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建议用时:3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从采集、渔猎向农耕、畜牧的转变,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的第一次变革,这一变革出现的时间距今约
A.一万年
B.五千年
C.三千年
D.两千年
【答案】A
【解析】距今一万年前,在人口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人类文明转变,故A项正确,其他时间均不符合题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诗经》中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21教育网
A.农业生产受到关注
B.农业技术取得突破
C.小农经济较为发达
D.现实主义成为主流
【答案】A
【解析】由材料“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
(?http:?/??/?www.21cnjy.com?)诗篇,《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可知,农业生产在当时已经受到关注,故选A。材料并未提及农业的生产技术问题,排除B;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开始产生,C项“发达”的说法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排除;材料并未就当时文学流派进行细致探讨,无法确知现实主义是否成为文学主流,排除D。21cnjy.com
3.据记载,在中国农业的发展中,先民们经历了从“尝百草”到“播五谷”和“种粟”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2·1·c·n·j·y
A.原始种植业发展的艰难
B.神农氏成为农业的始祖
C.原始农业与畜牧业分离
D.先民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答案】A
【解析】从题干先民们经历了从“尝百草”
(?http:?/??/?www.21cnjy.com?)到“播五谷”和“种粟”的过程,可以想象到原始种植业发展的艰难,故答案为A。农业的始祖是后稷而不是神农氏,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分离,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种植业,没有提到生存环境,D错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一书中提及“
(?http:?/??/?www.21cnjy.com?)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www-2-1-cnjy-com
A.生产方式不同
B.宗教信仰不同
C.生活习俗不同
D.历史传统不同
【答案】A
【解析】在东方的农耕文明中
(?http:?/??/?www.21cnjy.com?),牛是最重要的农用畜力,所以不可能会出现多吃牛肉的现象;西欧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内,畜牧业较为发达,所以食牛肉的较多。归根到底,生产方式的不同造成了饮食文化的不同,故选A项;是否食用牛肉与宗教信仰没有必然关系,故B项排除;C饮食文化本身属于生活习俗的一个方面,C项是表象,不是原因,排除;饮食文化的区别本身就是历史传统不同的一个表现,因此D项是表象,不是原因,排除。2-1-c-n-j-y
5.在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
(?http:?/??/?www.21cnjy.com?)尔人的文学作品中,常出现这样的词句:“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当地的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21
cnjy
com
A.修建水利工程,维护灌溉系统
B.颁布《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土地所有权
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利用对太阳神的崇拜组织人力抗洪救灾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两河流域的
(?http:?/??/?www.21cnjy.com?)苏美尔人深受洪水泛滥之害,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当地统治者所采取的措施是修建水利工程,维护灌溉系统,A项正确;中国古代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B、D两项均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来源:21cnj
y.co
m】
6.哥伦布发现美洲以来,许多诞生于动荡之中
(?http:?/??/?www.21cnjy.com?)的宝藏就在新大陆和传统的欧亚大陆之间穿梭。美洲品种多样的植物更是别具一格。由印第安人培植的,对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状况、促进人口快速增长起重要作用的作物是【出处:21教育名师】
A.甘薯、玉米
B.小麦、甘薯
C.玉米、水稻
D.烟草、可可
【答案】A
【解析】甘薯和玉米是印第安人培植的,产量比
(?http:?/??/?www.21cnjy.com?)较高,能够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状况,促进人口快速增长,A正确;两河流域是最早培植小麦的地区,排除B;水稻最早是由中国人培植的,排除C;烟草和可可不能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状况及促进人口快速增长,排除D。【版权所有:21教育】
7.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作物,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决定性因素是21
cnjy
com
A.人工取火的发明
B.建筑技术的发展
C.生产工具的进步
D.畜牧水平的提升
【答案】C
【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形态与发展,原
(?http:?/??/?www.21cnjy.com?)始人类居住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发展进步,本质上是由生产工具的进步造成的,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到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的演变,就是这一变化的突出表现。故C项正确;人工取火的发明、建筑技术的发展、畜牧水平的提升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工具的进步,其实质是生产力的发展。故排除ABD三项。
8.在印第安人的部落和村社中,玉米磨
(?http:?/??/?www.21cnjy.com?)坊设置在村镇中心,因为家家户户都要磨面,所以磨坊也是全村的重要社交场所。有时村民大会也在这里举行,从而又使磨坊与“权力”联系在一起。这反映了(
)
A.玉米是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B.印第安人实行直接民主
C.食物生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D.印第安人注重集体活动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玉米是美洲的主
