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训练】浙教版7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4节 物质的比热(知识点+精练+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训练】浙教版7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4节 物质的比热(知识点+精练+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02 21:1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7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4节
物质的比热
【知识梳理】
1、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热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高温物体放热,降温;低温物体吸热,升温。
2、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用符号
Q
表示,热量单位为焦耳,简称焦,符号
J。
3、比热:我们把
1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降低)1℃时所吸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为比热。
比热单位: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
水的比热:4.2×103
焦/(千克×℃)
意义:1kg
水温度升高
1℃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4.2×103

4、比热表的阅读:⑴水的比热最大。(由此说明水作冷却剂、保温剂的作用)比热大的物体升温慢降温

慢,反之则相反。⑵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所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吸放热的多少无关。⑶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不同,说明比热与物质状态有关
5、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内陆气温的变化大;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夏季陆地降升温快,海洋降升温慢。(原因:海洋(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岩石)要大,升温慢
6、降水:沿海降水较多,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内陆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季。(原因:距离海洋远近不同。)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利用水的比热大这一特征,下列事例中与这一特征无关的是(
)
A.?福岛核电站受损后灌注海水降温?????????????????????????B.?汽车发动机中用水循环冷却
C.?晚间,在春播秧田里灌水保温?????????????????????????????D.?三峡水电站建水坝储水发电
2.一瓶酒精,倒出一半后,则剩余的酒精 (  )
A.?质量变为原来的1/2,密度变为原来的1/2,比热变为原来的1/2??????????
B.?质量变为原来的1/2,密度不变,比热变为原来的2倍
C.?质量,密度,比热都不变化????????????????????????????????
D.?质量变为原来的1/2,密度、比热都不变
3.关于比热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B.?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
℃所放出的热量,也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C.?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比热也越大,比热与热量有关??????????
D.?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它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4.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
B.?只要温度升高相同,比热容小的物体一定比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少
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比热容大???????????
D.?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的比热容大
5.?骄阳下的露天泳池边,水泥砂石地热得烫脚,而泳池里的水却凉凉的.这主要是因为(  )
A.?砂石的比热容大??????????????????B.?水的比热容大??????????????????C.?砂石的密度大??????????????????D.?水的密度大
6.炎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觉凉爽,而当人站在沙土上时却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具有不同的(??
)
A.?热量?????????????????????????????????????B.?质量?????????????????????????????????????C.?比热?????????????????????????????????????D.?密度
7.(2018·杭州模拟)如图所示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截图。图中显示的四个地方,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B.?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
C.?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D.?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冷水一定比热水的内能小,是因为冷水温度较低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用火炉烧水,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
D.?中午海滩上沙子比水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9.把一铁块放在火炉上加热一段时间后,下列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
A.?铁块的体积??????????????????????B.?铁块的比热容??????????????????????C.?铁块的内能??????????????????????D.?铁块的密度
10.(2018七上·天台月考)两个物体的质量、体积及构成物质都不相同,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相同,则(???
?????)
A.?质量较大的比热较大???????????????????????????????????????????B.?质量较小的比热较大
C.?体积较大的比热较大???????????????????????????????????????????D.?体积较小的比热较大
二、填空题
11.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冷却系统的故障,导致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为了给泄漏的核反应堆降温,向其内部注入大量的水,这是利用水的________?较大的性质。
12.在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小,这是因为水与干沙土相比________的________较大。
13.小旺看见人们在冬天常使用热水袋取暖,他灵机一动发明了“水床”
在床形的塑料袋内充上水。冬天用电热器给水加热,水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人睡在“水床”上面比直接睡在床上感觉暖和。夏天充入冷水,躺在上面又感觉非常凉爽。这种床用水作为介质,这是因为水的
?________?
较大的缘故。
14.?生活中,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________?;冬天下雪后,常在桥面上洒一些盐,这是因为加盐后,水的凝固点会________;在锅中隔水蒸菜,打开锅盖时,看见锅中的水在沸腾,但浮在水上的碗中的水没有沸腾,这是因为________?.
15.亚飞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她家,这激发了她探究城乡温差原因的兴趣。她利用双休日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在中午同一时刻测量了各个测试点的气温,并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
(1)从图中你发现________的温度最高,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2)亚飞想起陆游的一句诗“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的那个时代人们已经察觉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废气,释放出许多________;二是建筑物、马路中的沙石、水泥的________小,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明显;三是城市的水面小,吸热________(填“多”或“少”);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
16.(2019七上·柯桥月考)如图为一座人体青铜雕塑,反映的是古代人打造铁艺的场景。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硬度较大,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铁在1535℃时,会由固态变为液态,铁在潮湿的空气里容易生锈,铁在纯净的氧气中能燃烧。
(1)上述描述中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
(2)上图中这桶水是用来冷却烧红的铁器的,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冷却效果好。人们也常常用水的这一特征为生产、生活服务。下列事例中与这一特征有关的是?????????????????

