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溜索
学习导航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阿城及其作品,积累文中的生字词,理顺故事情节,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
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小说精巧的构思,品析小说简洁凝练、选词炼字颇为考究的特点。
3.感受小说中蕴含的作者情感,感悟小说中张扬的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课文梳理
【整体感知】——结构图解
小说通过“我”的观察与感受,写了在怒江奇险的环境中,一群马帮汉子过河溜索的经历,赞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赞美了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感知】——文章主旨
【整体感知】——写作特色
(1)用词精妙传神。例如写汉子溜索的动作,三次使用“小”字:第一次,写瘦小汉子“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第二次,“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第三次,“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岸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这几个“小”字的活用,传神地将人在溜索之上快速划过怒江峡谷时,人愈来愈小的视觉感受和情状表现了出来。
(2)比喻新奇,构思巧妙。例如,“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将马帮缓慢行进的状态喻为“极稠的粥”,比喻新颖别致。再如,“首领与两个汉子走到绝壁前,扯下裤腰,弯弯地撒出一道尿,落下不到几尺,就被风吹得散开,顺峡向东南飘走。万丈下的怒江,倒像是一股尿水,细细流着”,这里作者将马帮汉子对怒江撒尿的情景写得很逼真,而且将“万丈下的怒江”喻为“像是一股尿水,细细流着”,看似粗俗,实则很有表现力。马帮汉子的豪放粗野,俯瞰万丈峡谷之下的怒江情景,不用这样的比喻,似乎难以表现出来。
(3)灵活运用烘托手法。本文通过写怒江峡谷的地势险恶来烘托出马帮汉子沉着冷静、从容淡定的姿态。而对怒江峡谷的地势险恶进行直接描写的句子很少,都是通过动物的反应、“我”的观察等来表现的。牛的恐惧、“我”的恐惧、“我”看汉子溜索时的恐惧,诸多恐惧叠加在一起,更加从侧面烘托出怒江峡谷的地势险恶,烘托出溜索难度之大,同时也进一步表现了马帮汉子们的从容。
(4)人物语言简洁明快,干净洗练。例如,“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对话简洁,汉子们之间的默契尽在不言中。再如,“首领把裤腰塞紧,曲着眼望那鹰,说:‘蛇?’几个汉子也望那鹰,都说:‘是呢,蛇。’”每句对话,惜墨如金,又鲜明地突出了马帮汉子彪悍而朴讷的性格特点。
1. 文中描写“牛”的恐惧有什么作用?
【解疑释难】
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侧面表现了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与“我”的“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首领及汉子们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表达了作者对马帮汉子们的敬佩。
2. 文中写首领的内容比较分散,请结合相关语句,说说首领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观点一:文中写首领“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出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观点二:文中写首领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等,表现出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
观点三:文中写首领“瞟一眼”,问一声“可还歇”,表现出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
观点四:首领一声呼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出他的无畏勇敢和粗犷豪迈。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马却更觉chí yí( ),牛们也慢下来。
(2)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pán huán( )。
(3)急转身,却什么也没有,只是再不敢轻易向下tàn shì( )。
达标训练
迟疑
盘桓
【基础过关】
探视
(4)首领眼睛细成一道缝,先望望天,满脸冷光一闪,又fǔ shēn( )看峡,腮上绷出筋来。
(5)那鹰斜移着,忽然一栽身,射到壁上,qǐng kè( )又飞起来。
(6)那索似有qiān jūn zhī lì( ),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7)zhàn zhàn jīng jīng( )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俯身
顷刻
千钧之力
战战兢兢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在老师面前战战兢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B. 在平凡之中,我们却看到了美丽中国那跃然而上的千钧之力。
C. 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D. 小男孩走进房间看着自己的玩偶,对它拳打脚踢,释放的是心中的惶恐与疑惑。
C
【解析】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此处用错对象。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亮做阅读题时非常细心,每一道题他都经过长时间深思熟虑之后才动笔。(去掉“长时间”)
B. 一个成功的作家向来十分重视从丰富的生活积累中去提取观点、归纳材料。(“归纳材料”与“提取观点”对调)
C. 眼下,越来越多的进口水果亮相汕头,丰富了水果市场,其独特的形状色泽和口感也吸引了许多顾客尝鲜的欲望。(将“吸引”改成“勾起”)
D. 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在“依法打击”后加“犯罪行为”)
答案:D
【解析】宾语成分残缺,应在“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后面加“的行为”。
4. 给下面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广州日报讯 由广东省拳击协会主办的粤港澳拳王争霸赛在深圳宝安体育馆开打。广东省体育局、深圳市体育运动学校、深圳市宝安体育中心和广东省拳击协会有关领导,2019年广东省第三届青少年拳王争霸赛产生的5位拳王以及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优秀拳手出席了赛前新闻发布会。本次拳王争霸赛的选手级别是男子49公斤、52公斤、56公斤、60公斤、64公斤、69公斤,覆盖了广东省在国内赛事中的所有优势级别,同时也是国家拳击队备战奥运突破的关键级别,这也体现了举办本次拳王赛为广东省拳击项目奥运争光计划奠定坚实的基础的初衷。
标题:粤港澳拳王争霸赛开战
理由:概括了“拳王争霸赛”这一核心事件;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有吸引力。
【能力提升】——课内精读
溜索(节选)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急转身,却什么也没有,只是再不敢轻易向下探视。叫声漫开,撞了对面的壁,又远远荡回来。
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首领眼睛细成一道缝,先望望天,满脸冷光一闪,又俯身
看峡,腮上绷出筋来。汉子们咦咦喂喂地吼起来,停一刻,又吼着撞那回声。声音旋起来,缓缓落下峡去。
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马帮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
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首领瞟一眼汉子们。汉子们早蹲在一边吃烟。只有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向峡下弹出一截纸烟,飘飘悠悠,不见去向。瘦小汉子迈
着一双细腿,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的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顶。
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被风吹得抖。
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
大家正睁眼望,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
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头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飞起多高,又纷纷扬扬,星散坠下峡去。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
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牛们如商量好的,不例外都是一路屎尿,皮肉疯了一样抖。
