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七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莆田七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2-02 18:3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莆田第七中学2020-2021上高三地理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50分)
   米线是由优质大米经过发酵、磨浆、蒸煮、压条、晾晒等工序制作而成。因其吃法多样、口感独特深受攀枝花市民的喜爱。攀枝花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在研学旅行中,发现盐边县某村生产的米线畅销市内外。下图为该村局部等高线分布及攀枝花气候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新鲜大米制作米线口感最佳,正常年份,该村最适合晾晒米线的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晴朗的下午,下列最适合晾晒米线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1中①②③④表示大别山区位于湖北某地的山脊或山谷,点a、b、c对应的海拔分别为900米、600米、300米。据此完成第3~4题。
3.①②③④中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4.对图中P点自然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坡面径流自东北流向西南
B.位于阴坡
C.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坡度最大
   2020年8月13日,山东省上空出现西南-东北走向的强对流云系,并发展形成飑线系统,飑线所过之处带来雷电、短时强降水以及7到8级的阵风。山东博山1小时降水量超40毫米。飑线是指范围小、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它来临时会出现风向突变、风力急增、气压猛升、气温骤降等强天气现象,有气象记录显示夏季午后该天气系统经过大型湖面时,强度会减弱。据此完成5-7题
5.根据材料推测,山东博山8月12日的天气特点最可能是
A.高温、高湿 B.低温、干燥 C.高温、干燥 D.低温、湿润
6.下列关于"飑线"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飑线常常与暖锋相伴发生 B.飑线通常形成于热气团的边缘
C.飑线前方多为强劲的偏北风 D.飑线降水都发生在前方
7."飑线"天气系统过境大型湖面,其强度减弱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摩擦力小 B.空气对流减弱
C.水汽得到补充 D.热量得到加强
   奥里诺科河(如下图)是南美洲重要的河流,全年水位变化大,流城内大部分地区雨季在4-9月,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甲河段一年有两次沙峰。汛期时河水倒袭进入乙支流。据此完成8-10题。
8.汛期时河水倒灌入乙支流现象成因,正确的是
A.汛期乙支流与干流比降增大
B.下游水量大,流速快
C.下游地势低平,水流不畅,干流顶托
D.下游干流泥沙淤积严重
9.甲河段两次沙峰的泥沙来源分别是
A.干流洪水携带、南侧山地水土流失
B.干流洪水携带、海水顶托
C.南侧山地水土流失、海水顶托
D.干流洪水携带、支流退水输送
10.甲水文站测得奥里诺科河含沙量逐渐变小的时间段是
A.1-3月 B.5-7月 C.7-9月 D.9-11月
下图为宁夏平原及其周围地区地形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贺兰山的构造地貌类型是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火山
12.关于宁夏平原形成过程的推断,正确的是
A.岩层断裂下陷,黄河携带的泥沙冲积形成
B.贺兰山隆起,拦截大量洪积物沉积而成
C.岩层断裂下陷,西北风挟带沙尘沉降而成
D.贺兰山隆起,东南风挟带沙尘沉降而成
   澳大利亚的国树——桉树占全国森林面积的80%.2019年9月到2020年1月中 旬,澳大利亚山火导致全国大部分林区着火,损失严重,但大部分桉树仅仅只是烧光了枝叶,山火过后快速“复活”。澳大利亚山火肆虐,浓烟四处飘散,连2000千米外的新西兰冰川都受影响,原本白茫茫的冰川,被澳大利亚吹来的烟雾污染至焦糖色。下图示意澳大利亚的山火分布区域。读图完成13-15题。
 13.新西兰冰川上的焦糖色物质由 携带而来。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盛行西风 D.极地东风
14.焦糖色物质覆盖导致新西兰冰川
A.旅游价值提高
B.反射作用增强
C.厚度增大
D.融化速度加快
15.澳大利亚森林火灾后,起火区域
A.树种更单一 B.土壤矿物质减少 C.荒漠化减轻 D.土壤含水量增加
  当年欧洲人的帆船驶到某个海域时无风只能长时间漂流,最后不得不把运输的马匹推下海,欧洲人将该海域所在的纬度被称为“马纬度”。图为当年欧洲人绕好望角到亚洲的部分航线。读图完成16-17题。
16.图示航程会经历“马纬度”现象的次数是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17.图示航程,船员还会经历的现象是
 A.在①航段中,帆船越往南驶天空能见度就越好
 B.在②航段中,帆船夏季可以借东北风顺风行驶
 C.在③航段中,帆船看到鱼群踊跃,岸边植被茂密
 D.在④航段中,帆船7、8月经过好望角时风雨较大
  为研究青藏高原冰冻、消融交替过程中土壤热量迁移的变化,某考察组对无长期定居居民的羌塘高原核心区进行了土壤温度的观测。下图为羌塘高原核心区2014年1月和4月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图。完成14-16题。
18.图中一天经历着土壤冻结-消融过程最显著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影响该地区表层土壤温度日变化最主要的直接因素是
 A.地面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太阳辐射 D.人类活动
20.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吉林 B.黑龙江 C.内蒙古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茎柔鱼为大洋性浅海种,分布在东太平洋的广泛海域,高密度区主要分布在从赤道到18°S的南美大陆架以西370—460 km的外海。据此完成问题。
21. 从赤道到18°S的南美大陆架以西,与茎柔鱼分布密切相关的洋流表示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2. 有些年份茎柔鱼的产量较往年大幅度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A.过度捕捞 B.厄尔尼诺现象 C.全球气候变暖 D.海洋污染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①为断层,③为变质岩,④⑤为岩浆岩,②⑥为沉积岩。据此回答问题。
23. 图中
A.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地层②
B.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相同
C.⑤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
D.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
24. 图中
