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七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莆田七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03 15:1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上学期莆田七中期中考高三生物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 审核人:生物备课组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在口腔上皮细胞中,大量合成ATP的细胞器是( )
A. 溶酶体 B. 线粒体 C. 内质网 D. 高尔基体
2.组成下列多聚体的单体的种类最多的是( )
A. 血红蛋白 B. DNA C. 淀粉 D. 纤维素
3.关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B.高倍镜下无法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
C.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D.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4. 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B.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
C.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
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
5. 蛋白质和DNA是两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对两者共性的概括,不正确的是( )
A. 组成元素含有C、H、O、N B. 由相应的基本结构单位构成
C. 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 D. 体内合成时需要模板、能量和酶
6.下列生物或结构中一定不含胸腺嘧啶的是( )
A.基因 B.大肠杆菌的质粒
C.艾滋病病毒 D.淋巴细胞的线粒体
7.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B.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C.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D.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8.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一种元素的作用能被其他元素替代
B.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
C.主动运输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元素组成的相对稳定
D.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9. 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10. 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有关研究发现,它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 )
A.核仁被破坏 B.染色体被破坏 C.细胞膜被破坏 D.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受到影响
11.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 )
A.S1=2 S2 B.S1>2 S2 C.S1<2 S2 D.S112.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13.某同学居家学习期间,准备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材料。在下列方法中(每天换一次水),根尖生长状况最好的是( )
A. B.
C. D.
14.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15.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 )
A.需要ATP提供能量 B.DCIP被氧化
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 D.会产生氧气
16.将一株质量为20 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 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 )
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 B.光、矿质元素和水
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 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
17.为研究高CO2浓度与干旱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某科研小组测定了不同条件下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如图),据图判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本实验应设置多次重复,每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等条件都应相同
B.干旱胁迫下降低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大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C.该实验中,干旱胁迫下制约净光合速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是水
D.若未来CO2浓度升高、干旱频发,合理灌溉将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措施
18.完整的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下图为真核细胞核糖体大、小亚基的合成、装配及运输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上图所示过程可发生在有丝分裂中期
B. 细胞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于rDNA中
C. 核仁是合成rRNA和核糖体蛋白的场所
D. 核糖体亚基在细胞核中装配完成后由核孔运出
19.如图甲是淀粉酶活性受pH影响的示意图, 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麦芽糖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个条件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降低时,E点不变,D点右移
B.pH=a时,E点不变,D点右移
C.pH=c时,E点为零
D.淀粉的量增加时,E点下移,D点左移
用新鲜制备的含过氧化氢酶的马铃薯悬液进行分解H2O2的实验,两组实验结果如图。第1组曲线是在pH=7.0、20℃条件下,向5mL1%的H2O2溶液中加入0.5mL酶悬液的结果。与第1组相比,第2组实验只做了一个改变。第2组实验提高了( )
悬液中酶的浓度
H2O2溶液的浓度
反应体系的温度
D. 反应体系的pH
二、不定项(每题4分,共8分)
21.有些实验可以通过染色改进实验效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观察菠菜叶肉细胞时,用甲基绿染色后叶绿体的结构更清晰
B.在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红墨水,可用于观察白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
C.检测花生子叶中脂肪时,可用龙胆紫溶液对子叶切片进行染色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可用台盼蓝染液区分菌体死活
22.如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
B.①④过程可以产生ATP,②③过程需要消耗ATP
C.①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
三、非选择题(6小题,共52分)
23.(5分) 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 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 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 色的脂肪颗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C”、“N”或“O”)。
(3)实验第11 d后,如果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
和 。
24.(10分)人体细胞膜上分布有葡萄糖转运体家族(简称G,包括G1、G2、G3、G4等多种转运体)。
(1)G在细胞中的 合成,经过 和 依次加工后,分布到细胞膜上。
(2)由上图分析可知,葡萄糖通过 的方式运输进入上述两种细胞。研究表明,G1分布于大部分成体组织细胞,其中红细胞含量较丰富。G2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胰岛B细胞。两种转运体中,G1与葡萄糖的亲和力 (填“较高”或者“较低”),保障红细胞在血糖浓度低时也能以较高速率从细胞外液摄入葡萄糖。当血糖浓度增加至餐后水平(10mmol/L)后,与红细胞相比,肝脏细胞
增加很多,此时肝脏细胞摄入的葡萄糖作为 储存起来。
(3)研究表明,G3分布于脑内神经元细胞膜上,G4主要在肌肉和脂肪细胞表达。人体不同的组织细胞膜上分布的G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这种差异既保障了不同的体细胞独立调控葡萄糖的 ,又维持了同一时刻机体的 浓度的稳定。
(4)肿瘤细胞代谢率高,与正常细胞相比,其细胞膜上G1的含量 (填“高”或者“低”),临床医学上可用G1含量作为参照指标。
25.(10分)萌发的小麦种子中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较耐热,但在pH为3.6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
实验材料和用具:萌发的小麦种子、麦芽糖标准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一:制作麦芽糖梯度液。取7支干净的试管,编号,按表加入试剂后60℃水浴加热2min。
试剂 试管号
1 2 3 4 5 6 7
麦芽糖标准液(mL) 0 0.2 0.6 1.0 1.4 1.6 2.0
蒸馏水(mL) 2.0 1.8 1.4 1.0 X Y Z
斐林试剂(mL) 2.0 2.0 2.0 2.0 2.0 2.0 2.0
二:用萌发的小麦种子制备淀粉酶溶液。
三: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70℃水浴15min后迅速冷却。
四:另取4支试管,编号A、B、C、D,向A、B试管中各加5mL5%淀粉溶液,向C、D试管中分别加2mL已经处理的酶溶液(忽略其中含有的少量麦芽糖)和蒸馏水,将4支试管40℃水浴10min。将C、D试管中的溶液分别加入到A、B试管中,摇匀后继续40℃水浴10min。
五:取A、B试管中反应溶液各2mL分别加入E、F试管,然后向E、F试管分别加入 ,
(处理)后,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将E试管中颜色与第①步中获得的麦芽糖标准液进行比较,获得该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并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请分析回答:
(1)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小麦种子中 。
(2)步骤一的5~7试管中加入蒸馏水的量(X\Y\Z)分别是 , , (单位mL)。
(3)实验中B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检测实验使用的淀粉溶液中 。
(4)若要测定另一种淀粉酶的活性,则需在第 步骤进行改变。
26. (7分)为了研究细胞器的功能,某同学将正常叶片置于适量的溶液B中,用组织捣碎机破碎细胞。再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所用溶液B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离心沉淀出细胞核后,上清液在适宜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彻底分解,原因是此上清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分离得到的叶绿体悬浮在适宜溶液中,照光后有氧气释放:如果在该适宜溶液中将叶绿体外表的双层膜破裂后再照光,______ (填“有"或“没有" )氧气释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7分)棉花与多种作物间作,对棉花光合特性及根系生长有一定的影响。经研究发现,间作洋葱或者孜然的棉花单株质量、叶面积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经实验发现,不同的处理方式下的棉花,其不同生长发育期间棉花体内叶绿素含量如下图所示:
棉花间作孜然(C∥C)、棉花间作洋葱(C∥O)、棉花单作(CK)
(1)叶绿素分布的场所是在叶绿体的 ,若要提取叶绿素,所选试剂根据的原理是 。
(2)据图分析:该实验研究的课题是 。
(3)图中三种处理方式中 最有利于提高棉花的产量。试从图中分析原因

