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这一节课是第二章形形色色的植物的第一节课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本节是本章其他章节的基础,旨在学生学会观察植物的方法和通过对植物各器官的观察,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提问月季|、小麦和玉米是否都开花这个问题,引入对一个完整植株的观察。小组为单位进行根、茎、叶、花的学习,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各部分的特点,对照书本找到相应的名称和分类,然后思考各个部分的功能以及和环境的适应关系。这些环节以小组内合作的方式进行,以组间竞争完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实验室观察植物的一般方法
2.识别一般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器官。
2.举例说出常见的植物的变态茎、变态叶。
4.分析植物的器官与环境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运用实验、观察的基本方法,识别植物各器官的形态。
(三)情感目标
关注身边的植物,养成爱护花草的好习惯。
教学媒体 根:大葱、菠菜。枝条:冬青枝条、变态茎、不完全叶、以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植物的方法
难点:变态根、茎和叶区分,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实验法 合作学习法 自主学习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月季开花吗?(学生回答:开)
再问:那么小麦和玉米呢?(学生有的说开有的说不开)
教师讲述:其实小麦和玉米也开花,只是它们的花冠比较小,颜色也不够鲜艳,使人们误认为它们不是花。那么植物的其它器官是否也有类似的现象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这节课来了解一下。(教师板书课题: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
前面我们讲过,观察除了要有明确的目的以外,还要按一定的顺序,一株完整的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组成。今天我们分别从植物的根、茎、叶、花这几个方面来观察。
二、出示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依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五分钟。)
1、说出直根系和须根系的概念,并能够区分直根系和须根系。
2、说出茎的基本特征。
3、说明叶的结构和环境的关系。
4、描述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点。
新课教学:
(一)观察植物的根。
1、多媒体展示:植物的须根系和直根系的图片。教师明确植物的根系概念及类型后,请同学们参照大屏幕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什么样的根系是直根系?
(2)什么样的根系是须根系?
2、请小组总结发言。教师讲述:植物的根系分类,并让学生判断:小麦、玉米、棉花、白菜等植物的根系类型。
3、小组合作交流。判断发放到手中的菠菜和大葱的根系属于哪一种类型并说明理由。
4、思考:我们常吃的蔬菜中,所食用部分哪些是根?(萝卜、胡萝卜、红薯)
(二)、观察植物的茎。
植物的根系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之分,那么植物的茎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讲解茎的概念并出示枝条模式图,让学生观察茎上都长有什么。
小组观察并讨论:手中冬青的枝条上都有哪些结构并指出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思考: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怎样来判断茎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茎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节和节间,判断是不是茎主要看有没有节和节间)
图片展示:萝卜、甘薯、马铃薯、藕,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茎。(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萝卜、甘薯是根;马铃薯、藕是茎)
判断完后让学生观察萝卜、甘薯的根及马铃薯、藕的茎与我们常见的植物的根和茎一样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改变,我们分别称它们为变态根和变态茎。另外还有变态叶,下面我们来观察植物的叶。
、观察植物的叶
多媒体展示:完全叶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完全叶的组成。
判断手中悬铃木和吊兰的叶是不是完全叶,并仔细观察叶片上分布的叶脉,说出叶脉有哪两种类型。
展示几种植物的变态叶。让学生思考:这些叶与完全叶相比有什么不同?它们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上考虑)
小组发言,教师讲述:仙人掌的全部叶子变为刺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环境中生活;豌豆复叶顶端几片小叶变为卷须,攀缘在其他物体上,补偿了茎杆细弱,支持力不足的弱点。食虫植物的叶能捕食小虫,叫做捕虫叶,如猪笼草。
师生共同总结:植物的根茎叶都有变态现象,产生变态的原因是它们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观察植物的花。 植物的根茎叶我们都已经观察过了,最后我们来观察植物的花。
讲解花的类型。根据传粉媒介的不同,我们把花分为风媒花和虫媒花。(多媒体展示:风媒花和虫媒花的概念)
归纳总结: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点,填写下面的表格;小组讨论交流并派出代表展示。
花的类型 花冠颜色 气味 花粉粒特点 传粉者 常见的花
风媒花
虫媒花
多媒体展示几种花的图片(菊花、兰花、小麦、玉米等),推断它们的类型。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巩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中的“当堂练”,小组派代表展示,教师做点评。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