不一样,用的方法可能就不一样,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
小结: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从一个整体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同一个图变换问号的位置列出不同的算式,让学生感知问号的位置不同,表示问的问题不一样了,所以列的算式也就不同了。
2、巩固练习
最后喜羊羊给大家出了两条题目,想让小朋友们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看清楚题意了吗?开始。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检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那你能说说你有哪些收获吗?
板书设计:
括线
5+3=8
8-1=7
总的设计说明:
整个设计首先体现了“模型思想”, 教学过程中建模思路清晰,学生体验充分,并且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强化模型。
用三句话列表述图意是新教材新增的,重在学生理解题意,建立问题意识,是由图画应用题到文字应用题的第一次转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想法,利用学生生成的结果进行教学,更自然也更易被学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