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水墨世界——《鸟语花香》教学设计
课题 《鸟语花香》 上课教师
教材 岭南美术出版社八年级上册
第3课 授课类型 实践课
教学课时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示范
学校
教学班级
教材分析 《鸟语花香》是第二单元中的第一课,本课分为三个课时,这是第二课时。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第一课时,重点是花鸟画的欣赏及初步的中国画知识学习。每二课时即本课,重点是写意花鸟画的用笔、用墨学习,通过实际操作基本掌握写意中国画的笔墨技法。然后,第三课时具体临摹学习书本中木棉花及麻雀。
本课把对中锋、侧锋、逆锋的用笔方法及浓、淡、干、湿等用墨变化的学习融入到实践绘画中,通过对鱼的水墨写意画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用笔、用墨技法。
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中国画的笔墨变化趣味,了解写意中国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及用笔用墨的基本技法。
2、通过各种不同用笔和墨色浓淡干湿的综合运用,体验笔墨情趣,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用笔方法,运用浓淡干湿的墨色变化进行临摹练习,进一步感受写意中国画的笔墨韵味。
难点:中锋、锋、逆锋的合理运用和对墨色变化、水分的把握,画面效果的把握。
教学准备 (学生)毛笔、墨汁、笔洗、调色盘、生宣纸等基本国画工具材料。
(教师)水墨工具, PPT课件、教案、视频、范画、音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钟) 1、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2、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上一节课学了《鸟语花香》中的什么内容?
3、教师: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和运用写意中国画技法画一张水墨画(板书课题)。
二、课堂导入(3分钟)
1、设计悬念(通过PPT课件动画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下一个场景)
教师:请同学们先看一看接下来这个视频。
(学生观看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面唐伯虎画画的一个有趣片断)
待学生兴趣极大地观看完视频后,教师过渡到下一教学环节。
2、创设情境(进行课件PPT的展示)
教师提问:
(1)这是一部什么电影的片断呢?视频上的两个人是谁?
(2)电影里唐伯虎所说的“文房四宝”是指什么呢?
学生进行回答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今天我们就要用“文房四宝”进行中国水墨画的学习。
(3)进入本课的学习:
三、讲授新课(18分钟)
1、中国画基础知识学习
中国画分类: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
花鸟画分类:花卉、鱼虫、禽鸟、蔬果等等
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工笔及写意
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工笔画与写意画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呢?
2、欣赏花鸟画作品(课件PPT)
(1)课件展示一些写意花鸟画…
教师提问:1、你们认为花鸟画包括哪些种类的画吗?上面展示的画是…?
(2)教师: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水墨世界,感受写意花鸟画的魅力所在,通过欣赏艺术家的花鸟画作品了解一下花中国花鸟画。
3、学习认识用笔的方法:教师分别在生宣纸上示范中锋、侧锋、逆锋三种用笔方法,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跟着用笔模仿练习。
4、用墨的变化:浓、淡、干、湿,教师示范及讲解要领。
5、尝试与探索:
教师:在写意画中,用笔的轻重力度和运笔的快慢节奏会直接影响绘画表现。
6、运用所讲的用笔及用墨方法进行写意鱼的示范及讲解(这是本课一个重要的教学示范,教师进行分步示范及讲解)。
(1)边示范边讲解示范中锋、侧锋、逆锋的用笔及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等知识:(向学生提示作画的步骤及要注意的地方)
(2)示范后,再通过一系列的名家写意鱼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进行练习时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通过趣味性非常强的作品配合文字既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欣赏借鉴名家的写意作品。这也是本课的另一个亮点。)
四、课堂分组练习,教师辅导。(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及音乐)(17分钟)
作业布置:运用所学的用笔用墨方法临摹或创作一幅写意中国画《写意的鱼》。
(1)提出作业练习及每小组选出一幅作品进行展示及评价的要求。
(2)要求:辅导时关注学生练习是的写意画作品是否能够综合地运用墨色的变化进行绘画,特别是水分的干湿程度的把握。
五、学生作品展示互评(5分钟)。
1、各小组所完成作品后,每小组选出一张作品作为代表展示在黑板上。
2、教师提示学生根据本课所学习用笔及用墨进行评价,看看哪些作品较好地运用本课学习的技法进行练习。
3、教师最后进行小结,对本课的用笔及用墨的变化进行回顾,巩固课堂学习效果。
4、表扬和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用笔及用墨的探索和学习。
六、课后拓展
提示学生:1、进行一些用笔及用墨的练习。
2、了解一下中国著名的花鸟画家。
板书设计:
奇妙的水墨画
一、中国画的分类: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
二、花鸟画的内容及表现形式:花卉、鱼虫、禽鸟、蔬果等等
三、用笔的方法:中锋、侧锋、逆锋
四、墨色的变化:浓、淡、干、湿
本课学案
用笔的方法:(中锋)(侧锋)(逆锋)
用墨的变化;(浓)(淡)(干)(湿)
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工笔)(写意)
花鸟画包括:(花卉)(翎毛)(草虫)(蔬果)(禽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