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学科 生物 授课教师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课题 第十节 我国的珍稀动物
教学 目标 1.列举我国主要珍稀动物;
2.举例说明我国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和濒危灭绝的主要原因。
3.关注我国的动物资源状况,增强保护珍稀、濒危动物的自觉性。
教学 重点 我国脊椎动物中的六种珍稀动物以及野生动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
教学 难点 区分我国脊椎动物中的六种珍稀动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
项目 及
要求 通过查阅资料和阅读教材相关资料,认识我国常见珍稀动物及其生存现状,了解珍稀动物濒危的主要原因。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珍爱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项目实施——交流展示——评价激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项目准备】 1.制作PPT,准备视频资料等。
2.安排学生查阅我国珍稀动物资料:
珍稀动物的分布范围;珍稀动物濒危原因;
【项目设置】
通过查阅资料和阅读教材相关资料,认识我国常见珍稀动物及其生存现状,了解珍稀动物濒危的主要原因。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珍爱动物的意识。
【指导调控】
1.在过去的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
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
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倍到1000倍。
我国主要珍稀动物及其分布范围;珍稀动物濒危原因;我们要如何保护珍稀动物?
引出 本节课题
2.注意小组交流时间,深入组内指导,注意学生收集的动物是否是我国的珍稀动物。是否是珍稀动物。
3.补充介绍:
金丝猴:我国特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褐马鸡:我国特有,分布于河北、山西等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黑颈鹤 :我国特有,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种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类
4.督促同学完善单元本P37《课堂冲关》一
【归纳总结】
1.物种濒危、灭绝的原因
①自然条件的变化
②物种的退化繁殖、生存能力下降
③食物减少
人为原因
④栖息环境的缩小
⑤环境的污染
⑥掠夺性狩猎
⑦生产活动影响
2.如何保护珍稀动物?
建立自然保护区
严厉打击偷猎犯罪活动
现代科技手段饲养和繁殖
减少环境污染
【拓展提升】
见单元本本节《拓展提升》。
【自主完成】
学生查阅我国珍稀动物资料:
珍稀动物的分布范围;珍稀动物濒危原因;
【小组合作】
交流课前查阅我国珍稀动物资料。
①珍稀动物的分布范围;
②珍稀动物濒危原因;
【交流展示】
1、大熊猫:我国特有,“活化石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生活在我国四川的高山上,主要以箭竹为食
濒危原因主要是食物箭竹的数量不断减少,使熊猫的生活范围不断缩小,而熊猫哺育幼仔的能力又比较差,幼仔的成活率很低。
濒危原因:(①食物减少 ②生活范围减小
⑤物种退化,繁殖、生存能力下降)
2、东北虎(西伯利亚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分布于黑龙江小兴安岭地区和吉林长白山地区
濒危原因:①食物减少 ②生活范围减小 ④过度狩猎 ⑤物种退化,繁殖、生存能力下降
华南虎:我国特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3、藏羚:我国特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分布于青藏高原。濒危原因:④过度狩猎
4、扬子鳄:我国特产,“活化石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分布于长江下游的苏、浙、皖三省的交界处?
5、朱鹮:世界性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和日本等地
濒危原因:②生活范围减小⑤物种退化,繁殖、生存能力下降
6、白鳍豚:我国特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功能性灭绝。
濒危原因:⑤物种退化,繁殖、生存能力下降
⑥生产活动影响
【巩固练习】
见课本114页《当堂练》
作业 布置 复习:完成单元本P37-38《评价激励》和《拓展提升》。
板书 设计 第十节 我国的珍稀动物
1.物种濒危、灭绝的原因
2.如何保护珍稀动物
教学 反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