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单元评价检测(五)
(45分钟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工业领域的生产面貌。“新能源”指的是( )
A.水力 B.电力 C.风力 D.煤炭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2.下列带动机器运转的动力,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电力—水力—蒸汽动力
B.蒸汽动力—水力—电力
C.水力—电力—蒸汽动力
D.水力—蒸汽动力—电力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能力。带动机器运转的动力先是水力,工业革命时瓦特蒸汽机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取代蒸汽机成为机器的主要动力。
3.(2009·南宁中考)1931年,一位给人们带来光明的科学家病重的消息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个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请判断这位科学家是( )
A.瓦特 B.法拉第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是“‘灯’还亮着”。美国著名科学家爱迪生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电灯泡。
4.1908年前后,欧美流行着一首诗:“富人成双而至,他们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汽车),穷人乘坐的福特(汽车)而至,他们笑个不停。”推动诗句中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世界大战的结束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启蒙运动的发展
D.改良蒸汽机的运用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能力。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的。
5.2010年4月10日,载有波兰总统卡钦斯基的客机,在俄罗斯斯摩棱斯克附近坠毁。客机上包括波兰总统夫妇以及众多波兰高官政要在内的96人无一生还。客机坠毁事件发生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高度关注。你知道世界上最早发明飞机的是谁吗( )
A.瓦特 B.史蒂芬孙
C.莱特兄弟 D.卡尔·本茨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了飞机。
6.右下图所示,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著变化,其决定性因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C.大机器生产的使用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870年后”。从时间上看,这正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吻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
7.有史学家认为,一战爆发的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愿望。其中“一战”前殖民地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是( )
A.英、美 B.德、法
C.美、德 D.英、德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在殖民地的争夺上,矛盾最激烈。
8.1914年6月,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王位继承人斐迪南及其夫人。对这一事件评价正确的是( )
①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气焰,维护了世界和平
②是恐怖主义的暗杀行为,不值得赞扬
③维护了塞尔维亚的独立和安全
④被帝国主义利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解析】选B。解题流程如下:
9.历史上称凡尔登战役为“绞肉机”主要是用来形容
( )
A.战争武器的先进性
B.战争进展的快速性
C.战争范围的广泛性
D.战争的残酷性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教材对战争情况的描述进行分析。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70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可见战争的残酷性,故选D。
10.加速一战结束的因素包括( )
①美国参战 ②凡尔登战役
③德国投降 ④中国参战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美国、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加速了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的失败,德国投降是一战结束的标志,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不是促使一战结束的因素,故选D。
11.(2009·佛山中考)1791年的一天,法国巴黎60多万人迎送一位哲人的灵柩迁葬先贤祠,灵车上写着:“他引导人们走向自由之路。”这位哲人是( )
A.但丁 B.达·芬奇 C.达尔文 D.伏尔泰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能力。由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法国”“哲人”“自由之路”可知是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他的启蒙思想影响深远,但丁、达·芬奇是意大利人,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达尔文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故选D。
12.李明同学准备办一期历史小报,收集了有关莎士比亚、伏尔泰、鲁迅、严复和胡适的图片资料。你认为该小报应取个怎样的名称( )
A.文艺复兴的先驱 B.思想解放的先驱
C.启蒙运动的先驱 D.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鲁迅、严复和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故选B。
13.近代自然科学能够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取得巨大发展,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科学的进步
B.科学家的努力
C.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启蒙思想的思想解放作用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故选C。
14.右图是1970年英国发行的D系列1英镑纸币上的图案。牛顿身后是一根开花的苹果树枝,身边的桌上是他手制的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
纸币背面左半部分的主要图案是各种椭圆形的天体运行轨道。钞票上纪念牛顿的贡献除反射式望远镜外还有( )
A.杠杆定律 B.万有引力定律
C.微积分 D.浮力定律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词为“苹果树枝”“各种椭圆形的天体运行轨道”可联想到牛顿观看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项是其在数学上最重要的贡献。A、D两项与阿基米德有关。
15.(2010·河南模拟)他是一位近代科学家,他的理论颠覆了上帝造人说,让人们理性地认识了人类自身的起源。用他的理论可以解释的问题是( )
A.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很长
B.为什么久放的牛奶会变酸
C.为什么苹果会坠落在地面
D.为什么原子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颠覆上帝造人说,认识人类自身的起源”理论指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A项可用达尔文的理论解释。
16.右图是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展示的爱因斯坦蜡像,背景为他提出的E=MC2公式。人们展示他的蜡像,主要是由于他
( )
A.提出了相对论
B.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C.发明了碳丝灯泡
D.著有《物种起源》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B、C、D三项分别为牛顿、爱迪生、达尔文的成就。
17.以下是某同学在学完第八单元后,写的一首赞美诗:“为了心中的艺术,您一生执着的无怨无悔,最恨的是耳聋。音乐中您如在旷野里奔跑,忘记所有的苦难。痛苦便是您欢乐之源,艺术则是您战胜苦难的武器。”这位同学赞颂的人物是( )
