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白沙中学 黄燕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1.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2.乙醇的消去;3.乙醇的取代;4.乙醇的催化氧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化学键的断裂和连接去认识有机物的性质。
(2)通过分子球棍模型的连接让学生体会从宏观角度角度去理解反应的机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乙醇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物质的结构、性质之间关系的科学观点。
(2).通过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化学的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乙醇的消去反应
教学难点:乙醇消去反应的反应机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有一种有机物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见,在古代它是一些文人墨客创作灵感来源的催化剂,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讲到这里,同学们能否猜到我们今天要学的有机物是什么? 聆听、思考 设置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讲述】介绍中国的酒文化 聆听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过渡】我们今天不是来了解酒文化的,而是要学习乙醇的化学性质。在学习乙醇的化学性质之前我们应该先来学习什么?。 聆听,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引导】回忆乙醇的分子结构, 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乙醇的分子结构 复习巩固已有的知识,为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打下基础
【思考】乙醇发生化学反应时哪些键可能断裂?【讲解】教师从键的极性去讲解为什么C-O键和O-H容易断裂 聆听、思考 培养学生从结构的角度去分析性质
【启发】与钠的反应中乙醇的什么键发生断裂?其它的醇类能否发生类似的反应 思考,交流 学会从断键的角度去理解乙醇与钠的反应
【小结】醇类与钠反应的通式:2ROH +2Na→2 RONa+ H2↑ 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过渡】乙烯的特征反应是什么反应?与水加成生成什么物质? 思考,回答 引导学生思考
【设疑】乙烯与水加成生成乙醇,反应能否反过来进行?如果能利用什么物质把水分子脱出来? 思考,交流,回答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过渡】我们今天就一起来验证这个反应能否进行?
【介绍】教师介绍实验的仪器、药品、操作注意事项 聆听、记笔记,完成导学案的相关内容
【演示】教师演示实验3-1 观察、思考、记录,完成导学案的相关内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设疑】怎样验证反应生成的是乙烯? 思考、交流、回答 培养学生学会从“假设→验证→结论”去进行科学探究
【练习】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思考,写反应方程式 培养学生写反应方程式的能力
【设疑】这个反应是什么类型的反应?这个反应的化学键是怎样断裂的?【小结】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机理【提问】是否其他的醇类也能发生同样的反应?【小结】醇类发生消去反应的通式 思考、交流、回答,用分子球棍模型模拟该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和连接 学会从断键的角度去理解反应原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练习】写出2-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的方程式 思考,写反应方程式、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巩固知识点
【讲述】如果把上述实验的温度控制在1400C,反应生成的就不是乙烯,而是生成乙醚。 聆听、思考 让学生体会反应条件的控制对反应的影响。
【设疑】该反应属于什么类型? 思考、交流、讨论、回答 学习对比的科学方法
【强调】乙醇和浓硫酸在170℃发生分子内脱水,在140℃发生分子间脱水。
【讲述】乙醇与氢溴酸混合加热发生 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设疑】1.化学键是如何断裂的?2.其它的醇类能否发生同样的反应? 聆听,从结构上思考,用分子球棍模型模拟该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和连接 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球棍模型)去理解反应的本质。
【小结】1.乙醇和氢卤酸反应机理 2.醇类和氢卤酸反应的通式 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归纳总结能力
【设疑】铜器焊接时在高温下表面会生成黑色的氧化膜,铜匠是用什么方法把它除去而又不损坏铜器? 聆听、思考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演示】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 观察、记录、思考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设疑】1.该反应颜色的变化说明铜在反应起到什么作用? 2.化学键是如何断裂的? 3.其它的醇类能否发生同样的反应? 思考、回答 学会从现象分析本质
【小结】1.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 2.醇类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通式: 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归纳总结能力
【练习】写出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方程式 思考,写反应方程式,完成导学案的练习 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设疑】为什么有的人喝酒容易脸红? 思考,交流,讨论 联系生活实际
【讲解】乙醇在人体内被氧化成乙醛,如果乙醛来不及进行下一步的转化,残留的乙醛就会刺激人体表面的毛细血管,引起血管扩张,因此会脸红、发热。 聆听 体会知识的应用
【过渡】在今年颁布的法律中,有一条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它是在5月1日开始实施的,同学们知道是什么法律?【设疑】交警是通过什么原理测出司机是否为酒后驾车? 聆听,思考 联系生活实际
【演示】教师演示实验3-2 观察、记录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设疑】为什么有的人喝酒不脸红? 思考、交流 联系生活实际
【讲解】乙醇在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乙酸最后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果人体内有比较多的这两种酶,就能顺利地完成上述化学变化,而这些酶含量比较少的人,酒后不能顺利完成上述变化,使人产生一系列反应,如脸红、醉酒,严重者会酒精中毒,危机生命安全。 聆听
【阅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52页的资料卡片——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 阅读、理解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小结】氧化反应:加氧、去氢还原反应:去氧、加氢 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练习】判断反应的类型 思考、回答 巩固知识点
【课堂小结】乙醇在不同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位置 思考、回答 加深对本节知识的掌握
【作用布置】
【板书设计】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