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
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二年级上册第19课《过春节》,课本第42——43页的内容。
二、学习目标的制定
1、目标制定的依据
(1)基于课程标准:
本课为“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内容。课标对本学段提出这样的目标:“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或以造型游戏与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和展示。”为了落实本目标,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制作小灯笼等活动,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2)基于教材:
《过春节》是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9课的内容。本教材选用了十几幅图片和美术作品,向我们展示了春节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观察、记忆、想象等,体验生活的情趣,表现春节中特有的生活情节,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民间文化的情感。根据以上分析,我制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基于学情:
学生在一年级时学习过制作拉花,在之前的课程中又学习了制作团花,再学习制作小灯笼就有了一定的基础。而这些内容又都可以作为新年的装饰物,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有关春节习俗的图片,能简单说出春节的习俗。
(2)、通过观察、讨论小灯笼的制作图,会用折、剪、粘等方法制作小灯笼。
3、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难点: 小灯笼的制作。
4、评价任务
(1)、欣赏、探究,会说出团花剪纸的特点及折、剪的方法。(检测目标一)
(2)、探究、制作,会用折、剪的方法设计制作造型优美的团花。(检测目标二)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评价任务 达成 目标
一、情境导入(3分钟) 1、听年的故事。
播放年的故事。
导入课题。
板书:过春节
二、欣赏探究 (12分钟) (一)说习俗
1、学生说有关春节的习俗。
生1:贴春联。
生2:包饺子。
生3:放鞭炮……
2、欣赏图片,说出相关的习俗内容。
⑴燃爆竹
⑵贴春联
生说自己贴春联的情景。
⑶贴门神
根据自己的了解说门神。
了解门神的历史、意义等。
⑷挂门笺
观看挂门笺的制作方法及历史。
⑸包饺子
欣赏图片,回忆与家人一起包饺子的情景。
⑹舞狮 生欣赏相关图片。
(二)庆春节
1、欣赏剪纸作品。
2、学生分组讨论小灯笼的制作方法。
3、一个学生说制作步骤,其他学生观看教师制作。 (一)说习俗
1、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春节的习俗。
2、展示相关图片。
⑴燃爆竹
⑵贴春联
问:你知道它的名字并参与过这些活动吗?
⑶贴门神
问:你知道它们有什么含义,有哪些用途吗?展示门神的历史、意义等。
⑷挂门笺
播放挂门笺的相关图片及介绍。
⑸包饺子
播放包饺子的相关图片。
⑹舞狮
展示舞狮的相关图片。
(二)庆春节
1、展示相关的剪纸作品。
2、出示小灯笼的制作图。
3、教师演示制作方法。 能简单说出春节的习俗。
目标1
三、分组制作(20分钟) 学生分组制作小灯笼、窗花等新年装饰物。
出示创作要求,巡视辅导。 会用折、剪、粘等方法制作小灯笼。 目标2
四、展示评价(5分钟) 欣赏个别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
展示评价
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组的装饰物,为什么?
2、总结
3、拓展延伸
四、板书设计
过春节
燃爆竹、贴春联、贴门神
挂门笺、包饺子、舞狮……