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乐器——葫芦丝》教学设计
【执教年级】 七年级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器乐进课堂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课标提出:能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奏活动,养成良好的演奏习惯;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能够对自己、他人或集体的演奏进行评价。
根据葫芦丝教学的特点,通过开展聆听、模仿、练习、创造等教学活动,学生初步学会基本的演奏方法,体验到葫芦丝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葫芦丝的兴趣。本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葫芦丝基本演奏知识。第二部分是复习乐理知识。第三部分是演奏乐曲《婚誓》并拓展,学生展示。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和艺术实践能力,他们充满好奇心,好动、喜欢表现自我,可塑性强。我校学生从七年级第一个学期音乐课就“器乐进课堂”,开始进行葫芦丝的教学。葫芦丝独特的造型、优美柔和的音色和方便携带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就葫芦丝的学习从学会到熟练掌握有一个过程,在七年级第一个学期葫芦丝学习基础上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新课程标准器乐学习的要求,巩固和加强演奏方法的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1)葫芦丝演奏姿势、呼吸、气息的控制、按孔方法。
(2)能自信的演奏乐曲《婚誓》。
【教学目标】
根据201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器乐教学要求和对本课教学内容以及学情分析,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说出葫芦丝的构造,学会演奏姿势及基本的呼吸方法,并能自信的演奏乐曲《婚誓》。
2、能与他人共同演奏、体验合作的愉快,能对自己、他人或集体的演奏进行评价。
3、通过葫芦丝演奏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法、学法】
(1)教法:讲解示范法、趣味游戏法、律动教学法
(2)学法:体验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葫芦丝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音乐学科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七个环节:导入、讲授、复习巩固、探究、拓展、作业、小结。
1、导入:
教师采用的是示范演奏一首优美动听的葫芦丝乐曲《荷塘月色》导入本课,并请学生说出听后的感受。
提出问题:
1、乐器的声音特点?
2、哪个民族的乐器?
3、乐曲的风格特点?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说出学习目标内容,在心中建立目标实现的理念。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使学生在葫芦丝独具魅力的音乐感染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2、讲授:
通过实物及指法图片讲解,以轻松愉快的谈话形式,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了解到葫芦丝的结构、演奏姿势、呼吸、指法;阐述葫芦丝在结构上、演奏上独特的地方。
正确的演奏姿势是演奏的基础,学生在演奏时会出现低头、坐立不直、踮脚、跷腿等不良习惯,要及时给予纠正。
演奏用的是胸腹式呼吸法,我采用闻花香的活动,来让学生体验:先用鼻吸气,然后学会用口鼻同时吸气,并通过横膈膜控制再缓慢而均匀向外呼出。
学生总结:乐器结构,葫芦腔、簧片、主音管、附音管。
乐器类型,民族吹管簧片乐器。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清楚、直观地了解葫芦丝演奏的基本常识,运用讲解示范法,并通过实践活动来掌握呼吸技巧。
3、复习巩固:
音符名称、时值、常用记号等乐理知识。
4、探究
我选用了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葫芦丝经典乐曲《婚誓》。选择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歌曲作为练习内容,不仅给了学生以美的愉悦和享受,而且大大地增添了他们掌握演奏技能的信心与力量。
演奏本乐曲用的演奏技巧有:单吐、滑音,它是葫芦丝演奏广泛使用的技巧,也是本课的重点。教师通过讲解与示范演奏,使学生逐步掌握。
演奏这首乐曲的难点是乐曲的节奏型,我通过律动教学法:视唱、节奏练习,把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各种器官充分调动起来,唱一唱,拍一拍,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律动中掌握乐曲节奏型,最后能完整地演奏乐曲。
学生代表演奏乐曲,学生点评,对演奏好的学生给予热烈的掌声,加分鼓励。
设计意图:此环节在互动和交流中进行探究与实践。
5、拓展:
我安排了一个音乐活动:才艺大比拼。活动分小组进行,让每组根据乐曲《婚誓》自己安排角色,自主选择表演方式。
首先,明确每个小组的组长,并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能力来安排角色。然后,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排演。同时,教师活动于同学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并进行协调与指导。表演形式:
(1)器乐齐奏(小组成员全部参加)
(2)为歌曲伴奏
(3)为舞蹈伴奏
最后,选出三个小组进行展示。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要采取开放式评价,激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我。
设计意图:音乐活动的安排,这遵循了音乐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排练、表演,使具有不同特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充分地展示自我,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都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精神。面向全体学生,这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音乐教育应遵守的一条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演的机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也符合音乐教学的面向全体与成功性原则。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谈谈目标达成状况。
学生代表谈目标的实现和达成性,谈本课学习中的收获与感受。
学生全体用葫芦丝演奏乐曲《婚誓》。
6、作业:
1、背唱《婚誓》旋律。
2、自由组合吹奏《婚誓》。
要求:有感情地、准确表现乐曲的情绪。
7、小结: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的民族音乐以五千年的文明为底蕴,可谓是博大精深,让我们都来关注我们的民族音乐,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吧!
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学生随音乐走出教室。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堂课中,我坚持新课改理念,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为主,将学生的体验与活动穿插其中,通过学生的预习→练习→演习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把器乐演奏与唱歌、舞蹈结合起来,加强了音乐学科内部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艺术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充分地展示自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积极,教学氛围相当好,学生的表演展示效果也比较理想。但也有个别组演奏不整齐,还出现节奏和音准的问题,可能是基础不太好,加上练习时间不够的原因,不熟练,还需加强练习。还有一些同学表演时不够大方,还需多锻炼、多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