A.牛顿 B.贝多芬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由题干中的关键词“艺术”“耳聋”“音乐”“艺术则是您战胜苦难的武器”等可判断该人物是作曲家贝多芬,A、C、D三项都是科学家,与题意不符。
18.文艺作品来源于社会现实,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是( )
A.《英雄交响曲》
B.《命运交响曲》
C.《田园交响曲》
D.《合唱交响曲》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故选A。
19.下面关于托尔斯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B.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C.揭露了19世纪初期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D.《战争与和平》是他的代表作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是《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其作品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故C项叙述错误。
20.如果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向日葵”“扑向太阳的画家”等文字,其指向的艺术家是( )
A.梵高 B.达·芬奇
C.但丁 D.贝多芬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由题干中的“向日葵”“画家”,可判断是梵高。B项的代表作主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C项是文学家;D项是音乐家。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6分,第24题12分,共50分)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对应的历史人物。
科技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而科学理论则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请写出下列材料所示的科学家或科技创新者。
(1)他是古希腊杰出的科学家_________,以发明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
(2)他是英国机械师_______,他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3)他是英国科学家_____________,其贡献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
(4)他是英国科学家_________,他的理论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5)他是德国科学家___________,他创立的相对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答案: (1)阿基米德;(2)瓦特;(3)牛顿;(4)达尔文;(5)爱因斯坦
2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二 ……在电力的运用上,电报、电话、电灯、电梯、电影放映机等新兴电器相继问世,电报电话公司、电影公司等企业纷纷建立。
材料三 生产集中于越来越大的企业的过程非常迅速。现代工业的调查提供了说明这一过程的最完备最明确的资料。例如:……不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的四分之三的汽车和电力。
——《列宁选集》第二卷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电报、电话等新兴电器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就?(2分)
(3)两次工业革命都出现了新能源,促使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两个新时代,这两个新时代分别是什么?(4分)
(4)材料三说明资本主义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2分)
(5)学习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以后,你有何感想?(2分)
【解析】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及电力的发明和广泛运用分别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使人类历史分别进入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结合三则材料可见科技推动了社会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答案: (1)蒸汽机。
(2)第二次工业革命。
(3)“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4)垄断和垄断组织的产生。
(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3.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远去,但是战争所带给我们的伤痛却难以磨灭。某校九年级一班创办了一期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黑板报。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栏目的设置。
【图解战争】
为了详细了解一战爆发的情况,黑板报中设置了“图解战争”这一栏目,具体的图示如下,其中还有些内容没有完成,请你补充完整。
(1)请将图示中符号所表示的内容补充完整。(8分)
军事同盟: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导火线: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战役: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探究】
为了深入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黑板报中出示了这样的一个讨论话题。
小明: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小红:一战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2)请你参加讨论,你同意哪一同学的意见?请说明理由。(6分)
【深思感悟】
在黑板报的一个栏目设置中,要求同学们写出一句你最想说的话,来表达战争所带给你的感想。(要求简洁,有说服力!)
(3)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主要考查点为两大军事同盟的形成及影响,一战的导火线、著名战役、性质及给人们的启示等知识,立足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答案: (1)①同盟 ②协约 ③萨拉热窝
④凡尔登(其他如索姆河战役等一战著名战役亦可)
(2)我同意小明的意见。因为列强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觊觎全球,争霸世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虽然塞尔维亚顺应战前普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维护民族独立,是一战中一股带有正义的力量,但并不能改变一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
(3)远离战争,热爱和平!(符合题意即可)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
——恩格斯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伟大人物”除了伏尔泰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指出材料一中“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的权威指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二表明伏尔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
(4)这些“伟大人物”的批判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主张及这一运动产生的影响等知识,结合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答案: (1)孟德斯鸠 卢梭。
(2)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
(3)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强调自由平等。
(4)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中国、日本等国家的思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