28.(13分)葡萄酒是葡萄汁经酵母菌发酵而成的。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中的X溶液有助于维持溶液甲装置的瓶中气压相对稳定,与乙装置相比,用甲装置酿制萄萄酒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葡萄汁装入甲装置时,要留有约1/3的空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某同学若用乙装置进行发,并设置两个不同处理(乙A和乙B)。乙A装置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B装置中没有氧气。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宣的情况下,测得一段时间内乙A和乙B中酒精含量的変化趋势及乙A中氧气含量的变化趋势如曲线图所示。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的变化趋势。
从细胞呼吸类型看,酵母菌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从同化作用的类型看,酵母菌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填“自养”或“异养”)生物。
2020-2021学年上学期莆田七中期中考高三生物答题卡

成绩: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与多选项(每题4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答案









非选择题(共52分)
23.(5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_______
25.(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_______ ______ ________ (各1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_______(各1分)
26.(7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7.(7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1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各1分)
2020-2021学年上学期莆田七中期中考高三生物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与多选项(每题4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A C C C C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B D A B D D B
题号 21 22







答案 BD 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3.(5分,每空1分)
(1)苏丹Ⅲ 橘黄(苏丹Ⅳ 红)
(2)O
(3)光照 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
24.(10分,每空1分)
(1)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2)协助扩散 较高 摄入葡萄糖的速率 (肝)糖原
(3)转运 血糖
(4)高
25.(10分)
2mL斐林试剂, 60℃水浴加热2min。(2分)
(1)α-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2分)(2) 0.6 0.4 0 (各1分)
(3)是否存在还原糖 (2分) (4)三(各1分)
26.(7分) (1)pH应与细胞质基质相同;渗透压应与细胞内相同(2分)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分)
(3)有;(1分)类囊体膜是分解水释放氧气的场所,叶绿体膜破裂不会影响类囊体膜的功能。(2分)
27.(7分)
(1)类囊体薄膜 叶绿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
(2)棉花在不同处理方式下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叶绿素含量(2分)
(3)棉花间作孜然 棉花间作孜然时,蕾期和初花期棉花体内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有利于对光能的利用,增强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2分)
28.(13分)(1)与乙装置相比,甲装置不需要开盖放气,避免了因开盖引起的杂菌污染;且试管中的X溶液能够吸收酵母菌酒精发酵产生的CO2,有助于维持甲装置的瓶中气压相对稳定。(各2分)
(2)为酵母菌大量繁殖提供适量的O2;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各2分)
(3)乙A中O2,乙B中的酒精,乙A中的酒精(3分)
(4)兼性厌氧 异氧(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