(?http:?/??/?www.21cnjy.com?)要粮食作物之一。据材料,在印第安人的部落和村社中,玉米磨坊是重要社交场所,与“权力”有关。综合可知,这反映了玉米生产对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C项正确;A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实行直接民主”“注重集体活动”不能由材料得出,B、D项排除。21·cn·jy·com
9.在古埃及,国家控制农业
(?http:?/??/?www.21cnjy.com?)和手工业的大部分生产,巨大的国库和政府的粮仓里装满了征收来的实物税——谷物、牲畜、布匹和各种金属,用来支付国家的开销等。据说,所有人的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这体现出古埃及社会中(
)
A.人民深受专制政府剥削
B.国家严格掌控经济生活
C.税收制度已经相当完善
D.社会等级秩序十分严明
【答案】B
【解析】“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征收实物税等,体现的是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掌控,B项正确;其他三项皆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
10.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
(?http:?/??/?www.21cnjy.com?)从旧石器时代的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逐渐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以下关于农业产生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21·世纪
教育网
A.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第一次革命
B.农业的出现促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C.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D.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开始
【答案】D
【解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使得人类得以生产
(?http:?/??/?www.21cnjy.com?)自己需要的产品,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逐步转变为利用、改造自然,故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个飞跃,不是开始。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BC项都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2、材料解析题(共1大题,满分20分)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
(?http:?/??/?www.21cnjy.com?)器时代早期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进入原始农业社会以后,即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
材料二?除了自由人和奴隶之间的差别以外
(?http:?/??/?www.21cnjy.com?),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间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首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仍然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在这种公社范围内进行的共同耕作制。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完成的,…………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三
埃及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
(?http:?/??/?www.21cnjy.com?)两河流域,欧洲南部的爱琴地区,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中美洲的墨西哥、危地马拉等地,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是人类最早创造文明的地区。由于各地发展情况不尽一致,人类进入文明的时间也有先后之差。埃及和两河流域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即跨入文明,中国、印度和欧洲的爱琴地区稍晚一点,大约在公元前2500——前2000年进入文明,中南美洲则更晚一些,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进入文明。
——齐世荣总主编,杨共乐、彭小瑜主编:《世界史》
材料四:中国与西欧以不同的自然、经济条件
(?http:?/??/?www.21cnjy.com?)为背景,走上了不同的技术路线:西欧普遍实行休闲农作制,中国则发展了较为集约化的土地连种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
——卢峰《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入农业社会后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大幅度提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回答:恩格斯这段话描述的是什么?发生在哪个时期?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对比分析中西方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
【答案】(1)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增长。
(2)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国家也随之诞生。
(3)①东西方农业耕作技术的差异
农业结构问题,中国采取的是以复种连作制为主的种植农业,西欧采取的是以轮作制为主的农牧混合农业,休耕和收获后的土地一般用作牧场。www.21-cn-jy.com
②东西方农业中种植与畜牧的比重差异
中国是“主谷式”农业(先农后牧),农桑结合是中国农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西方是“谷草式”农业(农牧并重),农牧并举则是西方农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中国人的食物是以植物性的饭
(?http:?/??/?www.21cnjy.com?)菜为主,从饮食的原料结构来看是素食结构,粮食占主导地位(主食是豆类和谷物),肉食在其中占的比重少之又少,且主要是鸡和猪肉;从饮食的成品结构来看,是饭与菜相结合的结构,饭是主,菜是辅。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西方人的食物结构中肉奶的含量较高,肉类一直是大宗食品,除谷物外,牛乳、乳酪、黄油也是必需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建议用时:3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从采集、渔猎向农耕、畜牧的转变,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的第一次变革,这一变革出现的时间距今约
A.一万年