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来取暖
B.在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C.晚上向秧田里灌水,防止秧苗受冻
D.汽车发动机用水循环冷却
三、解答题
17.(2020七上·吴兴期末)近年来,我国在持续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为了比较水和干泥土的比热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甲和乙内分别装入室温温度下的水和干泥土,在瓶口扎上气球,将它们一同浸入热水中,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还要控制塑料瓶中水和干泥土的________相等。
(2)本实验通过观察到________,表明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大。
(3)海绵城市建设增大了水域和绿地面积,能有效地缓解城市升温较快的问题,请解释:为什么增大水域面积可以缓解城市升温?________。
18.小宇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里夏天太热而不住他家,这激发了他探究城乡温差的原因。某星期天,他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于中午同一时间测出各测试点的气温,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一温度”坐标图。
(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________?;简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________

(2)随着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多城郊居民住进了新型社区,周围建有许多的公园湖泊,气候适宜,居住环境比市中心更为舒适,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来看,说明了________

(3)如果图中所示为杭州夏季某日的气温,而在浙江东南部沿海此时正遭受台风的影响,这种现象说明浙江省在夏季处在________?(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4)2012年依据中国气象局气象资料,杭州被网友列为新“四大火炉”之一,引发广泛关注。受高楼、大气污染、人为热源等影响,夏秋两季杭州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城市________?现象。结合图中信息,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19.小刚班的同学准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
(1)在此实验中,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少是通过比较________来判断的。
(2)其中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组别
液体
质量/克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
1

200
25
40
13分30秒
煤油
200
25
40
6分30秒
2

200
25
40
12分10秒
煤油
200
25
40
5分45秒
①使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却发现,第1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酒精灯火焰较小
B.烧杯口没有加盖
C.酒精灯中酒精量太少
D.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
②某同学利用实验数据大致描绘出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则图线________应代表煤油。
20.小林同学在探究水吸热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先在3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倒入—定质量的水,然后用3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水的质量、加热时间和温度变化如右表所示(设水体每分钟吸收的热量相同)。
(1)分析表中的1、2、3,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2)小林还想进一步探究:水吸热的多少可能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你的猜想是________。请你设计一个相应的实验表格。
21.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_______(填“A”或“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________。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________,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2.【答案】
D
3.【答案】
C
4.【答案】
A
5.【答案】
B
6.【答案】
C
7.【答案】
A
8.【答案】
B
9.【答案】
B
10.【答案】
B
二、填空题
11.【答案】
比热容?
12.【答案】
水;比热
13.【答案】
升高;比热
14.【答案】
比热容大;降低;碗中的水达到沸点后无法继续吸热
15.【答案】
(1)市中心(2)热量;比热容;少
16.【答案】
(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铁在纯净的氧气中能燃烧(2)A,C,D
三、解答题
17.【答案】
(1)质量(2)装有干泥土的(乙)瓶子上的气球膨胀得比装水的(甲)瓶子上的气球更大
(3)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泥土、建筑材料大,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水升高的温度要小,可以起到为城市降温的作用,所以可以缓解城市升温。
18.【答案】
(1)农村;水量多,水的比热吞大,吸热不易升温(2)人类活动可以改良局部区域小气候(3)季风区(4)热岛;加大绿化面积,修建人工湖,建设城市‘风道”等
四、实验探究题
19.【答案】
(1)加热时间(2)ABD;Ⅰ
20.【答案】
(1)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成正比。
(2)我的猜想是:质量一定时,水吸收的热量还可能与水升高的温度有关。实验表格:

质量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
1
100克
10℃
2
100克
20℃
3
100克
30℃
21.【答案】
(1)A;确保使用外焰加热(2)升高的温度;天平(或秒表)(3)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