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岸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聋了一般,任什么也听不见,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那海慢慢一旋,无波无浪,却深得令人眼呆,又透远得欲呕。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
黏黏的反倒抓得紧索。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渐渐就有血溅到唇上、鼻子,自然顾不到,命在天上。
猛地耳边有人笑:“看脚底板!”方才觉出已到索头,几个汉子笑着在吃烟,眼纹一直扯到耳边。
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小肚子胀得紧,像有尿,却不敢撒,生怕走了气再也立不住了。
眼珠涩涩的,使劲挤一下,端着两手,不敢放下。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
回身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拐着腿弹一弹,走到汉子们跟前。有人递过一支烟,嚓的一声点好。烟浓浓地在首领脸前聚了一下,又忽地被风吹散,扬起数点火星。
(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的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达特色。
作者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多角度展示了峡谷的高峻、险恶,“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方面的细节描写则充分抒发了“我”初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之情,使人如临其境。
(2)选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
①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侧面表现了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②与“我”的“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首领及汉子们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3)选文写首领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首领这一人物形象。
①“懒懒”地说话、“稳稳”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②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③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④一声呼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出他的非凡身手、粗犷豪迈、领袖气质。
(4)本文写了马帮飞渡峡谷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以首领为代表的溜索马帮的汉子们勇敢无畏的赞叹,对他们即使面临如此险境也气定神闲的乐观豪迈的生活态度的钦佩。
【能力提升】——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老木匠桑伯
徐惠林
在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起卷儿,木屑如虫豸飞舞,沉香弥漫开来。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
“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20年了。”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楂的汗珠子。
“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
“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一双紧握刨子四十载的老手,青筋凸起,仍是那样有劲。
陶家的木工活,还是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桑果这独苗是桑伯40岁时才得的,看看床底下被废弃的各类木玩具,就可知道他是多么疼爱儿子。娘死得早,桑果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年拜师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接班”。大前年高
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一爿家具店。经营的家具可不是桑伯的“作品”,都是些新潮样式的。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那天桑果告知父亲,陶家二儿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老式家具。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木匠担。快一个月没活了,那斧头快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
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四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刨得锃亮锃亮。
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喝了些酒,越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陶子树却越喝话越多——
“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
理发的活,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肯请我伺候。现在那些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着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听说洪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月把担子扔进了苕溪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
桑伯不言语,只是听着。他吃了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借着酒力,刨子、斧头运转飞快。
少顷,开始给木床雕花。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此刻就要雕那朵老梅了,桑伯几乎憋住了呼吸,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
情。雕完,抽刀时,刀口划进了手指,一串滚圆的血珠落下,梅花被染得鲜红。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眼眶。
忙完了陶家的活,桑伯回到家里,当晚就病了。一连几天胸闷、喘气,茶饭不思。桑果从水城赶了回来,隔壁村未过门的儿媳水妹也赶来照料。两人陪父亲到水城医院诊治。体检结果:一切正常。
第二天一早,桑果、水妹陪桑伯回家。桑果嘀咕着:“爸这阵子太累了。”
“让爸别干木工活了,又不缺钱花。”水妹低声说。桑果连忙摇头:“当心爸在后面听见。”
“可能是陶子树那二小子给气的。他嫌爸做的太老套,前天又进城买了套组合式的。”桑果靠近水妹的耳朵说。
今年的春天似乎提前到来,村口的榆树已满枝新芽。生活仍像那门前的溪水,时缓时急地淌着。桑伯毅然作出了决定,要把那套营生的家伙扔进火灶,被儿子苦苦请求才作罢。
午后的阳光很有点暖意,桑伯细眯着眼睛,稳稳地坐在新楼的后院里。他的头发白了很多。那只贴紧老人的新靠椅,散发出一种宁静幽香的气息。这只檀木靠椅,是他病愈后,用他藏了10多年的木料,打制的唯一留给自己的作品。
(选自《山西日报》,有改动)
(1)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
①“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
反映了桑伯对自己木工手艺的自信、对传统木工家具的喜爱和对新式组合家具的鄙视。
②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反映了桑伯对自己从事了大半辈子的手艺的热爱和不舍,对传统手艺日渐没落而自己又无能为力的失落和痛心。
(2)桑果不肯“接班”,又苦苦请求父亲不要把木匠的工具扔进火灶,为什么?
因为桑果对木工手艺兴趣不大,认识到传统手艺不受市场欢迎,所以不肯“接班”;因为他理解和尊重父亲对木工手艺的感情,明白父亲烧工具只是一时的情绪发泄,所以他苦苦请求。
(3)品味下面语句,分析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使用叠词和整齐的句式,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表现桑伯高超的雕花技艺;使用对比和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桑伯雕花动作的娴熟和游刃有余;“渗”字形象地表现了桑伯雕花时专注投入的状态。
(4)文章塑造桑伯这一人物有什么意义?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示例:文章通过塑造桑伯这一人物,引导人们关注当今社会传统手艺人的生存状态,思考传统手艺的命运与价值,进而反思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