B.五千年
C.三千年
D.两千年
2.《诗经》中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农业生产受到关注
B.农业技术取得突破
C.小农经济较为发达
D.现实主义成为主流
3.据记载,在中国农业的发展中,先民们经历了从“尝百草”到“播五谷”和“种粟”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21cnjy.com
A.原始种植业发展的艰难
B.神农氏成为农业的始祖
C.原始农业与畜牧业分离
D.先民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4.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一书中提及
(?http:?/??/?www.21cnjy.com?)“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21·cn·jy·com
A.生产方式不同
B.宗教信仰不同
C.生活习俗不同
D.历史传统不同
5.在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
(?http:?/??/?www.21cnjy.com?)人的文学作品中,常出现这样的词句:“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当地的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www.21-cn-jy.com
A.修建水利工程,维护灌溉系统
B.颁布《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土地所有权
C.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利用对太阳神的崇拜组织人力抗洪救灾
6.哥伦布发现美洲以来,许多诞
(?http:?/??/?www.21cnjy.com?)生于动荡之中的宝藏就在新大陆和传统的欧亚大陆之间穿梭。美洲品种多样的植物更是别具一格。由印第安人培植的,对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状况、促进人口快速增长起重要作用的作物是2·1·c·n·j·y
A.甘薯、玉米
B.小麦、甘薯
C.玉米、水稻
D.烟草、可可
7.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作物,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决定性因素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人工取火的发明
B.建筑技术的发展
C.生产工具的进步
D.畜牧水平的提升
8.在印第安人的部落和村社中,玉米磨
(?http:?/??/?www.21cnjy.com?)坊设置在村镇中心,因为家家户户都要磨面,所以磨坊也是全村的重要社交场所。有时村民大会也在这里举行,从而又使磨坊与“权力”联系在一起。这反映了(
)
A.玉米是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B.印第安人实行直接民主
C.食物生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D.印第安人注重集体活动
9.在古埃及,国家控制农业和手工业
(?http:?/??/?www.21cnjy.com?)的大部分生产,巨大的国库和政府的粮仓里装满了征收来的实物税——谷物、牲畜、布匹和各种金属,用来支付国家的开销等。据说,所有人的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这体现出古埃及社会中(
)21·世纪
教育网
A.人民深受专制政府剥削
B.国家严格掌控经济生活
C.税收制度已经相当完善
D.社会等级秩序十分严明
10.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从旧
(?http:?/??/?www.21cnjy.com?)石器时代的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逐渐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以下关于农业产生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21教育网
A.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第一次革命
B.农业的出现促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C.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D.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开始
2、材料解析题(共1大题,满分20分)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推断
(?http:?/??/?www.21cnjy.com?),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进入原始农业社会以后,即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www-2-1-cnjy-com
材料二?除了自由人和奴隶之间的差别以外
(?http:?/??/?www.21cnjy.com?),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间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首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仍然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在这种公社范围内进行的共同耕作制。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完成的,…………2-1-c-n-j-y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三
埃及的尼罗河流域,西亚
(?http:?/??/?www.21cnjy.com?)的两河流域,欧洲南部的爱琴地区,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中美洲的墨西哥、危地马拉等地,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是人类最早创造文明的地区。由于各地发展情况不尽一致,人类进入文明的时间也有先后之差。埃及和两河流域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即跨入文明,中国、印度和欧洲的爱琴地区稍晚一点,大约在公元前2500——前2000年进入文明,中南美洲则更晚一些,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进入文明。21
cnjy
com
——齐世荣总主编,杨共乐、彭小瑜主编:《世界史》
材料四:中国与西欧以不同的自然、经济
(?http:?/??/?www.21cnjy.com?)条件为背景,走上了不同的技术路线:西欧普遍实行休闲农作制,中国则发展了较为集约化的土地连种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
——卢峰《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入农业社会后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大幅度提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回答:恩格斯这段话描述的是什么?发生在哪个时期?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对比分析中西方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