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5.蜡烛的变化 (课件21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5.蜡烛的变化 (课件21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02 15:00:37

文档简介

《蜡烛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自主设计实验,能从蜡烛的切割、加热、燃烧中发现物质的两种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探究乐趣,乐于合作交流,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关注和发扬。
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种是仅仅形态发生变化;另一种是产生了新物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
教学媒体:课件
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魔术。展示小魔术,神奇吗?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今天我们以蜡烛为例来研究物质变化的奥秘吧!
二、简单认识蜡烛。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蜡烛?与同学们分享你知道的知识。同学们真是见多识广,老师这里也有很多漂亮的蜡烛,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各种漂亮的蜡烛)漂亮的蜡烛装点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问:在哪些地方见过蜡烛?
生:过年时、过生日时、祈福时等等
师:这些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蜡烛它们的材质都是一样的,让我们了解一下蜡烛吧!
蜡烛知识简介(找生读)
三、如何让蜡烛“变”?
这节课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常见的蜡烛,请同学们观察
1.研究特点(你所了解的特征)
2.让蜡烛发生变化,有哪些方法?
细心的同学发现老师刚才板书的时候,“变”字写的非常大,“变”既是我们物质世界的主题,也是我们这节课的主题。同学们思考一下,用什么方法使你手里的蜡烛发生变化?看谁的办法最多
四、设计实验方案
请同学们打开实验盒,里面有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实验器材。(火柴、小刀、勺子、玻璃片)课件出示四种工具,给你们三分钟的时间,小组根据这些器材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五、实验汇报
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汇报实验方案,挖掘工具的不同用法。课件出示温馨提示,注意实验安全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六、汇报实验结果
总结两大变化:哪个小组给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成果?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切割、加热、折断、雕刻等方法只是让蜡烛形态发生了变化;而蜡烛燃烧会产生黑烟,还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仅形态变化,还有新物质生成。总结两种变化,一种仅仅形态发生变化,另一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七、根据结论判断两种变化
同学们认识了两种变化,接下来就考考你们,下面的这些现象属于哪种变化?课件出示:折纸、小麦磨成面粉、木柴燃烧。交流后,重点研究白醋泡鸡蛋。(出示录制的微课)让学生理解它属于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并将实验后的鸡蛋带到课堂让学生观察体验。
八、介绍面塑
同学们,刚才的实验很神奇,老师再给大家介绍更神奇的东西。出示中国民间传统艺术——面塑。面塑属于哪一种变化?课下感兴趣的同学自己尝试做一做,把传统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板书设计:
形态发生变化:物理变化
产生新的物质:化学变化(共21张PPT)
科学---蜡烛的变化
我的名字叫蜡烛,快来认识我吧!
蜡烛主要成分为石蜡,是从石油中脱蜡而制得的,易熔化,密度小于水且不溶于水,有轻微气味。
蜡烛的作用:
1、在古代,因没电力,蜡烛用作照明,尤为重要。如成语:
秉烛夜游、烛尽光穷等。
2、在今天,蜡烛则更多的被赋予了感彩,例如生日晚餐、对亡灵的悼念、对未来的祈祷等等,特别是在纪念日和喜庆的日子里,人们便会点起蜡烛。如成语:火烛银花、火光烛天等。
3、另外,蜡烛也常会作为一种物理或化学实验的用品及用于工业生产上。
日常象征意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就算化为灰烬,也要发出自己的光亮,常用作比喻极有奉献精神的人,甘愿牺牲自己,而为他人着想。
蜡烛的知识简介
从观察蜡烛开始研究
1、仔细观察蜡烛有什么特征?
2、如果要使蜡烛发生变化,你会有哪些方法?
(可以点燃、切割、易碎、软硬、光滑的……)
切割、加热、点燃……
(一)“加热蜡烛”的实验:
实验步骤:
(1)点燃酒精灯,将燃烧匙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2)把小块蜡烛放在燃烧匙里,看看蜡烛的变化。
(3)熄灭酒精灯,等蜡油冷却后看看是怎样的呢?
(二)“点燃蜡烛”的实验:
(1)用火柴点燃蜡烛,看看蜡烛发生了什么变化?
(2)点燃蜡烛,火焰上面有黑烟产生,为了能清楚的看到黑烟是怎样的?用将玻璃片放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约1-2厘米处,观察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
温馨提示:
1.注意酒精灯的安全使用方法。
2.注意燃烧匙、蜡油别烫到手。
3.垃圾物品合理放置。
物体
名称
实验
方法
现象
实验前
实验后
蜡烛
切割
加热
点燃
碎小块
液态
燃烧、发光、
放热、烟尘…
大块、整根


固态
一支蜡烛
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
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点燃
还是加热

下雨
瀑布落下
木柴燃烧
植物光合作用
这些变化又是什么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500℃以下
1000℃
1300℃以上
冰山消融
钢铁生锈
电热丝升温
物质变化




冰山消融
钢铁生锈
电热丝升温
木炭燃烧
状态从固态变为液态
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温度从低到高
体积变小
颜色:灰黑
红或白
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
温度升高
变化中有没有
别的物质产生
变化


有新物质
铁锈生成
有新物质二
氧化碳生成
物理
变化
化学
变化
物理
变化
化学
变化




小麦磨成面粉
课外拓展:
做鸡蛋与醋的反应实验,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