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七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莆田七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2-02 18:3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莆田七中2020-2021学年度上高二地理期中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个正确或最佳答案)
图3—1—2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经济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D.生活条件
2.以下叙述可以反映我国地理环境差异的是(
)。
①农业发展方向上东农西牧
②传统运输方式上南船(船舶)北马(马车)
③粮食生产种类上南稻北麦
④糖料作物种植上南蔗(甘蔗)北菜(甜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3.导致图3—1—2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不同的地理环境差异,最主要是(
)。
A.历史条件
B.交通条件
C.土地条件
D.气候条件
4.台风是福建沿海地区的主要灾害,要对台风进行及时监测的最佳地理信息技术是(
)。
A.气象预报
B.遥感技术(R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地理信息系统(GIS)
5.福建省是全国重要的林区,如果将GIS新技术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
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
C.用来测量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制定植树造林方案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图3—2—2是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4~7题。
6.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年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
A.鼠害猖獗
B.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C.草场的季节变化
D.草场载畜量可继续增加
7.导致西北荒漠化扩大的因素中比重最大的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8.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
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
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防护林网
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⑤⑥
9.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B.气候干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育良好
C.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D.这里的高山冰川作用显著,加上图中河流的作用
图3—2—6是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关于亚马孙雨林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
B.雨林破坏的背景是当地人口素质低下
C.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
D.亚马孙公路从大西洋沿岸贯通太平洋沿岸
11.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在无林地区20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A.净化空气
B.保持水土
C.调节大气成分
D.含蓄水源
读图3—3—2与图3—3—3,回答13~16题。
13.20世纪80年代,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
A.原料工业
B.加工工业
C.采煤业
D.冶金工业
14.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围绕能源开采,着力构造的产业链是(
)。
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
③煤——电——钢
④煤——铁——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山西省资源丰富,煤产量大,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其重要原因是(
)。
A.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小
 
B.电力投资比重过大,煤炭工业投资比重小
C.煤质量不高
D.工业结构长期以单—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
16.国家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同时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实施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重点措施是(
)。
A.扩大煤炭开采量
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产业结构将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黄河上游河段水量丰富、落差集中、水能蕴藏量丰富,尤其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全长918km,天然落差1324m,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33万kW,具有工程投资相对较小和水库移民相对较少、对外交通方便、经济指标好等优点,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据此完成17~18题。
17.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海拔高度大
②河流流量大
③水位季节变化大
④河流落差大
⑤水库移民较少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④⑤
18.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
②增加年径流量
③改善枯水期水质
④提高地下水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图3—4—1为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图,读图完成19~22题。
19.东北大部分地区气候属于(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20.东北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优势条件是(
)。
A.雨热同期,热量条件好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黑土广布,人均耕地多
D.开发历史悠久,交通便利
21.东北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季节是(
)。
A.4月~10月
B.10月~次年4月
C.3月~6月
D.11月~次年3月
22.适宜在东北农业基地大量种植的农作物有(
)。
A.玉米和小麦
B.甘蔗和甜菜
C.油菜和青稞
D.菠萝和椰子
图3-4-5是珠江三角洲与长江兰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4~16题。
23.
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
A.国际经济背景
B.对外开放政策
C.良好的区位条件
D.侨乡优势
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25.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我国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39%,图3—5—2是我国西电东送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26.西电东送是把西部的水电和坑口电站的火电输往东部,图中坑口电站主要分布在(
)。
(
班级:
    
   
姓名:
      
   
座号:
    
考室:
   
 
 
 
)
A.b
B.d
C.c
D.a
27.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这是因为(
)。
A.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和使用量减少
B.使东部电价升高,其他能源消耗增多
C.使东部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
D.使东部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
图3—5—8是世界汽车产业四次大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18~20题。
28.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这使美国汽车产量迅速增加,其有利条件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D.国土地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29.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主要条件是(
)。
A.原材料和燃料资源丰富
B.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D.重视科学技术的投入
30.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公司纷纷落户中国,建立生产线,这使中国汽车产量迅速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
B.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高
C.发达的经济和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D.科技迅速发展,潜在市场广大
莆田七中2020-2021学年度上高二地理期中考试答案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个正确或最佳答案)      考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
31读“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
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
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__________,夏季_______,________;
松嫩平原在____________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
(2)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_________业,主要种植_____________
等,作物熟制:____________熟;
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_________业,主要种植_____________等,作物熟制:_________熟。
(3)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__________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_______。
32.图3-2-10是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示意图,图3-2-11是荒漠化发展与结果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
降水
,干旱程度

(2)说明导致西北地区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
(3)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索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由图3-2-10可见,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
下降,其实质是
退化。
33:读“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问题:(8分)
(1)“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__________。
(2)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由西向东途经的地区,自然带依次变化,这主要反映的自然带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产生的影响是:
(4)“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将对我国加快西部地区的开发的主要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4.读图3—4—10并分析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源源不断的农民工。大批农民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材料二
如图3—4—10所示,2008年年底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沿海地区不少工厂关闭、破产或停产,形成“百万民工返乡潮”。
(1)如果在你的家乡开展“农民工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下列举的研究性学习思路,请正确排序。①分析农民工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②探讨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与途径;
③收集、阅读资料,了解当地农民工现状。
(2)形成“百万民工返乡潮”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若要完成问题(1)研究性学习任务,(3)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途径)收集资料?(至少回答4点)
莆田七中2020-2021学年度上高二地理期中考试答案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个正确或最佳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D
B
C
B
A
D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C
C
D
C
A
D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B
A
A
D
A
D
B
D
31.(1)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温带季风(2)水田耕作  水稻  一年两熟至三
旱地耕作  玉米、春小麦、大豆  一年一熟 (3)水产业  畜牧业
32
33
城市分布 从沿海向内陆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地区有能源结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动相关产业的基础建设是,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加快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吸收和积累资金带支西部经济发展。
34.
1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