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相逢
【课题】
第三单元《八音和鸣》独奏乐器竹笛独奏曲《喜相逢》欣赏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了解乐器,体会中国传统音乐和中国民族乐器的魅力。
让学生通过聆听、分析与律动感受,学习乐曲不同演奏手法下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情绪,体会其音乐的情感表现。
让学生通过学习,对竹笛这件民族乐器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对古典民族音乐的表现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聆听乐曲,感受乐器的音色与技法所展现的歌曲的地区特征。
教学难点:聆听乐曲,感受不同乐段所表现的情绪与意境情感。
【教学用具】
本课除了需要准备多媒体课件,还需要准备竹笛、铃鼓、双响筒,小镲。
竹笛用于音乐片段的演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梆子、双响筒、小镲和铃鼓用于学生为欣赏音乐配打击乐伴奏,利于学生主动思考,容易理解。
【教学对象】
七年级学生
【学情分析】
本课所教授的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七年级学生通过之前在六年小学音乐课的学习中,已经具有一定的乐器辨别基础,但是对于民族乐器单个声音特点还需要本节课的学习加以掌握。
【教学方法】
音乐欣赏法、演示法、律动教学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竹笛演奏《莫尼山》
思考:什么乐器?
(设计意图:通过特定乐器美妙的旋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简单介绍竹笛
中国民族乐器中的吹管类乐器
(设计意图:对乐器基础知识进行了解)
传授新知
欣赏《喜相逢》
思考:作品表现什么情绪?情景?
(设计意图:初步对乐曲的情绪有个判断,并对乐曲所表达的情景有自己的了解)
分段欣赏
思考:乐曲的音乐情绪是一直欢乐的吗?
散起, 缓慢加快(聆听感受)
速度加快,轻快活泼 (用筷子跟随音乐敲击音乐凳)
通过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使欢欣喜悦的情绪进一步加强(用弹舌跟随音乐感受)
速度更快,乐曲欢乐情绪达到高潮
(十字架敲击筷子对乐曲进行感受)
(设计意图:对乐曲每个段落通过音乐要素来进行细致的赏析)
介绍《喜相逢》
原是内蒙民间乐曲,后流传到张家口北部一带,成为“山西梆子”“二人台”等地方戏曲的过场音乐。现改编为笛子独奏曲,乐曲以变奏的创作手法以及笛子特有的演奏手法,表现了亲人依依惜别和别后重逢的情景。乐曲极具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
(设计意图:对歌曲的风格流派,创作背景有个简单的了解)
为全曲音乐配伴奏
让学生用双响筒、镲、铃鼓为全曲配伴奏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作品,感受乐曲魅力,对乐曲的情感有更深的了解)
“喜相逢”音乐作品听赏会
与学生合作完成音乐作品《喜相逢》
(有主持,有表演。学生进行乐曲打击乐伴奏,老师进行乐曲现场演奏。)
(设计意图:通过正规的音乐会表现形式,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参与感,体会音乐的表现魅力)
三、 总结升华
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能够流传千年,正是因为它的优秀性内涵性与特殊性。传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在座的每个人的义务与责任,希望同学们可以通过这节课对传统音乐文化有简单的了解,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多多了解和关注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了解中国民族文化,树立国家的文化自信。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关注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