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海南省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比:海口市琼山中学刘位德原子结构教学设计及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年10月海南省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比:海口市琼山中学刘位德原子结构教学设计及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1-04 16:2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琼山中学刘位德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原子结构教学设计及反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2011年10月27日,我参加海南省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比,做了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课堂教学展示,经过授课和专家评价,我特作教学反思如下:
 一、教学设计方面
开始备这一节课的内容时,第一次我是从宇宙爆炸、原子的诞生开始,复习原子的结构,接下来进入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引出电子云概念,最后进入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学习能层和能级,初步学习电子排布式。这样的设计,不是很完美,没有把电子云概念讲清楚,电子排布式也没有深入。
第二次设计,在对教材以及教参的深入理解后,我对第一的的教学设计做出来较大的改动,从天宫一号的视频引入,引出宇宙爆炸和原子诞生,然后是人类对原子结构的科学史(体现在电子的运动状态不同),从而引出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学习能层和能级,让学生阅读课本,回答学与问中的问题,最后讲解构造原理和电子排布式,这样的设计比较的粗糙,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生硬,逻辑性不强。
第三次设计,经过讨论和对教材的充分挖掘后,形成了完整的教学设计。我从天宫一号视频引入人类探索宇宙出发,引出宇宙的形成,宇宙的形成的过程中产生了原子,进而引出原子的构成,展示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发展历史,让学生充分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我们对知识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渐深入和发展的过程。接下来复习原子结构知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按照能量的高低不同,按照能量由低到高分层排布,让学生回忆每一能层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引出能层概念。始终把握住能量最低原则这一主线展开,在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能量可以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再分,分成不同的能级,按照能级能量从低到高进行排布,分别用符号小写的s、p、d、f来表示。由于K层中只有最多只有2个电子,它们之间没有能量差别,所以只有一个s能级,2个电子都排在s能级;L层中最多有8个电子,电子间存在能量差异,分成s、p两个能级,s能级最多排两个,p能级最多能排几个电子?(让学生找出规律);到了M层,最多有18个电子,电子之间能量的差异更多,可以分成s、p、d三个能级,让学生去分析。到了N能层,又可以分成几个能级,每一能级又能容纳多少电子,学生自然就可以得出,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得出答案加深学生对新概念能层、能级的理解。为下面电子排布式做好基础。然后让学生从中找出能层与能级的关系、个能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能 层 K L M N O P Q……
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
能 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
最多电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
让学生写出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能表示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现在我们知道能层中的原子还能再分成不同的能级,如何表示出电子的分级排布,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写出Na的个能级中电子的排布情况,从而得出电子排布式。接下来让学生练习写出O、Ar、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排布式,在写到K的电子排布式时,学生就出现了先排3d还是先排4s的问题,这个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构造原理。再让学生练习书写Fe的电子排布式,然后再和Ar的电子排布式比较,得出简化电子排布式。
  二、本节课的优点
   这节课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一步步得出能级、电子排布式、构造原理、简化电子排布式,一环紧扣一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练习的安排书写O、Ar、Na、K、Fe的电子排布式由易到难,充分利用练习中的问题和联系,引出下一环节的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存在的不足:
1、课堂预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
2、课堂教学中在练习部分讲解过多,显得罗嗦。
3、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不够完美,在电子排布式书写上如果能够让学生观察课本表1-1,学生更能加深理解。
4、没有为下面要进行的内容做好过渡,如果在本节课中提出Cu、Cr的电子排布式,就可以很好地做好铺垫作用。
  通过交流和反思,我认识到,自己还存在很多不足,在教材的处理和内容之间的联系还不是很到位,,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敢于把时间留给学生,就像吴益平老师提出的,要敢于面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安静。总之,这次的锻炼让自己学习到很多,也发现了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当中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