A.甲处地质构造具有良好的储水条件 B.乙处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C.丙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 D.丁区的岩石最可能为石灰岩
图 1为全球海陆分布及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图 2为四种板块边界类型示意图。完成问题。
图 1
25. 图 1中四地与图 2板块边界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甲 ②—丙 ③—乙 ④—丁 B.①—乙 ②—丁 ③—甲 ④—丙
C.①—丙 ②—甲 ③—乙 ④—丁 D.①—丁 ②—乙 ③—甲 ④—丙

图 2
2020-2021学年 高三期中考地理试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选择题(50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目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4个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蓝莓果实颜色极具吸引力,风味独特,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是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我国野生蓝莓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大多树体矮小,一般高30—80cm,适宜在气候温凉阳光充足的地区生长, 喜疏松、湿润、有机质含量高的沙壤土,抗寒能力较强,被誉为“寒地生命之果”。伊春市是中国野生蓝莓主产区,也是最适宜蓝莓种植的区域,被誉为“中国蓝莓之乡”。 由于对野生蓝莓过度开采,伊春市颁布政府令保护蓝莓资源,并将每年8月2日—8 日定为“小兴安岭蓝莓节”。
(1)从气候角度分析小兴安岭林区土壤湿润的原因。(4分)
(2)蓝莓虽然耐寒,但是在极端天气下,仍会出现超低温冻害。调查发现在丰雪年, 蓝莓超低温冻害明显减轻。试说明其原因。(4分)
(3)针对伊春市蓝莓产业的现状,请为其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27.(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温尼伯湖是加拿大第三大淡水湖,是更新世冰期巨大的古冰川湖的残迹。大陆冰川消融初期,温尼伯湖湖水曾经通过雷德河流入密西西比河。随着冰川进一步消融,温尼伯湖湖水改由纳尔逊河注入哈得孙湾,湖面逐渐保持稳定。夏季,温尼伯湖经常爆发蓝藻。下图示意温尼伯湖流域。
(1) 指出温尼伯湖从形成初期到湖面稳定期间水位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6 分)
(2)简述温尼伯湖湖水外泄方向改变后,雷德河水文特征的变化。(4分)
(3)你是否赞同开凿人工运河连通雷德河和密西西比河,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4 分)
28.(14分)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高原是美国唯一的荒漠高原,其疏松的地表由盐分较高的页岩风化而成。科罗拉多河贯穿整个高原,利斯费里、帕克坝是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科罗拉多河的上游水资源极为丰富,汛期出现在4、5月份;中游、下游径流逐渐减少,且泥沙含量大。1936年后,该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流域水资源近80%用于农田灌溉,灌溉后的退水再排入河中,沿河灌区反复利用。随着工农业规模的扩大,科罗拉多河流域水资源日趋紧张。
(1) 简析科罗拉多河中游、下游泥沙含量大的原因。(6分)
(2) 科罗拉多河上游汛期出现在4、5月份,试从气候、地形角度分析其成因。(4分)
(3) 科罗拉多河下游河水盐度不断增加,分析其成因。(4分)
29.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问题。(8分)
(1)图中C在B的________方向。若一架飞机沿AC航线飞行,其最短飞行航线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
(2)AC间距离与AB间距离相比较,AC________AB(填“>”或“<”),其中AB实地距离大约为________ km。
(3)说明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并判断该区域主要气候类型。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B B A A B B C D D C A C D A
16-20 BD BcD 21=25 CBDDD DB
二、非选择题(55分)
26.(14分)
(1)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夏季有大气降水,土壤水分补给充分;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较小,土壤湿润。(4分)
(2)蓝莓植株高度较矮(0.3~0.8米),容易被积雪覆盖;积雪减少了地表热量的散失;阻隔冷空气(冬季风)直接侵袭蓝莓树体和土壤。(4 分)
(3)加强野生蓝莓的保护和抚育;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加强蓝莓科研投入,加快野生蓝莓的人工栽培;打造品牌优势,积极开拓市场;搭建文化平台,拓展蓝莓观赏旅游,实现经营多元化。(任答2点得6分)
27.(14分)
(1)变化情况:先升高后降低。(2 分)
原因:(冰川侵蚀形成湖盆)冰川消融,湖泊水位上升;(2分)(随着冰川进一步消融)冰川面积减小,消融补给的湖泊水量减少,湖水外泄通道变化,湖泊水位下降。(2分)
(1) 河流水量减小;(2分)径流量季节变化加大;(2分)出现凌汛。(2 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2) 赞同。原因:河流故道,地势低平,开凿工程量小;(2分)提高水系连通性,利于发展航运;(2分)加快污染物的净化速度;(2分)连通两国水系,促进国际合作。(2 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或不赞同。原因:河流水量较小、冰期较长,航运价值较低;(2分)可能扩大水污染范围;(2分)易造成外来物种入侵;(2分)跨国流域,工程修建可能引发国际纠纷。(2 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21.(28分)
(1)上游为荒漠,植被稀疏;(2分)
   表土疏松;(2分)
   落差大、流量大、流速快,河床冲刷强烈。(2分)
(5) 上游主要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降水集中在冬半年;(2分)
   地势高,山地抬升使冬半年降雪量大、积雪量大;(2分)
   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季节性积雪融化,形成汛期。(2分)
(6) 流域内的土壤中含盐量高,(2分)河水被反复用于灌溉,退水将土壤中的盐分带入河流;(2分)中、下游人们引水增加,径流减少;(2分)降水少,蒸发量大,使河水盐度不断增加。(2分)
29 (1)东南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2)> 222
(3)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大陆西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