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小数加减法
一、情境导入
“健健”出生时的胸围是0.77米。
“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比健健多0.03米。
“健健”体长是0.72米,
“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壮壮”体长是0.76米,
“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
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比健健多0.03米。
健健出生时的胸围是0.77米。
二、合作探索
“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0.77
+
0.03
=
(米)
“健健”的胸围是0.77米。
“壮壮”比健健多0.03米。
几个0.01
竖式
试一试
几个0.1
十
分
位
二、合作探索
答:“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0.8米。
0.77
0.03
+
0
0.8
“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
0.77
+
0.03
=
(米)
8
返回
个
位
百
分
位
二、合作探索
“健健”的体长是0.72米。
“壮壮”的体长是0.76米。
“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
0.04
0.76
-
0.72
=
(米)
答:“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是0.04米。
0.76
0.72
-
0
4
0
0.
0
4
+
0.
7
2
0.
7
6
验算:
-
0.
6
2
0.
0.
+
0.
5
5
试一试
7
0.
3
2
0.
9
4
8
3
2
你会计算0.32+0.55和0.94-0.62吗?
相同数位要对齐,小数加减法也可以按整数加减法的的计算方法去计算。计算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0.77
+0.03
0.8
0.76
-0.72
0.04
二、合作探索
你会计算
3.75+3.4
和1.3-1.25
吗?
3.7
5
+3.4
5
3.75+3.4=
二、合作探索
7.15
1
1
7
.
1.3
二、合作探索
1.3
-
1.25
=
0.05
1.25
-
0
5
0
﹒
.
0
被减数位数比减数小,根据小数性质,在被减数的末位写0补位
你会计算
3.75+3.4
和1.3-1.25
吗?
小数点对齐,数位就对齐了
怎样又快有好的,对齐数位?
二、合作探索
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
通过刚才的计算,你能用一句话,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二、合作探索
三、自主练习
1.火眼金睛辨对错。
4.6
+2.85
.45
1
4
7
6
1
7.06
6.5
6.41
-
6.5
0.56
5.9
-
3.58
2.48
2.32
0
×
×
×
三、自主练习
2.计算。
1
.
+
0.
4
2
0.
7
8
2
2.
-
0.
9
6
3.
1
6
2
﹒
你有什么收获?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上册)》70~71页。
[教材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3.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总结等数学学习活动,形成有论据、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习惯,养成勇于探索、敢于质疑、严谨求实的理性精神。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学习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前探究单。
1、[教学过程]组织交流,初步感知
师:大家知道克隆吗?看这里是莱芜农学院克隆牛健健和壮壮
仔细观察,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预设:不超3个(提前让个别学生提前知道)
1.
壮壮出生时的胸围是多少米?
2.
壮壮出生时的体长比健健长多少米?
师:大家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呢?
又该怎样解决?先自己想想,再把你解决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也可以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二)组织交流
师:来说说你的想法?
1:单位换算
0.77米=77厘米
0.03米=3厘米
77+3=80厘米,80厘米=0.8米。
2.计数单位
77个0.01加3个0.01,就是80个0.01,也就是0.8。
3.从计数单位角度
7个0.01加3个0.01是10个0.01也就是0.1,相同计数单位相加,7个0.1加1个0.1是8个0.1,也就是0.8.
4:竖式计算
0.77
0.77
+
0.03
+
0.03
0.80
0.80
师板书竖式计算过程:
强调计算结果化简
师(小结):回想一下,我们是如何计算这道题的?
2、总结算法,理解算理
(一)迁移算法
师: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师: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独立做出来。
生汇报
回顾计算过程
师:请学生进行验算
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出示小练习:
师:老师来考考大家,你们会做吗?
做在练习本上
比一比谁做的又对又快。
生汇报
师:好,孩子们,仔细观察今天的算式,和以前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
师:那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呢?
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算法与算理是一样的,都是相同数位对齐,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加减。小数加减法也可以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去计算。计算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
出示小电脑题目
(3.75+3.4和1.3-1.25)
生汇报
讨论交流:4合为什么要对齐。3和2为什么要对齐?
5你是怎么计算的
10是怎么来的?
师:强调被减数位数比减数小,根据小数性质,在被减数的末位写0补位
仔细观察,怎样又快有好的对齐数位?
师:那怎样又快又好对齐数位?
生: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了
师: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就对齐了,说的真准确,掌声送给他!所以我们在进行小数加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对先把小数点对齐。
(二)沟通联系,提升算理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那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师:被减数位数比减数小,根据小数性质,在被减数的末位写0补位
师:被减数的末位不够减时,就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
师:位数不同的小数相加减,只要把小数点对齐,数位就对齐了。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能一句话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
3、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一)判断对错,用手势告诉老师,第一个为什么错说说理由,第二个。。。
(二)请快速做出这两道题的结果,展示竖式,说说怎样做的
四、回顾梳理,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你有什么收获?
知识:学会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沟通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
方法:学习了数形结合、转化、迁移的思想方法。
情感:体会数学的简洁之美,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