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张掖六中:赵卓立
新课导入
请看演示
新课导入
请看演示
思考:如果要使灯泡亮度改变有何办法?
方法一:改变电池节数
方法二:改变电阻
问题:
相同的灯泡,但发光程度不同,说明流过它们的电流不同。哪么电流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新课导入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能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猜想、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等探究要素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提出问题: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何关系
2,猜想:
a、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b、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a、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3、设计实验
b、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条件控制:
(控制变量法)
1: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器材?
2:要改变电压,有几种方法
A:改变电池的个数可以改变电压
B:电路中连接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压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
定值电阻若干
滑动变阻器
设计电路图:
V
A
R
R’
电路图:
4、实验一.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次序 电阻R=_Ω
电压
/伏 电流
/安
(1)
(2)
(3)
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关系。
结论1:
表格中的数据由实验时实际的填写。
说明:也可移动滑片摸拟实验
4、实验二.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次序 电压U=_V
电阻
/Ω 电流
/安
(1)
(2)
(3)
结论2:
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
结论:
5.分析和论证:
1.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当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评估与交流(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测量数据和所得的结论是不是可靠?)
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规律叫欧姆定律。
2.公式:
I
R
U
=
3.变换公式:
U=IR
R
=
I
U
R(Ω)
单位:
I(A)
U(V)
R
U
I
一只电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灯丝电阻是
40Ω,如果电灯线路的电压是36V,求灯丝
中通过的电流。
解:I=U/R=36V/40Ω=0.9A
答:电流是0.9A。
课
堂
小
结
本节课我们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并探究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即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
R
U
=
欧姆定律公式:
A组:
1、我们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采用的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先使电阻保持不变,研究 和 的关系;再使 保持不变,研究 和
的关系。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 成正比;跟 成反比,其数学表达式为 ,它是由德国物理学家 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
3.试根据欧姆定律,完成下列表格。
B组:
4、当加在某导体两端电压为4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5A,则这导体的电阻为______Ω;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为8V时,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 Ω,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为_______A 。
C组:
5、有一用电器的电阻为20Ω,当通过该电阻的电流为0.25A时,为了测量该电阻两端的电压,用量程为0~3V和0~15V的电压表,应该选的量程是____ 。
当堂检测
次序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2 0.5
(2) 10 2
(3) 3 5
电流
电压
电压
电流
电阻
导体两端的电压
导体的电阻
I=U/R
欧姆
4
5
15
16
16
0.5
0~15V
感谢各位老师!
感谢同学们的合作,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